社保入稅人力成本增加30%,我們找了3位專家爲餐飲人支招


社保入稅人力成本增加30%,我們找了3位專家為餐飲人支招


不安源於未知。

社保入稅人力成本增加30%,我們找了3位專家為餐飲人支招


作者|TK

從娛樂圈到大中小企業,再到我們每個人下個月的工資條,這幾個月,我們中國人真的是為稅操碎了心。

因為偷逃稅款,稅務機關依法對范小姐及其擔任法定代表人的企業作出相應的追繳和處罰決定,其所需補繳的稅款、滯納金以及罰款加在一起超過8億人民幣;

社保入稅人力成本增加30%,我們找了3位專家為餐飲人支招


▲禍起陰陽合同

2018 年 7 月,中辦國辦印發的《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正式發佈,明確從 2019 年 1 月 1 日起,將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標誌著社保徵收“一元主體”時代的到來。

社保入稅人力成本增加30%,我們找了3位專家為餐飲人支招


▲簡單來講,就是社保由稅務局直接徵收

2018 年 8 月底,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正式頒佈,不僅提高了免徵額標準,調整了累進稅率級距,更重要的是由“分類徵收模式”轉變為“綜合與分類相結合模式”。

不同行業受到的影響不同,勞動密集型行業受到的影響可能最大,而我們的餐飲業首當其衝。在餐飲行業中,人工成本通常會佔到總成本的 40% 甚至更高,此次稅改,或許會為餐飲行業帶來全新的面貌。

社保入稅人力成本增加30%,我們找了3位專家為餐飲人支招


你的工資會多還是會少?

1980 年,個稅起徵點確定為 800 元,彼時全國平均工資 64 元;

2006 年,個稅起徵點調整為 1600 元,而全國平均工資為 1750 元;

2008 年,個稅起徵點提高到 2000 元,全國平均工資 2436 元;

2011 年,個稅起徵點再次提高到 3500 元,那個時候的全國平均工資是 3538 元;

3500 元一直沿用至今,直到今年,個稅起徵點提高至 5000 元,而統計局關於全國平均可支配收入的計算,是 6512 元。

我們可以發現,個稅起徵點緊隨全國平均工資的步伐,一直髮揮了保障低收入人群利益的作用,也就是說,此次個稅改革,只是一次正常的個稅調整,如果未來幾年經濟形勢利好,人民平均工資上漲幅度較大,我們很可能會迎來下一次個稅起徵點的調整。

提高個稅起徵點,說明員工應繳的個人所得稅減少,但是社保新政的到來,意味著個人和企業承擔的保險費用將大幅增加。

社保新政裡最重要的一條,是將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這一改變,對那些不繳或者按最低標準繳納保險的企業來說影響巨大,在我國現階段,不是按照實際工資為員工繳納社保的企業數量不在少數,稅改後,稅務局很容易就可以把社保信息和交個稅的工資比對起來,這一對比,稅局就掌握了企業所有數據,勢必會加大稽查和處罰力度,徵管手段更加信息化、更加精準,也會更加透明化。

社保入稅人力成本增加30%,我們找了3位專家為餐飲人支招


餐飲行業有何影響?

一. 督促餐飲企業加強財務管理

海底撈應該長長舒了一口氣,因為為了上市,幾乎補繳了 1 億人民幣後,稅改對海底撈幾乎沒什麼影響。

社保入稅人力成本增加30%,我們找了3位專家為餐飲人支招


▲上市過程雖然波折,但也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餐飲企業的財務管理理念落後,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很多餐飲企業的財務管理,就是簡單的記賬和核算,並不設計生產經營過程,遠遠滿足不了現代餐飲行業的市場發展需求,低水平的管理,造成了成本過高和資源不能夠得到有效的配置,影響了餐飲企業的經濟效益;

財務管理過程中不注重對整體經營活動進行有效的監管分析,不能夠及時發現風險,而缺乏對風險的分析,使得當風險來臨之時,餐飲企業做不到很好地規避風險;

最重要的是,餐飲企業沒有根據自身的業務特色制定有針對性的財務管理制度,不能及時發現經營過程中的弊端,從而實施相應措施。

二. 用工難的情況會有所改善

餐飲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員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但是餐飲企業在招聘、錄用、培訓、加班、休假、調崗、解僱、補償、工傷等環節中,處處都有法律風險,稍不注意就損失好幾萬,這在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成本。

有人戲稱,餐廳服務員是我國最緊缺的十大工種之首,現代餐飲業的快速發展,餐飲同行之間競爭的不斷加劇,餐飲企業的待遇低條件差發展前景堪憂,導致餐飲行業的人才流動率居高不下,餐飲人才缺失已然成為我國眾多餐飲企業穩定發展的致命傷,提高餐飲從業人員待遇迫在眉睫。

社保新政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餐飲服務服務人員的利益,但也加重了餐飲企業的成本,“至少損失 30% 的利潤”的言論甚囂塵上,在這種情況下,對餐飲老闆來說就是真正瞭解稅法新政,結合自身企業情況,合理預算,開源節流。

開源的方式有很多種:品牌營銷、產品迭代等等等等,而什麼是節流?節流就是有計劃的花錢。有多少餐飲老闆拍著腦袋做預算,看心情花錢,一到年底就發現超支,但是錢又不知道花在什麼地方。因此如何合理編制預算,如何讓預算有效地落地,如何通過預算實現戰略目標,就成為一件生死攸關的事情。

包括之前的餐飲用工問題,餐飲用工的“坑”都有哪些?如何規避這些“坑”,最大限度降低損失和風險?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恐慌和焦慮來源於對新規的不瞭解和對其缺乏有效的應對措施,餐飲企業當然可以在熟知新規後通過調整用工結構、優化運營流程等方式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與風險,開源節流。

勺子課堂的課程研發團隊在稅法及社保新規發佈後,聯合擁有超過 15 年餐飲管理經驗的老師和團隊,通過近 3 個月的調研和精心打磨,推出為餐企保駕護航的《稅改來襲,精準制定2019年度計劃》幫助廣大餐飲老闆及財務負責人熟悉新規、打消疑慮、積極應對,制定 2019 年契合企業自身情況的全新預算目標,讓我們一起共渡難關!

社保入稅人力成本增加30%,我們找了3位專家為餐飲人支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