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速度!通州開啓新篇章 與三河2164平方公里協同發展!

副中心速度!通州开启新篇章 与三河2164平方公里协同发展!

40年前,通州叫通縣,是北京郊縣經濟中的“小個子”,首都的菜籃子。隨著改革開放和首都發展,通州定位先後歷經了遠郊區縣、衛星城、新城三個階段演進。

2016年5月27日,黨中央作出重大決策部署,在通州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作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未來它將與雄安新區一起,成為首都騰飛的兩翼。

副中心速度!通州开启新篇章 与三河2164平方公里协同发展!

告別攤大餅式無序發展

副中心建設首先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嚴格控制用地規模,同時生態底線是剛性紅線,副中心將有40%面積是綠地。副中心還將採用戰略空間預留方式,實行多層次戰略留白,這個留白也是剛性的。

到2035年,用地總規模控制在110.2平方公里左右。先減後增,副中心建設拆違先行,拆佔比大約在1∶1,到今年年底,城市副中心範圍內違建將全部清零。

未雨綢繆防城市病

通州的運河商務區,地上未來將不行車,地上空間最大限度留給行人。這裡的地下空間全部打通統一規劃使用,共分四層,其中一層為車庫。車進商務區即進地下,一鍵存取,由智能停車系統分送各車庫停放,地鐵各站均直通樓宇。

副中心速度!通州开启新篇章 与三河2164平方公里协同发展!

建立協同發展的鄰里關係

現在通州人心裡都裝著3個數,155、906、2164——副中心區域155平方公里,通州全域906平方公里,與三河的協同發展區共計2164平方公里。現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地區統籌發展,將建設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經過3年多建設,城市副中心的大框架已經拉開:東北部行政辦公區建設高質量快速推進,五河交匯處,運河商務區,一批商務樓宇已拔地而起,一批金融機構已率先入駐。西部地區環球影城正在加緊建設。在副中心周邊,7個特色小鎮定位清晰。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送審稿)》為構建副中心質量,共設立76項指標體系,將實現一年一體檢,5年一評估,76項指標和16類管控邊界及管控分區實施情況進行常態化評估。

水城共融,生態環境變了樣

通州地勢低窪,“窪地效應”導致大氣汙染物不易擴散,再加上地處城市下風口、過境貨車多、工地揚塵多,對通州空氣質量影響極大。

通州構建全市第一套環保信息化系統,對汙染源實施精細化管理。

副中心速度!通州开启新篇章 与三河2164平方公里协同发展!

通州多河富水,境內主要河流13條,各類溝渠300多條。由於上游汙水在此匯聚,幾乎所有的河道水質均為劣五類。

通州水務發展五年規劃啟動實施,計劃投資456億元,實施70項重點工程,著力改善水質。截至目前,通州區53條段黑臭水體已有37條治理完工,其它條段年內完成。

留白增綠、疏解還綠

今年通州將完成4.35萬畝造林任務,絕大部分地塊為騰退土地。未來幾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將被一道56公里的“綠環”環繞,13座公園鑲嵌,副中心面積155平方公里,僅“綠心”一處規劃面積就達到11.2平方公里,這裡將成為最具亮點的市民活力中心。

綠色正在通州不斷蔓延,未來三五年通州將結合新一輪百萬畝造林工程,建設萬畝以上森林組團10個、千畝以上森林組團50個。到2020年,通州基本實現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目標,90%的通州市民出門500米以內即可見到公園綠地。

提升老城,短板努力變樣板

副中心速度!通州开启新篇章 与三河2164平方公里协同发展!

通州既著力建設好新城區,也努力提升好老城區,通過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促進新老城區空間、功能深度融合。

今年以來,通州累計完成背街小巷整治提升99條,實現封堵、美化和便民設施建設“三同步”,以新促老、新老融合,讓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和歸屬感。

南大街歷史片區成形於元代,承載著通州老城的記憶。去年以來,南大街兩側131處違建全部拆除,昔日雜亂無章的街巷煥然一新。

今年,通州大力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違法建設拆除總量、銷賬量、騰退土地量均居全市第一,實現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範圍內基本無違建的目標。

疏解低端業態,匯聚高端要素,環球影城、人力資源產業園、互聯網安全產業園等一批符合副中心定位的優質項目落戶通州,臺湖演藝小鎮等一批特色產業小鎮加快規劃建設,並已初見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