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就業人員養老金的計算方式與企業退休人員一樣嗎?

情定今生88


2001年,原國家勞動部出臺了《關於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明確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城鎮個體工商戶自謀職業者以及採取各種靈活方式就業的人員,都可以通過自己承擔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和個人部分的方式,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所以,靈活就業人員保險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際上屬於一種保險。養老待遇的計發辦法當然是完全一樣的:

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基礎養老金主要跟繳費年限和繳費指數以及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有關係。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算月數。退休年齡不同,相同金額向個人賬戶養老金也不一樣。50歲是195個月,60歲是139個月,70歲是56個月。

但是,話又說回來,畢竟靈活就業人員保險建立的比較晚,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除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計算方式之外,對於建立個人賬戶之前的工作時間由於缺少個人賬戶養老金,國家會給予過渡性養老金的補償。

所以,靈活就業人員是沒有過渡性養老金一說的。靈活就業人員保險即使以前按照國家的政策往前補交,最早也就是從1992年到1995年開始。

另外,靈活就業人員保險由於負擔比較重,國家也有一定的照顧優惠政策,

比如交費比例上的照顧: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一般按照20%繳費,杭州等個別地方低於20%;煙臺等一些地區直接開發了沒有個人賬戶的靈活就業職工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只有比企業降低了一半左右。

還有就是靈活就業人員補貼:對於就業困難人員,國家會給予靈活就業人員3到5年的補貼,一般能夠降低50%到70%的費用,跟在企業工作自己交費差不多了。

靈活就業人員確實是一批比較困難的人員,希望國家能夠根據不同人的情況,出臺相應的照顧政策,能夠讓他們都交的起保險,老有所養。


暖心人社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金的計算方式與企業退休人員一樣嗎?

先說結論,兩者的計算方式是一致的。

但是,由於靈活就業人員在繳納養老保險時,沒有單位負擔企業承擔的統籌部分,所以,如果你想在退休時和企業退休人員享受同樣的養老金,那麼您在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繳費時,所繳納的費用要遠高於企業在職工作人員。

我們就以您在北京繳費為例,只說養老保險部分。假設您以社平工資的60%為標準繳納養老保險,我們來算一下承擔的費用。

企業在職職工:

企業在職職工的養老保險費用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由單位負擔,這筆費用進入統籌賬戶。還有一部分由個人負擔,這筆費用進入個人賬戶。

那麼每月需繳納的是:

個人承擔:8467(社平)*60%*8%=406.42元

企業承擔:8467*60%*20%=1016.04元

靈活就業人員:

個人承擔:8467*60%*20%=1016.04元。其中的8%即406.42元進入個人帳戶,其中的12%即609.62進入統籌帳戶,也就是做貢獻了。

如果您是一名有著自己生意的靈活就業人員,那麼每月1000多元的養老保險費用可能對你沒有壓力,但如果是一名下崗失業的靈活就業人員,客觀的說,每年的社保費用壓力其實真的是挺大的。


老王觀職場


這些國家是有規定的,算法一樣,但因為靈活就業人員只有個人繳的社保金,沒有企業給繳的部分,退休金肯定比企業退休人員的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