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報告「支招」國企降槓桿:探索債轉股多種業務模式

央行報告“支招”國企降槓桿:探索債轉股多種業務模式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日電 央行近日發佈《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8)》,報告認為,中國國有企業槓桿率較高,規模以上國有工業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達60.4%,必須採取措施有效防範和化解國有企業債務風險。下一步仍需積極探索債轉股模式,改善企業公司治理,拓寬社會資金轉變為股權投資的渠道,加強市場化債轉股實施機構力量,完善企業債務重組和依法破產政策機制等。

報告指出,中國宏觀槓桿率高主要體現在非金融企業部門。截至2017年末,非金融企業部門槓桿率為163.6%,佔宏觀槓桿率的65.7%。橫向比較來看,中國非金融企業部門的槓桿率在主要經濟體中位列第一,遠高於歐元區的101.6%、日本的103.4%和美國的73.5%,更高於俄羅斯、印度和巴西等新興市場經濟體。縱向比較來看,2007—2017年,中國非金融企業部門槓桿率一直呈現上升趨勢,十年間上升65.9個百分點。

在非金融企業部門中,國有企業槓桿率較高。截至2017年末,我國規模以上國有工業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達60.4%

,較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高出4.9個百分點,必須採取措施有效防範和化解國有企業債務風險。

報告指出,在降槓桿各項措施綜合作用下,我國非金融企業部門槓桿率呈現穩中趨降的態勢,債務風險趨於下降。宏觀上看,2017年末,非金融企業部門槓桿率163.6%,較2016年下降1.4個百分點,2011年以來首次出現淨下降。微觀上看,市場化債轉股協議實施後有利於化解對象企業資金鍊斷裂風險,降低企業財務負擔,提振企業發展信心。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多元化股權投資,不僅降低了資產負債率,也推動企業治理結構完善。

同時報告認為,雖然降槓桿工作取得初步進展,但我國企業槓桿率過高的局面還未得到根本扭轉,非金融企業槓桿率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相比仍較高,不少企業還處在財務負擔重、債務風險高的困難境地

“對於降槓桿工作,特別是推進債轉股工作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和困難,需認真研究和解決。”報告進一步指出,當前國有企業降槓桿動力不足。國有企業的資本金補充機制不完善、資產負債自我約束和外部約束機制不健全、降槓桿內生動力不足

。同時,商業銀行規模偏好較強,壘大戶現象普遍,貸款投放過於向國有大型企業集中。

對此,報告認為仍需積極探索債轉股模式,而不必拘泥於固定模式。“在防範風險前提下,賦予債轉股實施機構靈活機制,鼓勵其積極探索多種業務模式,包括收債轉股、發股還債、以股抵債等,不必拘泥於某種固定模式,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真正促進市場化債轉股長期健康發展。”

報告還明確了下一步國有企業降槓桿的工作重點:

改善企業公司治理,推動企業規範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支持通過增資擴股、引入戰略投資者等充實資本,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動將市場化債轉股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工作有機結合。研究出臺加強轉股股東權利保護的政策措施,推動實施機構積極參與轉股企業公司治理。

拓寬社會資金轉變為股權投資的渠道。支持各類股權投資機構參與市場化債轉股。制定籌措穩定的中長期低成本股權投資資金的辦法,出臺以市場化債轉股為目的設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措施。研究依託多層次資本市場開展轉股資產交易。

加強市場化債轉股實施機構力量。指導金融機構利用現有機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開展市場化債轉股,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保險機構新設實施機構,鼓勵資產管理公司增強資本實力。

完善企業債務重組和依法破產政策機制。推進和完善金融機構債權人委員會工作,發揮協同解決困難企業債務危機的積極作用。解決破產案件立案啟動難問題,建立關聯企業破產製度,研究解決“殭屍企業”破產費用保障問題,探索建立破產案件快速審理機制。建立政府、企業、銀行依法合理分擔損失的機制。(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