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茶客陸放翁:喝茶應該這樣講究

中國的茶道,唐代的陸羽是奠基者,至宋代時已到登峰造極。這跟宋徽宗趙佶的推動有很大關係。

趙佶是位好藝術家,卻是糟糕的帝王。他擅長瘦金體,喜歡繪畫,並創立了宣和畫院,是皇家畫院的始作俑者;需要大提特提的,就是他精於茶藝,寫過一本被稱為茶書經典的《大觀茶論》,白茶就是因他推崇而後來居上的。宋徽宗經常召集臣下,為他們點茶,時任宰相的蔡京曾在《太清樓侍宴記》記述:“遂御西閣,親手調茶,分賜左右。”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政和至宣和年間,各地上貢了大量名茶,如玉清慶雲、瑞雲翔龍、浴雪呈祥等。

資深茶客陸放翁:喝茶應該這樣講究

可是,就在這位宋徽宗和他兒子宋欽宗執政的幾年,重用奸臣,國力疲乏,以至於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入侵,汴京陷落,二帝被擄,宋徽宗備受折磨後以至於鬱鬱而終。

說這些跟陸游有什麼關係呢?關係大了,陸游就是出生於北宋南宋交替之際。陸游,字務觀,號放翁,1125年出生,一生都在播遷中度過,直到1210年去世。他主張抗金、收回北方失地,也因為此點,他與當權者政見不合,一直沒有得到重用,鬱郁不得志。

資深茶客陸放翁:喝茶應該這樣講究

陸游的《劍南詩稿》共收詩9000多首,是詩壇難得的勞動模範。1988年,中國商業出版社的《陸游飲食詩選注》共收錄他這方面的詩作200餘首;2013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歷代茶詩集成·宋金卷》共收錄陸游的茶詩328首、摘句69首。可以說,陸游是歷史上寫茶詩最多的一位,這說明他對茶很有興趣,也很有研究,是個資深老茶客。

我們來看看他都寫了什麼?

“一點昏燈兩部蛙,客來相對半甌茶。”“香碗灰深微炷火,茶鐺聲細緩減湯。百年浮世幾人樂,一雨虛齋三日涼。”陸游愛喝茶,來了客人都泡上茶,以此招待邊喝邊聊。他到了外邊,別人也是這樣待客,就像這個“酒旗滴雨村場晚,茶灶炊煙野寺秋”。

資深茶客陸放翁:喝茶應該這樣講究

有時候喝起來未免過量,像這樣“土鐺茶七碗,瓦甑稷三升”,連喝七大碗,都有點“水飽”了。

陸游很講究泡茶的湯色,“嫩湯茶乳白,軟火地爐紅。”啥叫嫩湯?就是火候不要那麼老,按現在的說法,就是60攝氏度到80攝氏度吧。這樣, “嫩白半甌嘗日鑄,硬黃一卷學蘭亭。”面前放著半甌茶,臨一臨蘭亭序,這樣的日子還湊合能過。

都喝什麼季節的茶呢?愛喝茶的都知道,有“明前茶”和“雨前茶”之說。在很多地方,清明節前還有些偏冷,不適於採茶,但有時在清明節亦有茶可採,“今年茶比常年早,笑試西峰一掬泉。”陸游自注:今年清明前數日,山中已有新茶。這是例外,大多數時候,是喝雨前茶,“霜清桑落熟,湯嫩雨前香。”“山寺饋茶知穀雨,人家插柳記清明。”“人賣山茶先穀雨,鴉隨墦祭過清明。”

資深茶客陸放翁:喝茶應該這樣講究

我國的很多地方產茶,北方多是喝春茶,但在南方,鐵觀音之類是秋季的9月到10月份採摘。陸游足跡比較廣,春茶、秋茶都喝過。“鄰父築場收早稼,溪姑負籠賣秋茶。”“園丁種冬菜,鄰女賣秋茶。”

“建溪官茶天下絕,香味欲全須小雪。”建溪官茶是產自建州北苑,這是官方貢茶的產地,趙佶在《大觀茶論》中寫道:“本朝之興,歲修建溪之貢,龍團、鳳餅,名冠天下,壑源之品,亦自此盛。”所以,陸游“下巖紫壁臨章事,正焙蒼龍試貢茶”,經常有機會喝到貢茶。

還有一種是餅茶。“懷餅裹茶來問訊,不妨一笑寂寥中。”“林外鼓歌聞賽廟,懷中茶餅議租桑。”就是用刻有龍、鳳等圖案的模子壓制茶餅,就是上文說的“龍團、鳳餅”。

“風爐欲試蒼鷹爪,自向林間拾墮枝。”“家園破社得鷹爪,舌本初參便到眉。”這裡面出現了一個詞,叫“鷹爪”。這可不是逮一隻老鷹放在茶水裡煮一煮,而是一個茶的品種。古人按照綠茶的外形特徵,把茶葉分為蓮心、旗槍、雀舌和鷹爪四個等級。鷹爪當然不算最好的,易於識別,安全可靠。最好的是蓮心,相當於龍井的“特一級”,量很少,估計只有皇帝能喝到;其次是旗槍、雀舌,相當於特二、特三級,市場也很少賣;而鷹爪相當於一級,市場上最好的恐怕就是它了。

資深茶客陸放翁:喝茶應該這樣講究

用什麼茶具來泡茶呢?“東山石上茶,鷹爪初脫韝,雪落紅絲皚,香動銀毫甌。爽如聞至言,餘味終日留,不知葉家白,亦復有此不。”“颼颼松韻生魚眼,溝溝雲濤湧兔毫。促膝細論同此味,絕佳痛飲讀離騷。”這個“銀毫”“兔毫”,懂茶的一聽,就知道這是建盞的特殊效果,在黑褐釉色的茶盞中,有滴滴像銀毫、兔毫一樣的細脈,猶如兔子毫毛一樣纖細柔長,而以“銀兔毫”最為名貴。明人許次紓在《茶疏》中說:“茶毆,古取建窯兔毛花者,亦鬥碾茶用之宜耳。”這說明陸游對茶具還是很講究的。

而燒茶的爐子呢?“明窗睡起渾無事,篝火風爐自試茶。”“藤杖有時緣石磴,風爐隨處置茶杯。”“今日蜀州生白髮,瓦爐獨試霧中茶。”這三句詩裡,出現了“風爐” “瓦爐”兩個名字。陸羽在《茶經·器》中說:“風爐,以銅鐵鑄之,如古鼎形。”鼎一般是三足,是金屬鑄成,爐底有洞來通風漏灰,所以叫風爐。而瓦爐呢?一般老百姓家用不起銅爐,則用黏土燒製,這就是瓦爐。

資深茶客陸放翁:喝茶應該這樣講究

燒茶用水很講究。“巴東峽裡最初峽,天下泉中第四泉。噬雪飲冰疑換固,駒珠弄玉可忘年。”陸游把巴東峽的水稱為“天下第四泉”,這是很高的稱譽。許次紓在《茶疏》裡說:“古人品水,以金山中泠為第一泉。今時品水,必首惠泉,甘鮮膏腴,致足貴也。”

“聊呼蟹眼湯,瀹我玉色塵。”“颼颼松韻生魚眼,溝溝雲濤湧兔毫。”這裡的“蟹眼”“魚眼”是茶湯煮沸時湧起的氣泡狀態。古時沒有溫度計,判斷水煮沸的程度,就是看氣泡,《辭源》裡面說:“初滾為蟹眼,泡漸大為魚眼。”蘇東坡也有“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的詩句,這樣煮出的水就能夠泡茶了。

“病齒已兩日,日夜事醫藥。對食不能舉,況複議杯酌。……青燈耿窗戶,設茗聽雪落。不飣慄與梨,猶能烹鴨腳。”有幾天,陸游牙痛病又犯了,別說喝酒,連筷子都不想舉了。想想人生的趣味都沒有了,只好端起茶毆,聽聽落雪的聲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