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遼遠的下野地,有一個女人叫白豆……

我很少看當代中國小說,可是神差鬼使,在微信讀書上看了小說《白豆白麥》的開頭,被它不疾不徐的敘述所吸引,竟然一下子就看了下去,連這看14個小時,竟然把它看完了。

看完後,又找這個作者董立勃的資料看,這個人我怎麼從沒聽說過呢?

也難怪,我一貫跟文壇很隔膜,連本地的一些作協的頭面人物都不知道。一次,一位現在人在外省、比我小很多歲的愛寫作的朋友來我這兒,跟我聊起本地文壇人物,我一臉迷惑,因為我確實跟他們沒什麼來往。

那遼遠的下野地,有一個女人叫白豆……

這個董立勃寫這麼好,我竟然沒聽說過!當然,以我的孤陋寡聞,也聽說過太正常了。

這部《白豆白麥》寫了一個叫下野地的新疆農墾農場,寫了白豆和白麥兩個女人的命運。這不小說的開頭寫得不疾不徐,寫兩個男人都喜歡上了不諳世事的白豆。那個白豆就不好不懂男女之間的事,她覺得兩個男人都挺好的。老胡是鐵匠,會打尖利的小刀子,經常帶她去林子裡打野味;老楊是趕馬車的,時不常像變戲法似的從口袋裡變出好吃的,還會從供銷社給白豆捎東西回來。

兩個男人都知道了對方的心思,他們在悄悄地較勁兒。突然,馬營長的出現斷了他們的念頭,他們誰都不是馬營長的對手。白豆對馬營長沒感覺,但是她好像嫁給誰都行,她沒自己的想法。

那遼遠的下野地,有一個女人叫白豆……

可是,就在下星期就要搬婚禮的時候,白豆有一個晚上從玉米地走,被一個黑影拖了進去。白豆被強暴了,留在玉米地的有一把刀子。

順藤摸瓜,鐵匠胡鐵被逮捕了。白豆被玷汙了,馬營長也不要她了,與他結婚的換成了另一個女人。

別人都不要白豆,老楊出現了。老楊要白豆。他不嫌棄白豆,願意跟白豆結婚。

可是結婚一年了,白豆的肚子還是平平的。老楊跟白豆離婚了,娶了相距不遠的寡婦。

雖然這樣,老楊還經常晚上來找白豆。老楊一比較才知道,那個寡婦就是根劈柴,白豆才是豐滿的豆子。

那遼遠的下野地,有一個女人叫白豆……

一次老楊喝醉了酒,說那晚把白豆拖入玉米地的就是他老楊。老楊把胡鐵的刀子留在了現場,歹徒就變成了胡鐵。

白豆知道真相後,一次次跑到兵團,她找到嫁給兵團領導老羅的白麥,讓白麥幫胡鐵伸冤。

白麥是跟白豆一個村子出來的,她們兩人親如姐妹。白麥肯定要幫這個忙。白豆等到調查組來到,然後沒有了訊息。

因為沒有證據能推翻是胡鐵乾的。案子擱淺了。白豆從此經常去勞改隊看望胡鐵,她經常給胡鐵莫合煙。白豆和胡鐵定下了終身,一次胡鐵溜出勞改隊,與白豆行了夫妻之禮。

那遼遠的下野地,有一個女人叫白豆……

就在一次兵團領導老羅參加的秋收動員會上,胡鐵出現了,他押著一個人,這個人當場承認了是他把白豆拖進玉米地的。這個人就是老楊。

會場炸了窩。白豆滿心希望能當場放了被冤枉的胡鐵,可是老羅宣佈,雖然強暴白豆的不是胡鐵,可胡鐵犯了逃離勞改隊和破壞動員秋收的反革命罪,要被當場逮捕。

頓時,胡鐵的飛刀刺向了老羅,一位幹部為掩護老羅犧牲了。胡鐵趁機消失了。老楊瘋了。

白麥也下定決心,要跟老羅離婚。接著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批判開始了,老羅靠邊站了,他被下放到下野地。

造反隊隊長就是曾經“瘋”掉的老楊,如今他奪了權,在下野地他說了算。

白豆產下了一個男孩,取名叫胡豆。胡鐵,白豆,兒子叫胡豆。生產那天,胡鐵出現了,一瞬間,他又消逝了。

那遼遠的下野地,有一個女人叫白豆……

有一天,胡鐵派人來接白豆母子了。白豆讓白麥一起走,白麥說她這會兒是能放下老羅。

就在老羅即將被送到勞改隊的時候,胡鐵安排的人又來了。這時民兵來了,來人被打死。

白麥按照白豆提供的地圖,逃出了下野地,找到了胡鐵和白豆棲身的湖中小島。胡鐵讓老羅給自己平反,老羅堅持自己做得是對的。

胡鐵和老羅這兩個男人彼此對立著。

老楊這個造反派帶領百十個兵團軍人來抓勞改犯了。這些當年的軍人都是老羅的部下,看到老騎兵團長,他們在老羅的動員下放下了搶。

這時,老楊把手槍對準了老羅。就在老楊開槍的一剎那,胡鐵的飛刀出去了,他同時挺身掩護了老羅。

胡鐵和老楊都死了。

這時,已到那場浩劫即將結束的時候。老羅解放了一批老幹部,他又重新回到了兵團領導崗位。白麥終於和老羅離婚了。

白豆和白麥都回到了下野地。

那遼遠的下野地,有一個女人叫白豆……

終於看完了小說。查了資料才知道,這部小說是董立勃的成名作。在這之前,他已經沉寂了十年,就在別人認為他寫不出小說的時候,他推出了12萬字的《白豆》,在《當代》上刊出,轟動了文壇。

其後,他又寫了長篇小說《白麥》,接續《白豆》的故事。這本《白豆白麥》就是把兩本小長篇整合成了一部25萬字的大長篇。

讀完,我有兩點感覺,需要與作者商榷:

一,小說一看就是兩部小說捏合的,《白豆》和《白麥》兩部分貼合得不緊。倒不是說寫兩個女人非要用力平均,重點放在白豆身上也是對的,但感覺在上半部小說中白麥是個可有可無的人物,而沒有有機地融合進整部小說;

二,小說上半部的人物描寫真好,一看就不是編故事,而是人物性格的自然變化和延伸;但下半部故事情節變得太離奇、太曲折,有些像“編”故事了,那樣就不自然了。我們的生活沒有那麼離奇,生活是樸素的,生活不是傳奇小說,生活就是生活。

如果解決這些問題,這將是一部現代經典。

2018-9-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