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800餘米山上築起「天路」,暢通高山「最後一公里」!

海拔800余米山上筑起“天路”,畅通高山“最后一公里”!

點擊一下關鍵詞查看更多往期內容

“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帶我們走進……”

動聽的歌聲,真情的表白。

在昌化鎮九龍村金子巖盤山道上,

潘情霞和夥伴們走在新築好的水泥路上,

感到心情特別舒暢,

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

歌聲縈繞山坳、飄上山崗。

他們每天上學要走的路,

從沒像現在這樣踏實過。

海拔800余米山上筑起“天路”,畅通高山“最后一公里”!

金子巖位於昌化西北面海拔800餘米甲子山上,是昌化最高最小自然村,全村七戶人家,總共20餘口人。有村便有路,一條長2800餘米、寬1米多的泥濘道是金子巖自然村連接山外的唯一通道。這條路依附在半山腰間,有50多個急轉彎。每每想起,村裡人總要倒吸一口冷氣。

“車子開不進來,山裡的農產品拿出去賣只能靠肩挑手提,非常不容易。”村民王祥土告訴記者,村裡雖然有移民下山的規劃,但村民們捨不得祖上留下的山地樹木和經濟林,於是移民下山的念想就一茬一茬擱下了。

金子巖的山道一直是村裡的一塊心病。為暢通這條最高的山路,今年,村裡經過籌措,並且在區民政局的支持下,投入了150萬元,澆築起這條2800米的“天路”。

海拔800余米山上筑起“天路”,畅通高山“最后一公里”!

“由於山陡彎道多,築路地段地形相當複雜。拓寬路面時,挖掘機和拖拉機很難施展‘拳腳’,只能一點一點地鑿,半車半車地運。因此費工費時,投入的勞動力和資金都要比正常修路大。”昌化鎮路管負責人彭光富介紹說,尤其是路面澆築,更費工序,起初的1.2公里路段就用了半個月時間。

經過鎮、村和施工隊伍兩個月的共同努力,這條路基寬四米,路面寬為三米的山道終於完工。這條水泥路既滿足了村民出行需求,大量的木材毛竹等山貨也可直接用卡車裝運出山。

海拔800余米山上筑起“天路”,畅通高山“最后一公里”!

“路寬暢平坦了,小孩去上學也放心了。”村民湯保振說,修築前的山道一邊貼著山壁,一邊緊挨險要的陡坡,雨凍雪天,高山積雪經久不化,稍有不慎,便會跌倒。“我女兒在鎮上讀書,6年多了,都在走這條路。下雨下雪時,做父母的別提有多揪心,有時候寧願她在家裡,等道路稍微通暢些再去學校。”

目前,剛澆築好的路面還處在保養期,有些村民便忍不住想要踏上去溜一溜。“這下我可以走出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84歲的方正林大爺高興得像個孩子,幸福之情溢於言表。由於上了年紀腿腳不便,加上路面顛簸,方正林已有多年沒有下過山了。“只能從電視上看看昌化鎮的變化,白牛村的變遷。”現在有了平坦的水泥路,老人的膽子大了,可以走出去親眼看看了。

“你出門叫我一聲,我們一起去。”83歲的許長春老人相約道。

“考慮到老百姓的出行安全,也為了保證道路暢通,增長使用年限,準備在路的外側山崖邊沿增設護欄,同時內側澆築排水溝,預防山洪衝擊公路。”彭光富說。

文字/朱豔 劉寶源 謝亦暉

您的zan

海拔800余米山上筑起“天路”,畅通高山“最后一公里”!

是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