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旅遊指南》奉獻尋找大同龍壁的旅遊線路

4月16日,中央電視臺《旅遊指南》欄目為大同旅遊奉上厚禮,新設計出‘尋找大同龍壁’的精品主題旅遊線路,並依此進行了專題取景拍攝。

14日夜間,《旅遊指南》導演賀英傑和網易傳媒大同運營中心總經理馮哲一致商定,為大同旅遊新設計一條精品主題旅遊線路,‘尋找大同龍壁’,將大同目前所存的一龍壁、三龍壁、五龍壁、九龍壁做成旅遊線路,形成一日遊,吸引中外遊客。並於15日拍攝了一龍壁和三龍壁,16日拍攝了五龍壁和九龍壁。

受大同市委宣傳部和網易傳媒大同運營中心邀請,CGTN英語新聞頻道(原中央電視臺英語新聞頻道CCTV NEWS)《旅遊指南》欄目,於4月10日蒞臨大同,拍攝大同的旅遊發展進步。計劃在大同拍攝15天,2集,每集30分鐘。截至15日,已先後拍攝了大同雲岡石窟、大同博物館、雕塑博物館、四合院、文創制品盤扣、什錦火鍋等。

據瞭解,大同素有‘龍壁之城’美稱,至今現存龍壁9座。其中,一龍壁4座,三龍壁1座,五龍壁3座,九龍壁1座。這些絢麗多姿的琉璃龍壁群,造型風格既出同源,又不雷同,製作工藝高超,氣宇不凡,為古城大同錦上添花。

龍壁一般用作建築物的照壁,多建於皇宮、王府、廟宇門前。既可作院落建築的屏障,又能烘托出建築物的肅穆、壯麗的風貌。

大同九龍壁,位於大同東街代王府路南,建於明代洪武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府前照壁。在我國現存最享盛名的3座九龍壁中,是建築年代最早、規模最大、最富藝術魅力的一座。(另兩座在北京,一座在北海公園,一座在故宮皇極門前,均建於清乾隆年間。比大同九龍壁晚350至400年。)單面五彩琉璃照壁,長45.5米,高8米,厚2.09米。北京北海九龍壁,長25.5米,高4.9米,厚1.42米。可見大同九龍壁更為巍峨壯觀。

央視《旅遊指南》奉獻尋找大同龍壁的旅遊線路

九龍壁

一龍壁位於大牆后街,原是明朝大同縣文廟山門兩側的八字牆壁,共有4座,以兩座為一組,分兩組按八字形挺立於原明代大同縣文廟兩側。以龍壁為八字牆,這在大同市現存龍壁中獨此一處。從雕塑風格看,此壁應為清代遺物。這四座一龍壁皆為單面龍壁,黃色琉璃龍圖案鑲於磚壁中央。

觀音堂三龍壁,位於大同城西雲岡旅遊線路上,原是遼代觀音堂山門前的照壁,是大同唯一的雙面琉璃龍壁。高6米,厚1.2米,長12米。色澤絢麗,形象逼真,在大同的龍壁中可謂獨具一格。

央視《旅遊指南》奉獻尋找大同龍壁的旅遊線路

三龍壁

善化寺五龍壁,位於大同城西南角善化寺天王殿西側,原為興國寺山門前照壁,建於明朝萬曆年間,1980年拆遷至善化寺內。高7米,厚1.48米。

縣文廟五龍壁,始建於清雍正二年(1724年),1995年,因道路拓寬拆除了照壁,1996年7月,照壁後移9米按原樣修復。五龍壁為單面磚雕,長28.5米,高5.7米。

央視《旅遊指南》奉獻尋找大同龍壁的旅遊線路

五龍壁

天竺廟五龍壁,位於大同城內大北街三道營坊巷內,乃夭竺廟山門前之照壁,建於明朝崇偵年間,其構圖、格式均與善化寺五龍壁相似,也是彩色琉璃照壁,因年久失修,壁身有倒塌之危險,為妥善保護文物,故而,於1978年拆除,將其原件貯存在善化寺內。

此次央視《旅遊指南》走進大同,將鏡頭對準大同旅遊文化,包括深厚的歷史文化、獨特的民風民俗及優質的旅遊資源,以宏大視角展示大同的輝煌歷史與蓬勃發展的今天,有針對性地向海外推廣大同。

央視《旅遊指南》奉獻尋找大同龍壁的旅遊線路

同時,本次央視《旅遊指南》拍攝出行,由大同市平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大同市平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新能源汽車進行保障,特此表示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