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你居然不知道感統訓練對孩子的重要性!

為了讓大家對感統訓練有一個理性客觀的認識,今天就從四個方面給大家普及一下感統訓練。

什麼?你居然不知道感統訓練對孩子的重要性!

感統訓練的概念

感統訓練是通過專業的訓練器材,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刺激其大腦功能,鍛鍊孩子的前庭覺、觸覺和本體感,從而提高孩子感覺統合能力的訓練。某種意義也可以說,感統訓練就是一種在遊戲和玩樂中的訓練。

有的人覺得,感統失調是一種疾病,所以感統訓練也是給有疾病的孩子做的。這種“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片面看法,其實根源還在於,對感統不瞭解。所以,連帶的對感統失調和感統訓練,也會產生一定的誤解。

什麼?你居然不知道感統訓練對孩子的重要性!

0~3歲是感統訓練的基礎期

這個階段讓孩子接受一定量的合適的感統訓練,可以有效預防日後感統失調問題。

3~6歲是感統訓練的黃金期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感統能力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再加上能夠自己表達,獨立意識強,所以可以進行的感統訓練門類也會隨之增加,訓練的效果會特別明顯。

6~9歲是感統訓練的彌補期

6歲之前的孩子是鬆軟的泥土,你可以任意地揉捏,孩子也不會因為你的揉捏而痛苦。但6歲之後,孩子的行為模式開始固化,如果此時沒有足夠的訓練時間和訓練強度,效果也會跟著大大折扣。

9~12歲是感統訓練的末尾期

相比於上個階段,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行為模式基本上已經固定下來了,感統訓練的效果和意義並不大,效果也不明顯。

所以,作為孩子教育的擔當者和執行者,父母要是發現孩子感統失調了,一定要及早帶孩子做感統訓練,尤其是基礎期和黃金期。

什麼?你居然不知道感統訓練對孩子的重要性!

感統訓練的原則

感覺統合訓練不是盲目的,而在一定的原則基礎上進行的。這些原則貫穿感統訓練的始末,對訓練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和促進作用。

1.順應性原則

如果兒童的順應性反應發展良好,那就可以促進組織協調能力的提高,並使兒童的大腦處在一種有條理的清晰狀態中。而且,每一種順應性反應又會引起進一步的感覺統合。兒童為了統合這些感覺,就會試著順應它們,如此便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2.內驅力原則

內驅力,是在兒童內心需求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喚醒狀態或緊張狀態。感統訓練中注重內驅力原則可以讓兒童產生努力改變現狀的內在願望,並積極主動。自覺獨立地參與到訓練中去。

3.快樂原則

良好的情緒是大腦思維的潤滑劑,所以在感統訓練中,老師會盡量滿足兒童對“快樂”的心理需求,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提高感統能力。

4.以兒童為中心的原則

在訓練中,老師們會以兒童的生長髮育規律為中心,尊重兒童的差異發展,學會從兒童的角度看問題。

5.培養信心的原則

自信,是有利於感統訓練的一種心理素質。所以感統訓練中,老師們會經常用積極、正面的讚揚和肯定目光鼓勵兒童,讓兒童感到喜悅,幫他們逐步培養起對訓練的信心。

什麼?你居然不知道感統訓練對孩子的重要性!

感統訓練的作用

1.提高兒童學習成績,改善其厭學情緒

兒童經過一段時間的行為集中感統訓練後,動作變協調,情緒變穩定,注意力改善,對於學習困難的兒童,同時參加感統訓練後學習成績會顯著提高。

2.對腦神經生理抑制具有改善作用

感覺訓練對提高兒童精細操作能力、視覺辨別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反應能力均有明顯作用。

3.提高運動協調能力

對兒童運動平衡能力差及動作不協調效果顯著。對那些運動協調能力差的兒童,訓練後能得到顯著改善。

4.促進觸覺系統的發育

無論是觸覺敏感還是觸覺遲鈍,經過針對性強的感統訓練,都可以改變孩子膽小、愛哭、脾氣暴躁和人情冷漠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