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該不該留在大城市?看看這部電影說的故事

大學畢業生該不該留在大城市?看看這部電影說的故事

《我要去遠方》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影片講述了大學生楊凱到深山裡的地震監測臺實習,他剛來這裡就想趕緊回到大城市,他對這個地震監測臺避之不及。地震監測臺一直由臺長安傑打理,但是年事已高,雖然有個女助手廖星幫忙,但安傑臺長退休之後,需要有個人接班。顯然,楊凱的到來給予了安傑希望,但楊凱顯然沒有留在這裡的一點點意思。

看《我要去遠方》這樣的影片,不能簡單就看表面的故事,而且可以深思一下影片背後的意義。影片說的雖然是通俗易懂的故事,就是一個大學生到邊遠山區實習,當地的機構需要他留下來工作,但是他完全無意在此,很多人可能想著:“還是大城市的生活吸引人,哪怕在大城市啃老都好啊。”

大學畢業生該不該留在大城市?看看這部電影說的故事

所以,《我要去遠方》說的是當今年輕人的生活狀態,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並不是要求每個年輕人在大學畢業後都要去山區工作,但應該明白一點,工作和前途不一定只是在大城市的光鮮生活,在平凡的崗位也能成就不平凡的的事業。

回到影片《我要去遠方》本身,影片說的是一個非常正能量的故事,敘事的手法確實輕喜劇化的,這部影片好不沉悶,觀影過程也能感受到影片帶來的輕鬆幽默的氛圍。這部影片幾乎適合全年齡段的觀眾,因為片中不僅僅涉及年輕人對待前途的態度,也有父子情、大學戀人等等感情線,不同的人會被不同的感情線所打動。

影片的主線自然還是大學生楊凱在地震監測臺實習中的認知昇華,從最初的抗拒學習,到後來逐漸愛上了地震監測這份事業,楊凱也完成了從一個少年人到成年人的轉變。很多工作是必須要有人傳承的,雖然這份不會帶來名利,也沒有舒適的環境,但是卻能夠給千千萬萬的民眾帶來安寧,這就是這份地震監測臺工作意義。楊凱瞭解這份工作的意義,需要一個過程,《我要去遠方》也就是展現的這個過程。

大學畢業生該不該留在大城市?看看這部電影說的故事

《我要去遠方》成功的地方在於角色塑造鮮活,楊凱是主角,這個角色一開始是一個浮躁的年輕人,只知道吃好的穿好的,很浮誇。但是楊凱這個角色是成長的,是有轉變的,這個角色很鮮活。監測臺臺長安傑則是一個睿智幽默的形象,勤勤懇懇,但是不刻板,是一個有毅力且有責任心的漢子,這個角色也有脆弱之處,比如安傑和他兒子的隔閡,讓他難以釋懷,這個角色也極富魅力。

大學畢業生該不該留在大城市?看看這部電影說的故事

同在地震臺工作的女生廖星,一開始是被楊凱鄙視的,認為她是村姑,太迂腐。實際上,廖星是一個海歸,有這麼高的學歷還願意在地震監測臺工作,說明她熱愛這份職業。所以,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還是有的,只是少而已。大多數年輕人可能都和楊凱一樣,好高騖遠,往往就容易耗費光陰,這部《我要去遠方》就可以給他們帶來一些啟發。

崔汀/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