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教書育人路,上下求索無止步——武漢工商學院毛毅老師

談到此次獲評“工商好老師”,毛毅老師平靜地說:“能夠獲得學生們的喜愛,得到這份榮譽,是對我教書育人這份事業的肯定,也是教師的職業要求。”毛毅老師一直保持著對教育的赤誠之心和強烈的責任感,孜孜不倦的通過平凡的工作教育出一個個有用的棟樑之才,讓教師職業變得不凡。

自2008年起入校從教至今,毛毅老師長期工作在教學一線,他主講的《新聞攝影》《新聞編輯學》和《中國新聞史》等課程一直深受學生歡迎,開設的《孫子兵法》《周易》等國學類選修課上也總是人頭攢動。從教10年,他用愛心、耐心、責任心,用滿腔的熱情與教育情懷,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和人格魅力,讓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們收穫成長與進步。

沒有最好的課堂,只有更好的課堂

談及這些年來的教學感受,毛毅老師說,講課是一門藝術,講課的初衷就是讓學生聽懂,老師要依據學生的狀態來調整自己。

每一年教授的課程不變,但對於一個教師來說,最具挑戰性的是每年的學生都在變,他們喜歡的講課方式也在不斷變化。所以,毛毅老師經常修改課件,並不斷嘗試新方法、新思路,讓課堂更有吸引力,更適應學生的特點。

憑著對教育的赤誠之心和強烈的責任感,在教學中,毛毅老師從能力培養入手,根據教學目標及學生特點,琢磨出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推崇“思考力”和“行動力”的培養,憑藉積累的經驗和不斷地探索,使學生樂學、愛思、敢行。

在課堂上,他擅長情景教學,他會將學生分組,進行模擬辦公。如在《新聞編輯學》課堂上,他讓學生們模擬一個編輯部,他往往擔任總編,學生們根據自身的特點和興趣擔任其他職位,然後共同完成一個項目。這樣不僅能把日常所學運用到其中,還能提早讓學生感受以後的工作環境。而在項目完成上,他會採用量化考核,細化到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學到真正的東西。

十年教書育人路,上下求索無止步——武漢工商學院毛毅老師

毛毅老師

有些課程的理論知相識對比較枯燥,毛毅老師常常會在課堂上引入一些網絡熱詞,調動大家的興趣,以便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瞭解。此外,他也會經常擬定很多書本上沒有的主題,讓學生們運用所學知識來靈活解答,以此來加深學生們對理論的理解。他十分喜歡與學生在課下交流,瞭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和對課堂的感受。

“沒有天生不愛學習的學生,只有不會合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熱情的老師。”在毛毅老師看來,學生對一個老師的講課“不感冒”,一定是老師的授課不夠生動,沒有“對症下藥”和“投其所好”,“當講課涉及到學生感興趣的東西時,他們的學習勁頭會讓你十分意外。”

在他的努力下,師生間的距離逐步被拉近,課堂上的交流更加輕鬆,知識的講授上也更具針對性。“毛老師的課,給人一種輕鬆而又不失嚴肅的感覺。整節課下來,知識的講授過程邏輯十分清晰,將專業知識用生動有趣的案例分析得通俗易懂,讓我們很容易就能夠接受。”2017級新聞專業學生塗文櫆說道。

對此,毛毅老師說,沒有最好的課堂,只有更好的課堂,即使自己已經擁有多年的講課經驗,但從不敢停止對課堂教學的改良。

上講臺是師生,下講臺是朋友

在毛毅老師眼中,講好一堂課,“講好”不是“講完”,他笑道,自己經常“一人分飾兩角”,上講臺是師生,下講臺是朋友。一旦踏入講臺,站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他是嚴師,高標準、嚴要求,儘自己最大努力保證學生學到知識,在課堂上,他會佈置各類作業,採取量化評估,讓學生充滿學習的壓力。而在課堂之外,他又是學生的知心朋友,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為學生答疑解惑。

“教師職業的本身就是為了教導學生,所以凡事都得優先站在學生的出發點。”毛毅老師表示在教學上一定要確保學生能學有所得,要給他們適當的壓力,讓他們轉化成前進的動力;但在生活上,還是要平等對待。“平等這個道理誰都懂,可唯有真正為學生考慮,言語、行為上讓學生接受,才能與學生打成一片。”談到這兒,他很開心。

十年教書育人路,上下求索無止步——武漢工商學院毛毅老師

2015級新聞專業學生黃倩回憶說:“攝影課上,毛老師總會不厭其煩的教我們調光圈,拉焦距,像一個朋友一樣親自指導我們要做什麼、如何做,我們都非常喜歡他。”

此外,毛毅老師很喜歡給學生推薦書籍。“我喜歡看書,自己看的書多了,給學生上課才有底氣,教學才有延展性。”每當上課出現一個知識點,涉及到相關書籍時,毛毅老師會推薦學生去看,他說:“閱讀本來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從知識點去介紹,培養學生真正的的興趣,才是閱讀。”

這樣的方式也讓毛毅老師收穫頗豐,在課堂上,學生們都樂意積極學習,與他互動交流。

平凡的老師,做著不平凡的事

教書育人10年,毛毅老師培養出一批批優秀的學生。2010年曾有個學生令他印象深刻。他回憶道,那時候授課時,從課堂發言和表現來看,那個學生都很積極,但精神上卻有些頹廢,很多時候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毛毅老師清楚地知道,這是大學生常有的一種狀態——彷徨。

“其實在某個階段大家都會迷茫,這並不意味著你很失敗,你只是暫時沒找到自己的路而已。”他說,人生是非常短暫的,大學是步入社會的一個準備階段,這時候不應該頹廢,而應多嘗試新鮮事物,敢作敢為,慢慢積累,然後明確自己將來想幹什麼,能做什麼。

在經過一系列的談話與勸導後,那名學生開始重新規劃自我,整體風貌也越來越好,最終考研成功。“學生都是很優秀的,在他們遇到彷徨和迷茫時,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引導他們,在求職、升學等方面進行耐心分析。不過最關鍵的還是學生要自己走出來,努力前進。”

“做一個平凡的老師,通過平凡的工作教育出有用的棟樑便不再平凡。”毛毅老師認為,幫了學生一個忙,教會了學生一項技能,使學生受益,自己也會得到很多快樂。他在自己熱愛的崗位上做著自己喜歡的事,並且希望一直做下去。

上善若水,毛毅老師就像水一樣,澆灌著學生們紮根的沃土。在工作上,他秉承一份輕柔和淡然,不急不緩,柔中帶剛。他希望人生能夠儘量少的留下遺憾,儘自己的全力把事情做到最好。

文字:段開鑫

(中國教育在線 來源:武漢工商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