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陪伴孩子的一生,芬蘭家長最在意孩子這五件事!

興趣陪伴孩子的一生,芬蘭家長最在意孩子這五件事!

芬蘭權威媒體《赫爾辛基報》的調查報告顯示,芬蘭父母最在意孩子這五件事:興趣愛好、孩子玩的電腦遊戲和社交軟件、運動、全家人一起吃飯和社交能力。

1.培養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

最讓芬蘭父母在意的事,竟然是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在《什麼是好父母》的問卷中,有94%的父母強調應該幫孩子找到與他年紀相仿的同伴,培養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

在芬蘭家長看來,興趣班不僅僅是培養興趣、滋養生命,也是一個重要的社交場合,可以讓孩子在互動活動中交到真正的朋友。

一個芬蘭家庭的女兒米拉娜非常喜歡去馬術學校,今年14歲的她,每次提及騎馬,都興趣盎然,“我在馬術學校,認識了一個好朋友,我們會一起討論 You Tube 上好玩的騎馬視頻,一起手工製作布藝馬頭。”

米拉娜的媽媽對女兒去興趣班則看得更遠:“我當然希望這項愛好能陪伴她一生,這對她的生命與人生都會是很好的啟發。另外,我相信騎馬會讓她結交真正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相互交換觀點、相伴成長。甚至,擁有自己熱愛的人,不管到了哪個年紀都容易交朋友,都不會覺得生活無味,即使到60歲,也不會停止成長。”

興趣陪伴孩子的一生,芬蘭家長最在意孩子這五件事!

2.全家人一起吃飯

吃飯這件小事,竟然佔了84%芬蘭父母的支持率,他們明確表示“每天至少有一餐要全家人一起享用。”

為什麼芬蘭人如此注重這個,一位芬蘭媽媽是這樣回答的:“‘教養’與‘生活’密不可分。不管是心智上的‘教’還是身體上的‘養’,都不該是從每日作息中被拆出來檢視的特殊議題,而是親子共同生活的每分每秒。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親密關係、過什麼樣的生活,就活給孩子看。孩子會帶著這些‘生活印象’去建構他們自己的人生,甚至建構他們的家庭。”

教養,不是成人站在知識和經驗的高地上,去教育孩子,而是以身作則,活給孩子看。所以芬蘭家長會跟孩子一起做飯,他們認為這是生活教育的最好時刻;會跟孩子討論工資水平,商量最近的家庭開支,從小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興趣陪伴孩子的一生,芬蘭家長最在意孩子這五件事!

3.每天至少運動兩小時

芬蘭孩子的戶外活動時間是全球最多的,這在《什麼是好父母》的調查報告中也體現出來:78%的芬蘭父母提出孩子每天要運動至少兩個小時。我們都知道運動很重要,但很難有像芬蘭父母這樣要求孩子每天至少運動兩小時的。

春天在樹林裡散步,夏天在湖裡游泳,秋天在森林裡遠足,冬天在大自然中滑雪、滑冰。在現代信息化社會,芬蘭人儼然以這種原始又自然的“土”方式生活著,而這種“土”又是真正地接觸土地,融入大自然。芬蘭孩子每天在大自然中奔跑、追逐、遊戲。

關鍵是,無論零下嚴寒還是烈日炎炎,無論颳風下雨還是大雪紛飛,戶外活動大都是照常進行。

興趣陪伴孩子的一生,芬蘭家長最在意孩子這五件事!

4.瞭解孩子玩的電子產品

根據報告,有72%的芬蘭父母認為,孩子在玩的電腦遊戲和社交媒體,爸媽自己也該花時間瞭解。芬蘭父母這樣的態度讓我很意外:在阻止小孩做一件事之前,自己先了解一下那件事。

一項來自芬蘭的調查顯示:86%的芬蘭父母(小孩3到8歲)報告他們會管理小孩的電腦使用,而且管理的方式很多樣化。有的是限制使用時間長度,有的是在規定時間才能使用,還有的是看他們會訪問哪些網站,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的主頁和群組,他們有哪些社交媒體朋友,他們都在網絡上聊了什麼。更有平等交流式的管理方式:94%的父母(小孩9到12歲)會與孩子聊自己上網做了什麼。

芬蘭2014年新的課程大綱明確指出,信息技術是七大核心素養之一,是走向21世紀人才道路上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當小孩開始用電腦時,你是選擇阻止他,還是在你的監督下培養他更好的使用習慣和能力?芬蘭父母很顯然選擇了後者。

興趣陪伴孩子的一生,芬蘭家長最在意孩子這五件事!

5.培養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報告裡61%的芬蘭父母認為要培養孩子至少一種興趣愛好。細數我身邊的芬蘭家長朋友們,還真是這樣,他們讓孩子參加興趣班的熱情,可謂從嬰兒開始:寶寶4個月,去音樂班;5、6個月,去游泳班;從1歲到初中畢業,在學校學做手工;4歲開始,可以去上1300小時的基礎建築班;更別提騎馬、曲棍球、地板球等各種興趣班。

芬蘭父母讓孩子參加“興趣班”的熱情,絲毫不低於中國父母讓孩子上“才藝班”。但不同之處在於,前者強調孩子要玩得開心,後者強調孩子要掌握一項技能或才藝,這項技能或才藝要有用。這就是中國、芬蘭家長的一個區別:芬蘭家長希望孩子是“為興趣而學”,而不是“為才藝而學”。這樣孩子不僅少了“為學而學”的壓力,也少了“為才藝而學”背後那種相較高低的競爭心態。

另外,芬蘭家長還認為“興趣班”可以滋養孩子的生命,甚至滋養孩子的創造力。就拿深受芬蘭青少年喜愛的建築興趣班來說,4歲到19歲的孩子,可以上滿1300小時基礎建築教育,而家長給孩子報名建築班的目的,就是讓孩子“玩建築”“玩空間建構”“玩想象力”。

芬蘭家長的教養目標,並不是給我們提供一個多麼出神入化的家教指南,而更多是給我們提供了另一種教育哲學:當每一個人都是幸福的普通人,都在做最好的自己,這個國家一樣具有“競爭力”。


尚領國際教育專為學生/教師/學校,提供全方位“教育資源服務”“跟培教”三位一體解決方案。引領教育10餘載,全國分公司10餘家,服務客戶200餘萬,成為新環境、新形勢下教育資源的有力補充,被譽為“新型教育先鋒”。更多詳情,請關注“尚領教育”微信公眾平臺,微信號:ishiningor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