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愛滋病病例增長像「溫水煮青蛙」,一定要控制住

王若濤,曾任中國疾病控制中心、艾滋病控制中心研究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信息資源室主任,中國紅絲帶網流行病學專家

我已經從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的艾滋病控制中心退休15年了,退休之前,我是艾滋病控制中心的研究員。在中國,幾乎人人都多多少少聽說過艾滋病,它在中國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在1980年代後期,那時候的傳播以靜脈吸毒造成的交叉感染為主。從中緬交界的雲南瑞麗開始,吸毒者分享吸毒用的針頭針具,艾滋病在中國有了初步的傳播。

第二個階段以血液傳播為主,集中在以河南為核心的中原地區。這是一次大規模的血液汙染事件,醫療儀器在採集血漿的過程中被病毒汙染,屬於醫源性的、事故性的傳播。

有了這兩次大的病毒傳播階段,艾滋病在中國廣泛的人群、地域中埋下了種子。以此為基礎,艾滋病在中國迴歸到了它在世界範圍內的流行性傳播形式——性傳播。

艾滋病最早被關注的時候,就是以性傳播為主,它是一種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在未經安全防護的男同性行為(肛交)中更容易發生感染,早期引起重視是在美國、歐洲,後來追溯到非洲,發現也存在異性間的性傳播,感染比例很高。

中國的艾滋病病例增長像“溫水煮青蛙”,一定要控制住

▲ 據中國衛生部和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UNAIDS)的數據顯示,2005年之前,我國新發感染者病例一直以注射毒品和血液傳播途徑為主,隨後,注射毒品和血液傳播途徑導致的傳播得到顯著控制,但性傳播病例卻快速上升。從2006到2014年,通過同性傳播的比例從2.5%增至25.8%。但到2014年,仍有66.4%為異性傳播。 © Nati Sci Rev

南非是艾滋病感染率非常高的一個國家,以異性傳播為主。曾經有位南非的大法官來中國訪問,當時中國剛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吸毒傳播、爆發性的血液汙染傳播,性傳播這一途徑才剛剛開始,還以男同之間的性傳播為主。但是在南非,那位大法官說,一旦艾滋病從男同之間的性傳播為主轉變為以異性之間的性傳播為主,那麼艾滋病就難以從公共衛生的角度去控制。

他還說,不管用什麼辦法,何種宣傳、干預措施,都難以阻止了。但也並非是徹底無法阻止,並非所有人都會感染,而是感染率會上升到一個很高的狀態,然後慢慢穩定下來。南非統計局2017年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該國艾滋病的感染率已經增長到了12.57%(2017年南非艾滋病毒感染者達到了706萬人,感染率達到了12.57%。其中,15歲到49歲婦女的感染率最高,達到了21.17%,同年齡段成年男性感染率約為17.98%)。

從性傳播這個途徑來講,艾滋病的傳播也受社會文化的影響,可以說,它是由性文化決定的。如今它在中國已經突破了毒品和賣血造成的血液傳播,在已經過去的這兩次流行之後,就是以性傳播為主了。我們一定要阻止它進入到以性傳播為主的狀態,尤其是以異性傳播為主。

性行為是一種先天性的本能行為,通過這種途徑的病毒傳播一般都很難控制,只能由特定的性文化去引導、調整。而我們現在就進入到了這樣一種時代——現在很多青少年是“知行分離”的狀態,知道艾滋病的危害和傳播途徑,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並不能做到有效的防護,他們對於性的認知和實際的行為是相分離的。

在過去,無論吸毒還是買血導致的艾滋病疫情爆發,相對都更容易被發現、控制。比如從中緬邊境上報了一批異常的艾滋病陽性病例,工作組去調查,發現是吸毒導致的;從天津武清接到異常的病例上報,調查結果發現是獻血漿時血液汙染造成的。

但疾控中心難以接收到以性傳播為主要路徑的疫情報告,性傳播是瀰漫性的、溫水煮青蛙式的。

所以艾滋病一旦進入到以性傳播為主,就很難監控,它不會在一個時間段或一個區域突然爆發。

現在中國每年報告的新增艾滋病病例是10萬例左右,雖然看似每年都差不多,但病例的總數年年上漲,如果這個總數突破了人口的3%(截至2016年底,中國艾滋病病毒全人群感染率為0.06%),中國將會面臨更為巨大的挑戰,甚至可以說是災難。一些非洲國家就是因為艾滋病的感染率高,甚至影響了整個國民經濟,打亂了社會生活。

艾滋病有一個特點,在目前的醫療水平下,只能用藥物控制,而無法完全消滅感染者體內的病毒,感染者必須終身用藥。一旦感染,病例就會增加,不像一些其他傳染疾病可以被完全治癒。所以這會是一個溫水煮青蛙式的上升。

至於應對辦法,我認為就是必須要塑造一個有利於艾滋病防治、有利於掐斷艾滋病傳播的性文化,比如知行合一的、安全的性觀念和性行為。現在每年都有孩子進入性成熟期,如果他們沒有樹立起安全的性觀念,無法在性行為中保護好自己,就可能出現新的傳播和感染,因此一定要關注青少年性健康問題,並採取有效的行動。

▌開放的性文化一定會導致性疾病患病率上升嗎?

沙龍現場提問 :現在互聯網已經進入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變成一種基本的生活設施了。“網約”這個事情現在變得似乎有些矛盾,在互聯網上,陌生人之間的關係其實還很生疏,但是性又是一種很親密的關係。請問您如何看待“網約”中的陌生和親密?

王若濤 :我沒有研究過所謂的“網約文化”,我從性疾病這方面來側面回答。

很多疾病是可以治癒的,無論梅毒、尖銳溼疣、淋病,相對容易治好,它們的發病率遠遠高於艾滋病,但是隻要正常用藥,連續治療,就可以治癒。

艾滋病不一樣,一旦感染上之後,目前的醫療技術下只能終身用藥。用藥的目的是殺死存活在細胞外的病毒,但是目前的醫藥無法進入到細胞內,無法殺死在細胞內存活的病毒。所以一旦停藥,細胞裂解以後,病毒會再次擴張,血液裡的病毒指標就會上升。病毒載量的濃度上升之後,就具有傳染性。所以艾滋病的問題在於無法治癒、控制困難。

日本的性文化其實是比較開放的,但是在開放的性文化下,他們反而將普通性病和艾滋病的患病率保持在了低水平上。也就是說,開放的性文化並不一定會導致性疾病患病率的上升。更重要的在於安全的性行為。

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講,性還涉及到複雜的社會關係。所以我在想,當我們在傳播性價值觀念的時候,到底應該把什麼放在第一位?是愉悅?還是健康?

是把建立一個良好的家庭,一個基本的社會單元放在第一位?還是把追求性的愉悅放在第一位?現在時代的潮流發展很快,我也不大明白答案應該是什麼。在我年輕的那個年代,我受到的教育,是要把責任放在第一位。但是我不知道現在年輕人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有很多人跟我說,現在“性”和“生育”不像以前那樣緊密聯繫了,很少有人說發生性關係就是為了要孩子。

我的年齡和現在的年輕人差別太大了,無法瞭解現在年輕人的想法。現在我感覺“性”和婚姻沒有必然聯繫,很多人不一定要婚姻,不一定要組建成一個家庭,不需要考慮個人的性行為對後代的責任,他們可能只需要性愉悅。但即使一些年輕人的性價值觀念就是以愉悅為第一位,認為其他的(婚姻、家庭、養育子女)都是副產品,我也認為性健康、性安全是不能被忽視的。

*本文根據南都觀察和中國紅絲帶網、青少年全力以赴(ALL IN)舉辦的“互聯網下的青少年親密關係”沙龍整理,經王若濤確認。南都觀察將於近日推送劉文利教授(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教授)的分享,她將從兒童、青少年“全面性教育”的角度闡述如何塑造一種負責任、安全的性認知和價值、行為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