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家公司淨利潤暴增超10倍!三季報披露收官!(附股名單)

在您閱讀本文前,您可以點擊右上方“訂閱”,以後您就可以免費收到“平臺”每天推送更多優質的文章。感謝您的關注!

39家公司淨利潤暴增超10倍!三季報披露收官!(附股名單)

聚焦三季報

三季報披露收官

39家公司淨利潤暴增超10倍

三季報披露昨日收官,今年三季報共有2239家公司實現增長,其中460家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翻倍,39家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倍。同時,還有353家公司出現虧損

建築材料行業淨利潤增幅居首

昨日是三季報披露的最後一天,A股3556家上市公司中,除ST長生無法正常披露外,共計3555家上市公司已披露2018年三季報數據,其中,主板公司1835家,中小板公司900家,創業板公司734家公司,ST個股87家。

分行業來看,金融行業累計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14425.48億元,居各行業之首;化石能源行業居次位,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累計2479.91億元;房地產行業位居第三,共計實現淨利潤1485.46億元。

從淨利潤同比增速來看,建築材料行業淨利潤增幅居各行業之首

,為85.93%;鋼鐵、採掘兩大行業也表現靚麗,淨利潤增速均在50%以上。對於三季報合計淨利潤同比增幅居首的建築材料行業,華創證券指出,南部地區水泥行業旺季來臨,需求、價格及盈利表現持續亮眼。此外,旺季各地漲價、盈利大幅增長的三季報及各地的錯峰生產方案出臺,對於水泥股形成利好。

39家公司淨利潤增長超10倍

今年三季報共有2239家公司實現增長,其中,460家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超一倍,青松建化、海航投資、川潤股份、華電重工、*ST安泰等39家公司淨利潤增長10倍以上。

青松建化為2018年前三季度利潤增速最快的公司,淨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185倍,實現淨利潤4.5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18509.88%。青松建化在今年5月3日前證券簡稱還為“*ST青松”,今年5月3日起撤銷退市風險警示,日漲跌幅限制由5%變更為10%。昨日該股漲停。

位居二、三位的海航投資、川潤股份也實現淨利潤增長超70倍。海航投資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3.28億元,同比增長7225.08%;川潤股份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7558.33萬元,同比增長7123.55%。

此外,華電重工、*ST安泰、四川金頂、辰安科技、 金固股份、京投發展等6家公司報告期內淨利潤也均同比增長超過40倍;博信股份、海南橡膠、冀東裝備、通達動力、ST南化、航天長峰、 全志科技、國投中魯、山西焦化、三豐智能等10家公司三季報淨利潤均實現超過20倍的同比增長。

從淨利潤金額來看,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超100億元的公司共35家。其中,淨利潤超過1000億元的有4家公司,工商銀行實現淨利潤2401.20億元;建設銀行居次位,實現淨利潤2148.56億元;農業銀行排第三,實現淨利潤1716.11億元;中國銀行也實現淨利潤1532.74億元。此外,中國平安、招商銀行、中國石化、交通銀行、興業銀行5家公司淨利潤均超過500億元。

353家公司虧損

根據三季報,還有353家公司出現虧損,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為負值。

中興通訊虧損金額最大,為72.6億元;其次寧波東利,虧損31.92億元;堅瑞沃能虧損29.11億元,位居第三位。此外,中弘股份、*ST凱迪、福田汽車、華東科技、株冶集團等14家公司虧損金額都在10億元以上。

從淨利潤下降幅度來看,252家公司虧損擴大一倍以上。包括ST河化、先鋒新材、盛運環保、*ST椰島、寧波東力、銀河生物、航天晨光、標準股份、*ST毅達等。

ST河化是三季報淨利潤同比下降最多的公司。公司2018年1-9月實現營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759.41萬元,同比下降32636.83%,公司每股收益為-0.33元。公司表示,由於前期停車時間較長,恢復生產進程緩慢,致使產量低、生產消耗增加;2018年上半年度尿素價格較去年同期略有回升,但是尿素的生產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公司生產裝置於6月開始臨時停產,停工損失增加;此外公司債務重組利得也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綜上原因造成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經營業績虧損。

本報記者 宗風嵐


39家公司淨利潤暴增超10倍!三季報披露收官!(附股名單)


2

大眾30

聚焦行業龍頭

三七互娛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5.35億元,同比增長23.98%;實現淨利潤12.18億元,同比增長0.58%;基本每股收益0.57元/股,與去年同期持平。同時,公司發佈的第三季度財務數據顯示,7-9月份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32億元,同比增長61.18%;淨利潤4.17億元,同比增長15.57%。公司表示,手遊業務的高速增長是公司業績維持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

今年第三季度,三七互娛在拓展產品線,滿足不同用戶的遊戲需求的同時,進一步完善客服和運營體系,提升遊戲服務質量,拉昇ARPU值。其中手遊業務在第三季度的總流水近30億(含國內海外),國內手遊單月流水超9億。

“大眾30”成份股每日報告


39家公司淨利潤暴增超10倍!三季報披露收官!(附股名單)


39家公司淨利潤暴增超10倍!三季報披露收官!(附股名單)


3

市場分析

滬指十月跌近8% 收官日重返2600點

11月市場行情或有所改觀

10月最後一個交易日,A股齊漲收官。但十月行情疲態難掩,A股主要股指出現歷史上較罕見幅度的下跌,滬指跌幅7.75%,創2016年1月以來最大月度跌幅;創業板月跌9.62%為22個月來月度最大跌幅。不過10月中旬起政策面利好不斷,A股出現反彈,市場普遍認為政策底基本探明。展望11月,分析人士和機構認為,市場走勢可能好於10月,但不可過於樂觀,應以短線思路把握反彈中的機會。

十月收官日齊漲

10月最後一個交易日,A股主要指數小幅高開後稍作回踩,在大基建、有色以及大消費等板塊推動下集體上攻,滬指穩步上行,午後收復2600點,一度漲近1.7%。

創業板則由次新股帶領,早盤迅速上攻,漲幅超過1.9%,之後漲幅有所收窄,但午後科技股發力再度推動創業板最高漲逾2%。不過尾盤主要股指普遍出現回落。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報2602.78點、漲1.35%,深證成指報7482.83點、漲1.46%,創業板指報1275.57點、漲1.24%。兩市量能合計接近3150億元,較週二稍有增加,主板成交量溫和放大。

昨日板塊有所輪動,大基建、有色接棒表現強勁,中國核建、五礦稀土、青松建化等多股漲停。酒店餐飲、食品飲料、醫藥等大消費板塊,尤其是消費白馬股,連續大幅下挫後出現較大反彈,例如海天味業等漲停,恆瑞醫藥、貴州茅臺、洋河股份等漲逾4%,青島海爾、伊利股份等漲逾3%。次新股表現也相當活躍。近日領漲的券商股則成為昨日唯一下跌板塊,此外銀行、保險、汽車、煤炭等漲幅墊底。

北上資金一改之前流出態勢,昨日出現大幅淨流入,滬股通淨流入43.87億元,深股通淨流入13.62億元,均創階段新高,尤其是滬股通單日淨流入為今年最高。中國鐵建、北方稀土、盛和資源、中國國航、萬科A、格力電器、京東方A、海康威視等受到北上資金青睞。

A股10月罕見疲弱

不過,昨日A股的反彈,難掩十月行情的疲弱。回顧10月份,滬指跌幅7.75%,創2016年1月以來最大月度跌幅;深成指、創業板更是月線7連陰,深成指月跌幅達10.93%,創熔斷以來最大;創業板月跌幅9.62%,為22個月來月度跌幅最大。

昨日向大眾證券報記者表示,10月A股疲弱,是中美貿易摩擦、新興市場匯率危機導致資金迴流發達國家後美股頻現見頂回調動作等諸多外部擾動因素的影響下,A股之前弱勢的延續,併疊加了三季度經濟數據低於預期,以及股權質押風險曝出、上市公司信用違約和業績地雷等A股內在問題,導致市場悲觀情緒進一步放大的結果。

國慶後至10月19日,滬指不斷刷新新低,19日下探2449.20點,創下了長期新低。之後來自監管層甚至中央的穩市場、穩預期政策、聲音不斷,市場情緒出現了改觀,市場普遍認為政策底基本探明。特別是此前金融委推出的五大政策遠近兼顧,紓解短期流動性的救急基礎之上,著力消除政策或不合理制度的約束,有助於提振微觀企業活力,加快中長期機構資金入市,從基礎制度、企業活力、穩定資金等多方面加快改革,將為市場中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奠定基礎。

隨著政策面利好不斷,市場出現了反彈,同時迎來兩大變化,一是券商板塊率先反彈並頻現漲停潮,還伴隨底部放量。二是前期強勢的消費白馬股出現明顯補跌。有機構認為,強勢股補跌往往意味著一輪下跌的尾聲出現。

11月行情可能好於10月

展望11月,情緒有所改觀下,11月行情可能好於10月,但仍不可過於樂觀,畢竟政策底之後還會有市場底、估值底,意味著市場還有下探可能。而且從A股市場看,機構高倉位、消費白馬繼續“補跌”的風險都還存在。從普通股票型基金的數量佔比以及規模佔比來看,目前普通股票型基金倉位仍然集中在85%-90%之間。相比二季度,倉位在90%以上的數量佔比不變,規模佔比下降1個百分點;倉位為85%-90%的數量佔比提升3個百分點,而規模佔比提升了9個百分點。

對於消費白馬股,從歷史上看,其在熊市中“補跌”幅度約為35%-40%,當前消費白馬平均下跌幅度在30%左右,意味著還有下行空間。而且從機構的行業配置來看,消費白馬也存下行壓力。

11月份應以短線思路把握市場出現的反彈機會,基於業績基礎上,關注有望受益股權質押風險化解的券商板塊和超跌中小創成長股以及基建補短板相關的大基建等。

此外,中原證券最新研究指出,11月行情上,有三點值得重點關注:相關政策能否真正有效降低股權質押風險壓力,實現金融風險“軟著陸”,A股成交量能否跟隨上行;10月底進入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期,企業財務表現以及11月將公佈的10月份經濟數據能否達到預期水平;11月底中美首腦將借G20峰會之機實現會晤,屆時能否超預期達成某些共識,將決定A股系統性風險走向。

中原證券預計,11月份滬指仍會以震盪調整為主,在有效化解風險的條件下指數中樞則有望上攻至2700點附近,大小盤表現將趨於平衡。短期可以關注區域建設、化解風險等政策焦點,中線可以繼續看好大金融和週期等板塊,長線繼續關注成長價值板塊、國企改革和知識產權概念等。

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打字很辛苦,點贊是尊重,評論是美德,關注是朋友,可能寫的不好,但你的關注是筆者能夠堅定寫下去,並且越寫越好的前提,大家的每一條評論、點贊、關注,筆者都刻在心上,希望大家多多關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