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招聘HR:你怎么看待自己招聘工作的结果

最近有做招聘的HR抱怨,在工作中很难体现自我价值,得不到公司对工作成果的认可,似乎已变成了一个招聘中间人,做做招聘的对接,协同好猎头、RPO供应商和用人部门,额外再做一些事务性工作。

当然以此来代表整个招聘现状会有失公允,但招聘在企业内的价值存在感确实相较以往有所暗淡了,一不小心就容易变成别人眼中刷简历、打电话、约面试的角色。

无论是自我价值,还是价值存在感,一提到“价值”,我们其实是含糊其辞的。因为我们能很清楚地说明自己做了哪些事,但这些事带来了怎样的产出,我们说不明白。招聘HR能计算一年为公司招了多少人,但这创造了多少结果,似乎自己也说不清。

To招聘HR:你怎么看待自己招聘工作的结果

你知道老板想要什么吗?

对于招聘HR,都以能快速招到合适的人为第一重任。那么之于老板,他对招聘的诉求是什么呢?他想要招什么样的人?他想要达成什么样的结果?

没错,结果很重要,但评价结果的视角一致更重要。

作为HR,你怎么看待自己招聘工作的结果?今年一共招了多少人,招聘完成率好不好,招聘及时嘛,有没有省钱……

老板怎么看结果?他不会以你每周、每月、每年为公司招了多少人来衡量招聘工作价值的。对企业来说,对老板而言,结果就是“商业结果”。即使你收到招聘任务后,迅速响应,快速找到候选人并顺利入职,但如果他在岗位中并未发挥预期的价值,这次招聘工作的结果还是无法令人满意的。

你在关注着招聘执行过程的结果,而老板在意的是价值创造。

To招聘HR:你怎么看待自己招聘工作的结果

价值创造

不是自己说自己的工作有价值就可以的

通常都会认为销售、生产、研发这些部门的价值产出是很好度量的,为公司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一旦到了HR部门的工作如何对公司的商业价值产生影响,就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了。HR的价值产出是什么?招聘工作的价值又如何凸显?

To招聘HR:你怎么看待自己招聘工作的结果

招聘是HR工作的一个专业模块,在考虑如何让招聘工作价值得以凸显之前,我们先要想明白HR工作的价值产出是什么。

对企业来说,员工的价值产出是为客户创造价值,HR的价值产出是为员工创造工作价值,即提高员工创造价值的能力。“当HR能够在人才、领导力和组织能力方面为高层领导提供洞见时,他们就在创造巨大的价值”。我们会发现HR的最终价值产出是企业高绩效,而不仅仅是个体高绩效。

回到如何让招聘工作价值得以凸显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以终为始地去看待。将你的视角暂且从招聘过程挪开,不要只盯着一个一个的招聘环节,即使每个环节都完美,提升的也是个人效率。你要回到最终的目的,你工作的最终价值产出是企业高绩效。所以,你要重新考虑的是,你的招聘工作如何与企业绩效提升关联?如果能提供助力,价值自然得以体现。

To招聘HR:你怎么看待自己招聘工作的结果

你的努力,必须被公司认可结果

企业的持续高绩效,在“杨三角”理论中这种成功来自于战略×组织能力,核心观点是“战略”、“组织能力”是相乘关系,而非简单的相加,一项不行企业就无法获得成功。

战略或许还可以模仿,但组织能力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复制的,很多企业的兴衰往往并不是战略的错失,而是组织能力的差异,“组织能力是战略实施的根本保障能力”。

那么,招聘和组织能力的关系又是什么?

组织能力的构建由三根强有力的支柱来支撑:员工能力、员工思维、员工治理。针对“员工能力”的提升,可以围绕5Bs模型展开:

◆Buy:外购,从外部获取人才

◆Build:内建,在内部发展人才

◆Bind:留才,保留人才

◆Borrow:借才,借力外部人才池

◆Bounce:淘汰,筛掉不合格的员工

招聘就是员工能力提升的首要途径Buy,招聘工作自然也是企业组织能力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就要求我们要跳出以往招聘执行的思维框架,要将招聘工作融入到企业组织能力建设的大范畴中,招聘阶段的用心和严谨,会让企业后续的管理事半功倍。

To招聘HR:你怎么看待自己招聘工作的结果

回到上文提到的那个令人沮丧而又常常会发生的情况:虽然招聘人员快速响应公司的招人需求,迅速找到了候选人,但候选人入职后表现不佳,用人部门和公司依然会对招聘工作表示不满。

问题的本质在于,你执行了招聘过程,但在“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怎样筛选最适合自己企业的候选人”上出现了问题,所以即使你付出了90%的时间,却也只能获得10%的效果。

某种程度上,你之前关注的招聘完成率、招聘及时率、招聘成本控制,与帮助企业员工能力提升、组织能力提升相比,老板一定会更关注后者。

To招聘HR:你怎么看待自己招聘工作的结果

明确目的和诉求才能提高工作的效能,任何事情的执行,都应该知道做这件事的最终目标。

招聘是一份辛苦的工作,辛辛苦苦招到人还被诟病招的人不行,这种怪圈可以由你通过自我革新来打破。

能挖掘更多招聘工作的意义,或许会让你更有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