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攻堅專項行動,解決了哪些「老大難」環境問題?

為切實改善環境質量,讓成都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今年7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啟動“突出環境問題整改百日攻堅專項行動”,全力打好大氣、水、土壤、噪聲等汙染整治“攻堅戰”。

政事君今日上午從市環保局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目前專項行動已接近尾聲,截至10月17日,全市共督促推進1326件突出環境問題完成整改。督查組還對1582件已辦結央督信訪件開展“回頭看”,督促問題切實整改到位。

一組數據來看專項行動成效↓

7月16日以來,“百日攻堅”15個現場督查組深入區(市)縣日查夜訪,督政查企,通過“明查”“暗訪”“座談”“約談”等形式——

對區(市)縣提出各類督查意見2405條

下達督查環境問題交辦單437份

現場督查各類環境問題交辦件3852件

督促區(市)縣對環境違法行為

立案332件、結案

232件

處罰金額1001.37萬元

一批環境難點問題得到了推進解決↓

地處世界遺產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聖興電站主廠房、附屬廠房等設施設備,由都江堰市依法拆除,全面完成整改。

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解决了哪些“老大难”环境问题?

聖興電站原址上,主廠房、附廠房已完成拆除 攝影楊永赤

王賈西街33號違建達5000餘平方米,體量大、依法強拆風險高、前期整改進度滯後。金牛區先後5次召開專題會議,採取政策攻心、疏堵結合,達成了業主自我拆違的意向,最終拆除了違建。

龍泉驛區寶獅湖飲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120戶農戶和10戶農家樂已完成搬遷。

彭州市鳳鳴湖飲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及周邊87戶農家樂全部關閉,目前已拆除 80戶,其餘7戶將於10月底完成。

專項行動還推進解決了一批環境重點問題↓

為徹底解決毗河流域汙染問題,新都區啟動了總投資46.66億元的毗河流域水環境整治項目。目前已投資1.08億元,完成了九道堰大豐紅湖公園段、悉尼灣段清淤工程,主城區黑臭水體整治、3個鄉鎮汙水處理廠及雨汙管網分流工程等建設正在有序推進。

為有效解決“鄰避效應”問題,天府新區建設下沉式再生水廠,讓汙水處理在地下完成,地面建設景觀活水公園,現已建成土建10萬噸/天、設備5萬噸/天的第一汙水處理廠一期工程。

新津縣“鄧雙鎮鄧公場岷江邊垃圾堆積成山汙染岷江水質案”,目前截汙主體工程已經完工,解決了該場鎮汙水直排問題。

針對“臨濟鎮黃廟村2組石頭河和廖場河汙染”問題,邛崍市積極實施雨汙管網提升整治工程,辦結期限較原計劃提前了3個多月。

彭州市對紅巖鎮汙水處理廠違法排汙行為進行了立案查處,及時啟動建設了紅巖鎮截汙管網工程,解決了人民渠的飲水安全。

一直以來,噪聲、垃圾、油煙類投訴的佔比居高不下,專項行動推進解決了一批居民關注的環境熱點問題↓

金鵬街271號、280號院落底層住戶1400餘平方米違法建設由青羊區依法拆除,恢復了院落圍牆,既解決了破牆開店並侵佔公共綠地的歷史遺留問題,又解決了因違法搭建而產生的噪聲、油煙擾民等突出問題。

棕北小區“明湖春川菜館”、“小龍坎火鍋”、“清粥小菜”內的違建由武侯區依法拆除,徹底解決困擾小區居民多年的“侵佔綠地”、“油煙擾民”等頑疾。

金牛區黃金東路社區破牆開店底商廣告招牌已全部拆除,26家商戶全部停業關閉,解決了長期困擾周邊居民的油煙、噪聲問題。

“環保工作具有艱鉅性和長期性,在督查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環境問題”,“百日攻堅”專項行動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問題包括:整改後監管不到位、長效機制未有效建立,部分問題出現反彈;部分汙水處理設施提標升級改造和管網建設受多方面影響整體推進較慢;部分整改方案制定不科學,導致有的措施無法落地落實等。

他表示,“百日攻堅”專項行動結束以後,還將繼續做好後續工作,加快推進一批突出環境問題整改,以堅決有力的舉措和久久為功的意志打好打贏汙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

大家都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