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秋天需要睡多久?秋分调理“二分法”告诉你

9月23日便是秋分节气,是一年当中的第16个节气。

秋分,分的是什么?

算算天数,秋分正好把整个秋季劈成了两半。前一半45天,是初秋,后一半45天,是深秋。

但秋分,分的远远不只是这些,接下来看看秋分是如何“平分秋色”的?

均分昼夜

我们都知道,夏天昼长夜短,冬天昼短夜长,这是因为太阳直射地球的纬度不同造成的。

当太阳直射赤道,也就是直射纬度为0°的时候,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就是均等的。

一年当中,太阳有两次直射赤道,一次发生在春分,一次发生在秋分。

秋分这一天即是昼夜均分,白天12小时,晚上12小时,之后黑夜慢慢变长,白昼慢慢变短。

1、这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我们要顺应自然的阴阳规律改变作息。

在《黄帝内经》里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明:“秋三月……夜卧早起”,告诉人们要跟随着秋天早早到来的夜晚而入睡,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到早睡早起。

2、宝宝在秋天需要睡多久?

  • 出生到六个月的宝宝,每天需要16~20小时的睡眠。
  • 六到十二个月的宝宝,每天晚上会睡11小时,白天会有2个3~4小时的小睡。
  • 一岁到三岁的幼儿,通常需要10~13小时的睡眠,以及一个1~3小时的午睡。
  • 三岁到五岁的儿童,每晚需要10~12小时的睡眠,有时候需要一个午睡。
  • 五岁到十二岁上学的孩子每晚需要10~12小时的睡眠。

这是一个大致的睡眠时间,不同宝宝的情况不同,可作为参考。

秋分,还分了什么呢?

巧分温凉

秋季气候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秋燥,分为温燥和凉燥。

秋分这一天,恰好把秋燥区分开来,秋分之前主要为温燥,秋分之后主要为凉燥。

燥是湿度方面的概念,凉是温度方面的概念。

干燥主要表现在三个部位,第一个是呼吸系统,会出现干咳、鼻痒、喉咙干等;第二个是皮肤干痒;第二个是胃肠道,如便秘。症状轻的可以用饮食来控制。

若说,初秋还拖着夏末炎热的尾巴,带着温燥的性质。

那么,深秋的凉燥则是干燥+低温的结合。

这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提示着什么呢?

秋分之后,既要防燥,还要保暖。

1、如何防燥?

防秋燥的神奇是银耳,银耳的吸水性很好,是滋阴润燥的佳品。

在秋分后凉燥的时候吃银耳,搭配大米煮粥喝更好,即银耳大米粥。

做法如下:

1.先准备好适量的银耳;

2.把银耳泡入水中;

3.在汤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烧开;

4.取适量的米淘干净然后用水冲一下;

5.待水烧开之后将大米倒入汤锅中;

6.大约十分钟之后,银耳泡开成朵状;

7.将泡开的银耳放到案板上;

8.用刀把银耳剁碎;

9.大米熬的差不多的时候把剁碎的银耳倒入汤锅中;

10.再取适量的冰糖;

11.将冰糖长入汤锅中,用勺子搅拌一下;

12.当锅中的粥熬的黏糊的时候即可出锅;

13.把粥盛入碗中即可。

2、如何保暖?

秋分之后,就不适合“春捂秋冻”了。

春捂秋冻是劝人们在冬天结束后,不要着急地脱掉棉衣;在夏天结束后,也不要急着穿上棉袄,给身体一个适应和锻炼。

这适合初春和初秋。

如果在深秋继续“秋冻”生病着凉的风险会很快增高,原本体质较弱的宝宝就更要添加衣服,注意保暖了。

暖背、暖小肚肚、暖宝宝的脚是最基础的保暖。

白天宝宝出门,可以多穿一件小背心,以防背部着凉。

晚上睡觉,可以给宝宝带和肚兜,防止宝宝踢打被子,引起腹部受凉。

换下宝宝的凉鞋,穿上袜子和全包的鞋子。配合的宝宝还可以泡泡脚。

请收下这温暖

秋天的寒风吹不凉儿康堂对宝宝们的热心关切,吉老师也如约地为宝宝们送出了秋分节气的通用的推拿调理方案。

但已经使用推拿系统的宝妈不需要使用通调方,直接使用推拿系统里的体质取穴就可以了,推拿系统会更有针对性的。

宝宝在秋天需要睡多久?秋分调理“二分法”告诉你

秋分之后,秋意浓、夜渐长、转寒凉。

秋分的“二分法”是分昼夜、分温寒。

提醒宝宝们要早睡早起,注意补充水分和保暖防寒。每天推拿保健,预防感冒。

宝宝在秋天需要睡多久?秋分调理“二分法”告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