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期」生命科學讓生活更美好:來自2018世界生命科學大會中外專家的聲音

「第142期」生命科学让生活更美好:来自2018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中外专家的声音

10月27日,2018世界生命科學大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大會以“科學促進美好生活”為主題,圍繞醫學與健康、農業與食品安全、環境科學、生物技術與經濟、衛生政策等領域,開展高水平學術交流和最新成果展示,包括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及66位中外院士在內的400餘位國內外生命科學領域頂尖科學家進行深入交流研討。

本次大會是世界生命科學和中國生命科學界的一次盛會,也是我國在該領域舉辦的層次最高、影響範圍最廣的大會,對推動我國生命科學領域跨越式發展、提升我國生命科學的國際影響力具有重大意義。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

生命科學必將為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問題提供突破口

近年來,隨著基因測序、組學分析、基因編輯生物合成等核心技術的加快突破,生命科學與農業、醫學、工業等應用領域深度融合,生物技術的引領性、突破性、顛覆性特徵也越加突出。

從科學基礎來看,近十年來全球生物和醫學發表論文數量在所有領域當中位居第一,2016年全球研發投入一百強企業中來自制藥和生物技術行業的數量佔到25%,排名第一。

從技術成熟度來看,隨著測序分析基因編輯、生物合成等技術的成熟度越來越高,技術實現路徑也越來越明晰,以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為核心驅動的未來醫學、未來農業、未來執照、未來能源等變革遠景正在加速變成現實。

從產業發展態勢來看,生物技術產業緊追信息產業,並以更高的增長率引領全球經濟發展。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面向2030年生物經濟這樣一份報告當中預測,到2030年生物技術產出將佔全球農業產出的50%,藥品和生產資料產值的80%,工業產值的35%。

總體來看,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在解決人類面臨的疾病難題、資源瓶頸和環境問題等重大問題,推動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發展的主導地位日益突顯。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發展必將為解決未來人類共同面臨的健康、農業、工業、資源、環境等重大問題提供重要的突破口。

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長、2018世界生命科學大會組織委員會共同主席曹文凱:

生命科學可以幫助大家獲得更好的生活

生命科學很多技術的突破,可以幫助大家獲得更好的生活。

生命科學不能忽視,涉及生命的方方面面,比如農業、醫藥。生命科學研究也為生物科學的發展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元素,其中包括轉錄的一些工具,為我們提升農業作物和動物的一些生活,讓我們更好地瞭解環境,瞭解其他的一些生物。在基因驅動和基因編輯方面,我們有潛力可以對健康、食品、供應環境等作出更好的貢獻。

推動生命科學的發展需要創新支持資金,還有科學家的努力。最重要的是它需要我們學術界、政府,還有企業界共同承諾這方面的發展。各國還有蓬勃發展的企業,共同解決這些最難的問題,促進經濟的發展。

中國和美國都是生物科學,特別是生物技術和研究方面的領先國家,我們需要從政府、學術界、企業界共同致力於這方面的工作。科學現在變得越來越全球化,跨國的努力和合作將在推進生命科學方面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我們共同努力的話,通過交流思想合作,共同分享數據,我們可以實現更多的成就。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

21世紀生命科學已成為科學主流

進入新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的交叉融合,使得生命科學取得重大進展,生物技術日益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第三代基因測序技術,使測序邁向高通量、高精度、低成本、便攜式時代。表外於純學分析技術、幹細胞分析技術、基因編輯技術、高通量蛋白質結構功能分析技術、蛋白工程技術、細胞工廠技術等加速了對生命藍圖的繪製,對複雜活動規律的系統性認知。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不斷創新,交叉與融合,廣泛應用到科學前沿、醫學臨床、現代農業、工業生產、生態環保等諸多領域,推動了精準醫學、精準農業、先進製造、新型能源材料的創新發展,極大增進了人類福祉。

中國高度重視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發展,正在通過科技創新,有利推動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與相關產業快速進步。近年來,在基因組和蛋白質科學、腦科學、靈長類動物克隆、免疫學、誘導多能幹細胞、超級雜交道、組織和器官工程、新發傳染病疫苗、抗腫瘤藥等新藥方面呈現了一批重要的創新型成果與突破,對國際科學進步,提高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發揮了積極作用。需要強調的是,生命科學基礎研究依然是引領生物技術在各方面應用及轉化的源頭,需要各國政府高度重視,加大支持。

21世紀,生命科學已成為科學主流,其與大數據、人工智能、工程科學等學科的交叉,必將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許多重大問題。

我提出兩點倡議:第一,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提升生命科學研究水平。生命科學是關係人類生存、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科學,推動全球生命科學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應受非學術因素的干擾。各國科學家要增強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瞄準生命科學前沿和生物技術重大需求,搭建全方位、多層次、機制化的交流平臺,共享成果,攜手合作,不斷提高生命科學研究水平,注重發展中國家生命科學人才的培養,以更多科學突破和創新積極應對人類生存發展面臨的共同挑戰。

第二,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生命科學成果轉化。科學研究的最終目標是造福人類,科學界、產業界要大力推動生命科學及相關技術研發,加強前沿性、原創性聯合攻關,並持續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深度和光度,努力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健康環境等挑戰,為增進人類福祉提供更多公共產品,同時也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更多的新動能。

197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大衛·巴爾的摩:

生命科學的發展是個非常奇妙的探索過程

世界生命科學大會是一個很好的時機,讓科學家回顧和前瞻生命科學。

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我們開始研究分子技術如何可以改變對生物系統的理解。我們當時非常驚訝,感到困惑,因為我們知道基因技術,知道基因是促進生物體成長的重要原因,但我們並不知道這個具體原理是什麼,我們沒有辦法把基因與生命的化學機制相聯繫。

然後,克雷克發現了結構,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進展,告訴我們化學與遺傳物質關聯,但讓我們感到驚訝的是它跟信息技術更近,並不是我們所熟悉的那種所謂的化學鏈機制。

後來生命科學變成了AGCT,不是一般的化學語言。這確實是人類歷史的一個轉折點,它告訴我們生物系統存在過去所不知道的一些機理,事實上是一系列的代碼。然後又有一段時間,我們瞭解了怎麼去對DNA進行一些改變和調整,在2000年之前,我們已經看到了人類基因組的測序,我們也獲得了一些工具,對DNA進行描述和重組。

到20世紀70年代,我們還不知道癌症是一個基因的問題還是一個環境造成的問題,現在我們知道是基因起主要作用,所以生命科學的發展給我們講述了一個非常奇妙的探索過程,一直持續至今。

如果往前看的話,我們又會看到很多新技術,包括基因測序等技術,還包括蛋白質結構,幹細胞測序技術,我們在這裡看到另外一種趨勢,我們開始從研究模型系統轉向開始研究整個生物技術的各方面的結構。

合成技術也成了未來生物技術的核心,會一直持續下去,因為它的潛力是無限的。對科學家來說,它也提出了一項挑戰。我們可以利用它去治療很難治癒的疾病,特別是神經系統疾病。它也是針對未來最大的挑戰,我們需要更多地瞭解大腦,並且把這種理解轉換到我們對於一些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方案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