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財政局一把手和縣紀委書記都被問責,是因爲何事?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貴州省紀委監委網站

貴州省晴隆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財政局原黨組書記、局長唐飛履行主體責任不力,原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李微履行監督責任不力被問責的消息,一經發布,在當地引發幹部群眾熱議:“沒想到,因專項扶貧資金被套取,縣財政局一把手和縣紀委書記都被問責了!”

事情還得從兩年前一次審計說起。2016年國家審計署駐昆明特派員辦事處對貴州省2016年前三季度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情況進行審計,特派辦在審計中發現“晴隆縣未經驗收即撥付中央資金130萬元,其中100萬元被受補助企業利用虛假髮票騙取。”

線索移交至黔西南州紀委後,通過深入調查,事情的來龍去脈逐漸浮出水面。

2008年至2017年間,晴隆縣草地畜牧中心以購草種、購羊種、建圈舍等名義,違規套取國家資金95.28萬元,設立小金庫。晴隆縣草地畜牧中心原主任張大權、副主任謝國午等13人,因侵佔公款、違規為他人謀利、弄虛作假套取資金等,受到黨紀國法的懲處。

“‘窩案’歷時多年,大額財政資金被侵吞,對案件暴露出的主體責任缺失、監督責任缺位要嚴肅追責問責。”黔西南州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

最終,晴隆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財政局原黨組書記、局長唐飛因對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監管不力,原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李微因未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監督責任,於2018年4月,分別受到黨內嚴重警告和黨內警告處分。

今年以來,貴州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用好問責“撒手鐧”,堅持盡職免責、失職追責的鮮明導向,對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多發、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表現嚴重的地區、單位,在嚴肅處理直接責任人、領導責任人的同時,還對主體責任、監督責任落實不力者嚴肅問責。2018年1月至8月,全省共對扶貧領域責任落實不力的669名黨員幹部進行問責。

县财政局一把手和县纪委书记都被问责,是因为何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