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坐著封閉思考到站著開放演講,是一場革命,你準備好了麼?

在日常生活中,有這樣一種奇怪的現象: 當一個人獨處一室,認真思考問題時,不會感到不習慣、不自然,不會感到有什麼壓力; 可一旦站在眾人面前說話,一且有成百上千雙眼睛注視著自己的時候,我們的站著思考的能力就無法像一個人獨處時那樣從容不迫了。這種情況下,人往往感到手足無措,似乎處在了一種真空狀態裡,甚至連張開嘴巴的勇氣也沒有了。可見,

站在大庭廣眾前思考演講與坐著獨立思考這兩碼事可謂大相徑庭。行為科學工作者認為: 從坐著封閉思考到站著開放演講,是一場革命。人們之所以害怕當眾演講,說到底是害怕在眾人的目光緊盯下說話,是害怕那場從思考到演講的方式上的“革命”。

從坐著封閉思考到站著開放演講,是一場革命,你準備好了麼?

不過,這種性質的轉變過程是能夠實現的。而且,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演說者、演講家,就必須跨越這道鴻溝,當你跨越了這道鴻溝,習慣了在眾目睽睽之下演講,你就會嚐到在書桌前思考所無法領略到的快樂。一位演說家說:“習慣了 面對眾人思考和說話,聽眾越多,越有挑戰性和刺激性。我的腦子越興奮,思路就越活躍、越靈敏、越清晰。”凡成功的演講口才教練,也都有這樣的體驗: 只期站上舞臺,話語就如淚淚泉水自然流瀉出來。面對幾十甚至上百上千雙眼睛暢所欲言,真正是最愜意的事了。

演講口才學習者到了這一步,標誌著他進入了一種新的境界,標誌著他完成了思考方式的一場革命。 進入這種境界的人,將不再害怕當眾演說,並且常懷著激動、喜悅、躍躍欲試的心情歡迎聽眾的挑戰,會像運動員、演員那樣盼望著出場。

無庸置疑,我們在這裡所做的重要討論,是關於說話的膽量及如何幫助大家提高說話膽量以及站著思考的能力的問題。而說話的膽量與說話的水平是休慼相關的,同時也與我們的說話習慣與環境息息相關。而不善於說話的人,再高的技巧,沒有膽量,不行; 敢於說話而不善於說話,也不行。只有既敢於說話又善於說話同時多方面提升自己的講話空間感,才能如虎添翼,錦上添花,功德圓滿。

從坐著封閉思考到站著開放演講,是一場革命,你準備好了麼?

不知大家是否自問過自己: 我會說話嗎? 這個看似十分簡單、幼稚的問題,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此所謂“會說話”(即善於說話),意指說話者能夠準確、自如、恰如其分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圖等; 能夠把道理講得條理清楚、形象生動; 能夠輕鬆目然、簡潔明瞭地使他人聽清和理解自己的話語。同時,普於說話者能夠從與他人交談中,把握他人說話的目的,體味其說話的魅力何在,從而得到有益的啟迪; 同時,通過交談,能達到知己知彼,密切聯繫,建立友誼的效果。由此可見,是否善於說話,與是否敢於說話同樣重要。

從坐著封閉思考到站著開放演講,是一場革命,你準備好了麼?

以下分享幾點幫助大家提升表達能力和站著思考的能力的小技巧:

  1. 多讀書

注意了,此處不是讓大家看書,而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時間和空間讓自己開口讀書,當我們養成讀書的習慣也就意味著養成開口表達的習慣,同時因為演講口才是一項輸出的能力,讀書還可以進行輸入,沒有輸入哪有輸出,很多小夥伴說經常在一些場合不知道說什麼,除了膽量的原因之外,也是由於大部分人平時都沒有進行輸入,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是這個意思。

2. 適當背一些小故事

在此說明一下,故事不是為了背而背,學習演講口才一定是需要一些工具的,不然乾巴巴地練習是很難達到理想效果的,建議大家背故事是希望可以因此提升記憶能力和表達能力,當眾演講厲害的不是帶著稿上臺念,而是你可以在臺上脫稿演講。

從坐著封閉思考到站著開放演講,是一場革命,你準備好了麼?

3. 改變環境,多站著講話、表達

站著思考的能力是所有當眾演講者必修的一項能力,真正的講話高手不是你可以把你提前準備的內容講完,而是你擁有可以根據現場的情況抓取最適合場域、聽眾的題材延伸分享,主題明確,內容跟聽眾瞬間產生共鳴的能力,不需一字一句苦背。

4. 提升感受力

有部分夥伴說,書了讀了,故事也背了,還是無話可說,即使是有話說也是些不痛不癢的話,講不到別人心裡去,這時,你需要提升你的感受力。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只有24小時,每天經歷的生活也都大同小異,有的人覺得生活陳乏無味,有的人卻能從平凡的生活中講述不凡的真理。這一切都是感受力的差別導致的結果。明銳細微的感受力和洞察力能為演講口才學習者提供更有力的動力,真感情就是好文章,從真實的生活中來的語言,更能打動人心。

從坐著封閉思考到站著開放演講,是一場革命,你準備好了麼?

從坐著封閉思考到站著開放演講,是一場革命,你準備好了麼?

從坐著封閉思考到站著開放演講,是一場革命,你準備好了麼?

這是一個人人需要演講的時代,演講不再限於正式場合,隨時隨地、簡短便捷,只要有交流溝通表達的需要,就可以稱之為當眾演講。

精彩的當眾演講,不但能夠為你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還能讓你展示自己的專業能力。

最後跟大家分享在溝通表達前,學會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我的主題是什麼?

·我想傳達什麼觀點給聽眾?(最多兩個,觀點太多聽眾反而接收不到,更加糊塗)

·我要用什麼案例佐證我的觀點?

·這樣講聽眾能明白嗎?

·哪些部分是我重點要講的;哪些部分是可以刪減的?

·還能講得更好嗎?

·我應該帶著什麼樣的感覺表達。


覺得文章對大家有幫助的話,記得分享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