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寶武董事長陳德榮:城市與鋼廠必然走向和諧共存

中国宝武董事长陈德荣:城市与钢厂必然走向和谐共存

中國寶武董事長陳德榮

進入21世紀以來,高新技術發展更加迅速,資源、能源、環境成為世界可持續發展的三大瓶頸,其中,鋼鐵業環保問題備受關注。2017年,我國鋼鐵產量8.32億噸,佔全球總產量的一半左右,且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汾渭平原等重點地區,對區域環境質量產生重要影響。

10月30日,以“綠色鋼鐵、智慧製造”為主題的第七屆寶鋼學術年會在寶鋼股份中央研究院隆重開幕。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的行業協會、鋼鐵企業、科研院所及高校的450多位企業領袖、行業精英、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圍繞目前鋼鐵行業面臨的痛點以及產業調整和轉型等熱點問題,分享技術創新成果和探索實踐,面向未來共商鋼鐵業發展大計。

針對全社會對節約資源、綠色環保與日俱增的重視和關注,面向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化大行其道的新時代,與會嘉賓還聚焦效率提升、環境治理、創新發展及人工智能等熱點問題,展開交流研討並發表各自的觀點和研究成果。

未來鋼鐵行業的方向:綠色製造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德榮說,必須在滿足環保約束的前提下,實現鋼鐵業的高質量發展。環保政策快速收緊、市場化調控手段的加強等,都推動著鋼鐵行業工藝創新聚焦到綠色製造技術方面。要解決制約中國鋼鐵業高質量發展存在的空間佈局和組織結構不合理的兩大頑疾,必須藉助外部推力。

同時,陳德榮也指出,過去兩百多年鋼鐵工藝技術革命的核心是解決“效率”問題,未來鋼鐵工藝技術革命的核心是要解決“清潔製造”問題。

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幹勇則認為,目前,鋼鐵企業的發展受到“高汙染、高能耗”瓶頸的嚴重製約,而綠色製造作為一種現代製造模式,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模式。鋼鐵企業綠色製造體系要求企業按生態學規律,把環境保護、清潔生產、節能降耗、資源綜合利用、開發新產品等融為一體。

中國寶武打造綠色鋼鐵生態圈

自2017年,寶鋼與武鋼合併成立中國寶武以來,就以打造“共建共享的鋼鐵生態圈”為使命,秉持“生態”理念,堅持綠色發展,以智能製造推動綠色生產,通過“綠色智能工廠—綠色智慧企業——綠色智慧產業”的漸進式發展路徑,影響和輻射整個鋼鐵生態圈,推動生態圈各圈層綠色智慧轉型,努力成為城市與鋼廠和諧共存的典範。

一方面,寶武大手筆投入環保新技術和新裝備,走產城融合之路。僅寶山基地鍊鐵區域累計在環保改造投資超過100億元,湛江鋼鐵更是高起點佈局綠色環保技術與裝備,按照“夢工廠”的標準精心打造。同時,在綠色低碳技術工藝創新取得探索性突破,加快綠色產品的研發與製造。並且加快兼併重組步伐,通過聯合重組主動淘汰落後,推動行業綠色轉型。從而實現城市與鋼廠的並存,改變當前人們對城市鋼廠的偏見。

陳德榮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城市與鋼廠的矛盾是中國社會短期特有的現象,必然會走向和諧共存。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