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那些江湖兒女的繾綣情深:問世間情爲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10月30日晚,香港那邊傳來消息,一代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先生逝世,享年94歲。一時間,整個華語圈陷入哀慟。

金庸筆下那些江湖兒女的繾綣情深: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作為金庸先生筆下無數次峰迴路轉的俠士之地,各路人馬紛爭不斷的古戰場襄陽城,襄陽日報提倡市民在城樓上點亮蠟燭送先生一程,讓他在天的彼岸能夠遙望這座他筆下最愛的襄陽城。

金庸筆下那些江湖兒女的繾綣情深: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這滿城樓的熒熒燭光時,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哀傷,淚水奪眶而出。桃花遍開徹,豔若襄陽城頭漫天紛飛血;燭火空搖曳,天下武林豪傑早不在。江湖兒女如今大夢一醒,還是不能接受。

金庸筆下那些江湖兒女的繾綣情深: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金庸筆下那些江湖兒女的繾綣情深: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金庸先生走了,一個時代結束了。或許,今後再也不會這樣的作家了。誰還能寫得出蕭峰的豪情,段譽的憨萌,令狐沖的苦逼,程靈素的深情,黃蓉的精靈,韋小寶的無賴?誰還能寫得出凌波微步的瀟灑,六脈神劍的氣勢,天山折梅手的精妙?

金庸筆下那些江湖兒女的繾綣情深: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又有誰,可以不用撕心裂肺字字泣血的描述,只淡淡的口吻,就能寫出江湖兒女的繾綣情深?我一直覺得,金庸先生其實比瓊瑤更會寫情,他筆下多少江湖痴兒女,一生為情所困,仰天長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奈何時光匆匆,終是求而不得,多少意難平?

金庸筆下那些江湖兒女的繾綣情深: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張三丰瞧著郭襄的遺書,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個明慧瀟灑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汝陽王轉身緩緩走下山去,左右牽過坐騎,他恍如不聞不見,並不上馬,走出十餘丈,他突然回過身來,說道:“敏敏,你的傷勢不礙麼?身上帶得有錢麼?”

範遙眉頭一皺,說道:“郡主,世上不如意事十居八九,既已如此,也是勉強不來了。”趙敏道:“我偏要勉強。”

周芷若冷笑道:“咱們從前曾有婚姻之約,我丈夫此刻卻是命在垂危,加之今日我沒傷你性命,旁人定然說我對你舊情猶存。若再邀你相助,天下英雄人人要罵我不知廉恥、水性楊花。”張無忌急道:“咱們只須問心無愧,旁人言語,理他作甚?”周芷若道:“倘若我問心有愧呢?”張無忌一呆,接不上口。

金庸筆下那些江湖兒女的繾綣情深: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少林寺寺內寺外聚集豪士數千之眾,少室山自山腰以至山腳,正教中人至少也有二三千人,竟不約而同的誰都沒有出聲,便有人想說話的,也為這寂靜的氣氛所懾,話到嘴邊都縮了回去。似乎只聽到雪花落在樹葉和叢草之上,發出輕柔異常的聲音。令狐沖心中忽想:“小師妹這時候不知在幹甚麼?”

金庸筆下那些江湖兒女的繾綣情深: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奴才多次違旨,殺十七八次頭都是應該的。”

“你也知道殺十七八次頭也是應該,就可惜你沒十八顆腦袋,否則的話,我定要砍下十七顆來。”

金庸筆下那些江湖兒女的繾綣情深: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一燈黯然道:“此後大半年中,我沒召見劉貴妃,但睡夢之中卻常和她相會。一天晚上半夜夢迴,再也忍耐不住,決意前去探望。我也不讓宮女太監知曉,悄悄去她寢宮,想瞧瞧她在幹些甚麼。剛到她寢宮屋頂,便聽得裡面傳出一陣兒啼之聲。屋面上霜濃風寒,我竟怔怔的站了半夜,直到黎明方才下來,就此得了一場大病。

金庸筆下那些江湖兒女的繾綣情深: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白馬帶著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 白馬已經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終是能回到中原的。 江南有楊柳、桃花,有燕子、金魚…… 漢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儻瀟灑的少年…… 但這個美麗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國人那樣固執: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

金庸筆下那些江湖兒女的繾綣情深: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龍八部裡,阿朱:“他們不知,我大哥第一愛喝酒,第二愛打架。”蕭峰搖頭道:“錯了,你大哥第一愛阿朱,第二才愛喝酒,第三愛打架!”鐵漢柔情,奈何塞上空許約 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國,千秋萬載,就只一個阿朱。

金庸筆下那些江湖兒女的繾綣情深: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歐陽克低聲道:“黃姑娘,多謝你相救。我是活不成了,但見你出力救我,我是死也歡喜。”黃蓉心中忽感歉疚,說道:“你不用謝我。這是我佈下的機關,你知道麼?”歐陽克低聲道:“別這麼大聲,給叔叔聽到了,他可放你不過。我早知道啦,死在你的手裡,我一點也不怨。”

金庸筆下那些江湖兒女的繾綣情深: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金庸先生為我們開闢了一個波瀾壯闊、快意恩仇的江湖世界,如今他走了,這個江湖世界彷彿也結束了。

直面一個時代的結束,有一種無法抗拒的悲傷… 你瞧這些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金庸《神鵰俠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