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精準扶貧呈現「六大亮點」

一、出臺政策保繳費。 城鄉居民社保扶貧,首先要設計好幫助貧困人員代繳社會保險費政策,幫助他們跨過繳費難的“門檻”,使他們真正進入社會保障範圍。我市2017年11月出臺的《蘭州市人社局關於落實社會保險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針對特困人員繳費難的問題,提出了明確的解決意見,自2018年起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養老保障,由財政按照每人每年100元標準兜底補貼,個人還可按照選擇的繳費檔次高低享受每人每年20-100元不等的政府補貼,確保貧困人員全部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二、信息共享保精準。我市社保扶貧政策下發後,加強了部門信息共享,工作互動。各級人社部門積極與財政、民政、扶貧、殘聯、衛計等部門進行了溝通協調,建立了信息共享機制,加強了貫徹落實情況調度,採取隨機調度和季度調度方式,確保社保扶貧工作有力推進。逐步開展了建檔立卡貧困人員與社會保險參保人員數據信息比對,共享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動態管理信息,為實施社保扶貧提供精準數據支撐。今年來,我市不斷採取調研、調度、督查、數據比對等方式進行了多次統計和督辦,最終確定全市城鄉居民社保扶貧對象16644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員63862人,一、二類低保對象7031人,特困人員460人,一、二類重度殘疾人11845人,計劃生育“兩證戶”人員83244人。

三、政府籌資保實惠。為確保貧困人員不繳費進入社會保障,我市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將社保扶貧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將特困人員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繳費納入縣區級財政預算給予全額保障。2018年我市不斷靠實社保扶貧工作責任,各級人社部門做實了人員統計,準確測算了政府代繳參保資金,財政部門千方百計籌措資金,齊心協力,確保城鄉居民社保扶貧資金落實到位,截止目前,政府代繳資金已預留到位1663.45萬元。通過政府預算資金保障貧困人員參保,實現貧困人員持續穩定參加養老保險,讓貧困人員得到了真正的實惠。同時,將2015年滿60週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全部納入基礎養老金待遇享受範圍。

四、政策傾斜增收入。我市制定的城鄉居民扶貧政策與農村一、二類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社會救助制度實行了銜接,兩種待遇只疊加、不扣減、不沖銷。在認定農村低保和扶貧對象時,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不計入家庭收入進行統計。同時,在調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上,根據中央和省級確定的調整標準,考慮對確定為城鄉居民扶貧對象在調整基礎養老金時從政策層面給予傾斜,以提高享受待遇人員的收入,切實改善貧困人員的生活水平,讓他們享受到社保扶貧的紅利。目前,我市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已達到105元,今年國家提高18元,現達到123元,全市已為享受基礎養老金的人員足額髮放到位。

五、精神激勵保脫貧 。從近年來扶貧工作的現狀看,大多數貧困人員脫貧致富的意識不強,沒有主動改變貧困現狀的想法。我市針對這種情況,在精準扶貧方面注重貧困人員致富意識的培養,從精神層面入手,不斷分析講解參保的好處,不斷講解享受養老保險後給生活帶來的改變。同時,通過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讓他們真正感受到收入的增加,增強他們自主改變生活質量的信心,不斷激勵他們主動想辦法提高物質生活,確保精準脫貧的成果。

六、提升服務保滿意。我市不斷加強社保經辦機構標準化建設,簡化優化參保登記、個人繳費、待遇支付經辦流程,提升服務水平,增強了社保經辦功能,市、縣區社保經辦機構都在積極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充實基層經辦力量,有效推進參保繳費、待遇領取、權益查詢、生存認證“五不出村”,為參保人員提供安全、方便、快捷、高效、優質服務。各級社保機構還特別設立經辦服務專門窗口,開闢綠色通道為貧困人口參保提供便利條件。同時,組織精幹力量深入貧困鄉(鎮)、村,和通過蘭州社保等微信平臺進行宣傳,確保每位貧困人員知曉社保扶貧政策,做到應保盡保,不漏一人,為助力脫貧攻堅,不斷提高貧困人員的滿意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