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崆峒區運用微信打造指尖上的監督新平臺

“自從有了這個微信群,現在村裡人諮詢政策簡單多了,有搞不清楚、弄不明白事情可以隨時在群裡問村上的幹部,認為不公平的還可以向群裡的鄉紀委幹部反映,現在我們村上每家每戶基本都有人在群裡,跟以前相比,矛盾減少了、辦事方便了,對村上的工作我也很支持。”家住崆峒區峽門鄉王山村的村民老買拿出自己的手機一邊操作一邊高興地介紹著。老買口中的微信群,正是今年初王山村在鄉紀委的指導幫助下創建的“村務監督微信群”。該村是崆峒區105個貧困村之一,也是崆峒區紀委在今年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中藉助信息化手段和新媒體平臺,規範村級小微權利運行,擴大村務監督實效,拓展基層監督渠道的試點村之一。

今年以來,為幫助群眾及時瞭解掌握有關惠農政策,方便群眾參與村務監督,減少基層“為腐敗”和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發生,崆峒區紀委在鞏固深化村級組織“小微權力清單”制度的基礎上,積極總結成功經驗,不斷完善配套措施,應用“互聯網+監督”的思路,探索創新基層監督手段,在峽門、大寨等5個鄉鎮所屬行政村試點建立了“村務監督微信群”,圍繞村民最關心,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低保評定、社會救助、危房改造、救災救濟、貧困戶認定等涉農事務,將有關文件、政策規定以及辦理流程通過漫畫、文字、音頻等圖音文並茂,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發佈進群,同時還將村集體資金管理使用、享受惠農政策農戶名單等情況也及時在群內予以公示,引導廣大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監督村級權利運行,既提升了村務公開效果,為群眾辦事提供了指南,更為村幹部行使職權劃定了‘紅線’,倒逼基層黨員幹部依紀依規履職,主動擔當作為,摸索出了一條運用微信群升級村務公開、助力村級權力監督的新路徑和新模式。目前,全區已有31個村建立了“村務監督微信群”,700多人參與其中,輻射人口1萬餘人。

“現在農村生活條件好了,大部分人買得起智能機,用得起手機流量,人手一個微信號,這在廣大農村地區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崆峒區紀委一位負責人說,我們在年初赴鄉鎮督查調研時,針對一些群眾反映對惠農政策不夠了解,諮詢不方便、監督有困難的問題,考慮能不能利用手機微信這一功能強大、便捷高效、普及面廣的平臺,在每村建立一個微信群,把村民、村幹部、村務監督員、包村幹部和鄉紀委幹部加進來,將村“兩委”按規定需要公開的事務特別是群眾比較關注的低保評定、惠農補貼、醫療養老保險繳納等詳細情況及時在微信群裡公示出來,讓老百信看的清楚明白,做到心服口服,也督促村幹部依規辦事,依法用權,既消除了群眾的猜疑,也還村幹部一個清白,杜絕村集體事務暗箱操作和“少數人”說了算,不僅提高了監督的效率,還大大降低了反腐敗的成本。目前,這項工作還處於試點和完善階段,下一步,我們還將指導有關鄉鎮制定建立微信群管理制度,擴大監督覆蓋面,逐步在全區推廣開來,讓更多的村民、村幹部、鄉鎮幹部、紀委幹部成為“朋友圈”的朋友,通過“小指尖”構建起全覆蓋的“大監督”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