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禿黃油拌飯才下《風味人間》,卻上吃貨心頭

苏州秃黄油拌饭才下《风味人间》,却上吃货心头

奶桶肉

苏州秃黄油拌饭才下《风味人间》,却上吃货心头

涼拌碾轉

苏州秃黄油拌饭才下《风味人间》,却上吃货心头

西班牙火腿

揚子晚報訊(記者 張楠)當陳曉卿團隊帶著全新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歸來,首集“山海之間”開播贏得不少吃貨捧場,豆瓣評分都刷到9.4分。觀眾可謂“愛恨交織”,禿黃油拌飯、大閘蟹、火腿都成了觀眾淪陷“重災區”。讓記者來為你起底,這深得吃貨心的蘇州禿黃油拌飯。

苏州秃黄油拌饭才下《风味人间》,却上吃货心头

酥皮蟹

“舌尖上的世界”來了

在“後舌尖時代”,美食節目玩出還能什麼花樣?《舌尖3》曾引發全民吐槽,常識性錯誤、科學誤讀等槽點至今想來還令美食界心有餘悸,陳曉卿此前就表示,“希望大家期待值不要太高,在中國拍美食紀錄片是很困難的工作,因為中國懂吃的人太多,個個都像站在美食巔峰一樣。我也一直覺得就跟手機換代一樣,新的系列出來就會有無數吐槽,平常心吧。”

擔任《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總導演,這是陳曉卿此前最廣為人知的標籤。從央視離職後,外界一直關注這位電視圈著名“吃貨”下一部美食紀錄片什麼時候拍出來,如今終於等到《風味人間》上線露出真顏。節目組走訪20多個國家和地區,希望在全球化的展示中體現與中國食品的對比。陳曉卿表示:“東西方有很多不謀而合之處,國外的美食同樣能引起大家的共鳴。”除陳曉卿擔任總導演外,還邀請到“舌尖”御用配音李立宏擔任解說,作曲也是“舌尖”系列合作過的阿鯤,再加上團隊不少成員都曾參與過“舌尖”拍攝,網友戲稱這是一部《舌尖上的世界》。

追完第一集,手抓肉、燻馬肉馬腸、金華火腿、冷筍、碾轉、巴楚蘑菇、龍鬚筍燉雞……中國和世界各地約20多種美食依次亮相。許多人表示“吃過飯了,但還是看餓了”。旁白還是熟悉的味道,細緻入微的拍攝更是驚豔。每一集都是電影水平,使用空中、水下、紅外、微觀、超微觀等多種拍攝手段,以最精美的畫質講述最動人的故事。許多人對 “捕魚小哥”盧旻易的事蹟深有感觸 ,他逆浪站在船頭 ,在一次次失敗後終於成功鏢到旗魚。那少年站 在船頭的身影, 孤獨又偉大,浪漫又殘酷,讓人感覺到汲取風味的不易。

苏州秃黄油拌饭才下《风味人间》,却上吃货心头

蘇州“禿黃油拌飯”火了

尤其蘇州大廚現身講解用大閘蟹製作禿黃油,成為首集最大亮點:“略硬的雌黃,綿潤的雄膏 ,雙劍合璧,直指人心”配上畫面和聲音,更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上鏡的大廚孫強接受採訪,揭秘這老字號秘密美食,實際“禿”就是蘇州話“忒”,特別純粹的意思,純粹的蟹膏和蟹黃。取陽澄湖的A級蟹,用公蟹的膏,雌蟹的黃,像是在挑黃金。做一份禿黃油,需要用到600克蟹黃蟹膏。一對七兩,要二十幾到三十隻螃蟹。製作原料雖常見,也極其講究。一定要豬油提香,加入蔥姜和火腿的肥膘煸香,倒入拆好的蟹黃蟹膏,再加入少許料酒,醋,鹽,糖,做出來香到流油,一點不假。

作為當季美味,吃貨們把禿黃油留作頂級拌飯醬,“裝在瓶瓶罐罐裡,一個冬天都不會壞。想吃的時候盛一碗熱飯,把蟹膏蟹黃蟹油舀進去一起伴,就成了一碗‘黃金飯’。”不少吃貨上某寶去搜羅禿黃油拌飯醬,帶火不少銷售,價格在百元到400元不等。

苏州秃黄油拌饭才下《风味人间》,却上吃货心头

禿黃油是吃貨“尋訪”得來

據美食專家介紹,禿黃油近年來聲名鵲起,但這種依靠濃厚的油脂密封住蟹膏和蟹黃的鮮美,進而成功的菜餚,即使在原產地蘇州和上海,也並非一道常見菜。只有在新鮮出奇的宴席上,才會在最後關頭,亮出一滿盆金光閃閃的禿黃油,再端上若干碗用黃菊花點綴的“菊花精飯”,成為不可能再翻越的高潮。至於飛入尋常百姓家,那是有些專門烹蟹的餐廳製作了可以攜帶的新派禿黃油,裝在小罐中,用於拌飯。最普通的一碗主食,也會變成一碗金黃燦爛“黃金飯”。

蘇州民國時期的菜單上,曾出現禿黃油。吃貨用不屈不撓的尋訪精神,蘇州美食家葉放在上世紀80年代才吃到這道菜。後來他開始在自家的雅集上研發這道菜。慢慢傳播開來,成了餐廳新貴“菊花蟹膏飯”。在葉放看來,“這麼昂貴奢華的菜,真不是等閒吃得的。得好季節,螃蟹豐收;好心情,雅集時光;還得有好手藝:還真別以為就是炒蟹黃蟹膏那麼簡單,不能太碎,不能太整,不能太膩,但是也不能不膩。”

苏州秃黄油拌饭才下《风味人间》,却上吃货心头

禿黃油罐頭加工也有講究

葉放說,“吃蟹自古就是大戶人家的事情,歷朝歷代都沒便宜過,你看李漁寫他自己存錢買蟹,因為嗜蟹如命,簡稱‘買命錢’,真不是等閒食物。光是清蒸,太浪費這等食材了。” 現在一些飯店因為有客人吃飽了猶嫌不足,要帶走,後來逐漸發明了玻璃瓶裝禿黃油。不僅可以拌麵、拌飯,還有抹面包的,我們稱之為做高檔的三明治。

但從用料到製作還是講究。畢竟3斤螃蟹拆不出1兩,1噸螃蟹,最後拆出來的膏和黃也就100斤,還得是強壯的螃蟹才有健康的膏、黃。因為如果不強壯,則膏和黃都有讓人難堪的腥氣,否則怎麼當得禿黃油幾個字?也給想自己做的網友一點秘方,在上海私廚,比例也很講究,膏四黃六。“純用黃不好吃,沒有綿密之感;純用膏呢,回味不大。”還會在其中加自己調製好的料汁和湯汁。

有人說,和螃蟹一年一度的約會,聽起來簡直就是個愛情故事。禿黃油罐頭則是加工過的精華故事,讓你隨時隨地取出來,給平庸的生活加點趣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