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多家大公司優厚待遇,90後畢業生靠這項「絕活」,輕鬆月入過萬!

傾注一輩子的時間專心做一件事情,於平凡處創造出不平凡,不求錦繡繁華,只求無愧光陰。這樣的

“匠人”情懷,用在西安郵電大學校友張瑄身上,恰如其分。

放棄多家大公司優厚待遇,90後畢業生靠這項“絕活”,輕鬆月入過萬!

對家族技藝產生自己的見解與嚮往

張瑄是個90後,卻帶著90後身上少有的沉靜內斂。他2012年畢業於西安郵電大學的經濟管理專業。畢業前夕,他和同學們一樣在準備著找工作的事情。跑了幾次招聘會後,張瑄收到了幾家大單位拋來的橄欖枝,儘管預期待遇都非常優厚,張瑄卻猶豫了。

張瑄的家族有一門祖傳的手藝——修表。張瑄的太爺爺、爺爺都是修表匠出身,父親也精通此技。在這種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張瑄,從小就愛動手、心很細,耳濡目染地對這門技藝有了自己的見解和嚮往。他認為許多老式的表,都是一個人身份的象徵,而修復的過程,實際上是在還原一份記憶和一段故事。

放棄多家大公司優厚待遇,90後畢業生靠這項“絕活”,輕鬆月入過萬!

放棄優厚待遇,90後潛心鑽研修表

最終,張瑄婉拒了幾家應聘單位,選擇了繼承家族手藝。他跟隨爺爺張守仁潛心學習修表技能,從認識不同種類表的零件,到修復所需要的工具,還有零件之間相互作用的原理。一塊最普通的表,也有200多個零件,很多還是難以區分的小零件。即便是同一個牌子的表,機芯可能一樣,但零件、構造、電路等各有差異。通過不斷的拆拆裝裝,張瑄漸漸與“表朋友”熟悉起來。

放棄多家大公司優厚待遇,90後畢業生靠這項“絕活”,輕鬆月入過萬!

張瑄在西安市西大街經營著一家修錶店。這間小小的房間裡,擺滿了各種各樣來自不同國家的鐘表、檯鐘,“滴滴答答”的聲音此起彼伏,一到半點或者整點的時候,各種報時聲連綿不絕,像是一個販賣時間的地方。談起他的工作,張瑄並不後悔畢業後的選擇,他微笑著說,修表看似小事,卻非常不簡單,他經常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一坐就是一整天,而且過程中需要百分之百的專注,不能有一丁點馬虎,不然,微小的零件非常容易丟失。

放棄多家大公司優厚待遇,90後畢業生靠這項“絕活”,輕鬆月入過萬!

知識的積累,使他輕鬆月入上萬

憑著兩分天賦、八分努力,再結合自己大學期間掌握的經濟管理知識,張瑄將修錶店經營得有聲有色,平均每月收入可達上萬元。營業期間,張瑄也遇到過顧客送來非常古老或者罕見的表。他喜歡挑戰,遇到別人不願意修的,或者修不了的,他都願意嘗試。他說,很多表因為年代太久遠,都停產了,在市面上也買不到零件,修起來很麻煩,有時還得親自做一些零件。

放棄多家大公司優厚待遇,90後畢業生靠這項“絕活”,輕鬆月入過萬!

雖然這些好像都是開店營業遇上的麻煩事,但張瑄依然期待著能親手還原每一件珍貴的“寶物”。他認為,每一塊表都是一件精雕細琢的作品,而修理就是一次昇華,其利雖微,卻長久造福於世。遇到棘手的問題時,張瑄就會求助爺爺張守仁,“跟著爺爺學,手藝這個東西,經驗很重要。”

在75歲的張守仁眼裡,張瑄的選擇不僅是興趣使然,在無形中更具有一種家族傳承的神聖意義。這個家族以修表為業,到張瑄時已是第四代。張瑄不僅是他的晚輩,更是徒弟,讓他欣慰的是,這個家傳手藝後繼有人。

放棄多家大公司優厚待遇,90後畢業生靠這項“絕活”,輕鬆月入過萬!

張瑄能夠聽從內心的聲音,不隨波逐流,他做出了自己的人生選擇。讓我們祝福他,在錶針旋轉之間尋找生命意義,開拓自己的大世界。

歡迎關注陝西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西安郵電大學”頭條號,讓你看到更精彩的西安郵電大學!

文章整理自西安郵電大學校園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