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法」創新建築外腳手架粗鋼筋連牆件工法

工法內容簡述:

縱觀近年來外腳手架搭設中的連牆件,多數採用在現澆砼結構中預埋短鋼管的形式。即將短鋼管豎向預埋在邊梁砼內一部分,外露一部分,再加水平連桿(腳手鋼管)用扣件將外架立杆與預埋鋼管進行連接。傳統作法存在很多缺點,給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造成許多不利影響。

1)、在外牆砌築時,一般都在預埋有鋼管連牆件處留洞,外牆裝修後期對原連牆件進行拆改並重新加固外架。在拆除原連牆件時,大多連牆件的扣件因砌體及砂漿影響難以拆除而只能直接割除水平鋼管及豎向鋼管,再將埋在牆內的短鋼管和扣件清理出來,然後對外牆進行堵洞和修補。但如留洞過大,修補的時間就會較長,影響外架拆除進度,如保外架拆除進度,施工質量又無法保證,此處為外牆滲漏水的最大隱患。如留洞過小,預埋的鋼管及拉結的十字扣件(包括水平鋼管)又無法輕易的取出,造成拆除的困難以及扣件和鋼管的非正常損失及滲漏隱患。

2)、在飄窗及陽臺欄杆處的連牆件,外架連牆件又需經過幾次拆改過程,外架的穩定性又存在極大隱患。

改進作法

用現場直徑16~20mm廢料鋼筋(加工餘料)與短鋼管焊接,製作專用外架連牆件,如下圖所示。

「施工工法」創新建築外腳手架粗鋼筋連牆件工法

「施工工法」創新建築外腳手架粗鋼筋連牆件工法

連牆件提前在加工場內集中製作,搭設外架時分批運到工作面使用,方便快捷,質量安全有保證。

「施工工法」創新建築外腳手架粗鋼筋連牆件工法

特點

採用該工法,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1)、外牆砌築時,底部用砂漿找平,磚照常砌築,不需留洞,拆架時沿砌體面直接切除,外牆面裝飾層修補量很小且不需要拆改,減少了二次修補用工量,保證了質量和安全,加快了速度。

2)、在飄窗處,一般均有高低不等的窗臺,連牆件埋設在窗臺下的牆內樓面處,完全不影響窗安裝。即使少數飄窗為落地,但結構面標高與建築面標高一般相差50mm,安裝窗框時底面距結構標高至少40mm,鋼筋不影響窗的安裝,拆架時直接切除,修補量很小。

3)、在欄杆處,欄杆一般為全立杆或底部有一水平杆,但水平杆距建築面層一般為50~100mm,且一般欄杆底部至少有100mm的坎,此為細石砼澆注,不影響欄杆安裝。拆架時直接切除,修補量很小。

4)、另一端為鋼管,用雙十字扣件與外架內立杆拉結牢固,該端與傳統作法相同,整個安裝過程不需現場焊接,安裝簡單無火災隱患。

5)、此連牆件安裝之後,在窗、欄杆安裝時不需改動,直到外腳手架拆除,保證了外架的穩定性,減少了重複用工。

6)、降低了腳手鋼管、扣件的損耗及租賃費用,減少了外牆修補量並避免了連牆點外牆滲水的隱患,降低了成本。

7)、連牆件在地面加工區集中焊接製作,提高了工效,保證了焊接質量和施工安全。

適用範圍

本工法適用於所有鋼管扣件式雙排外腳手架。

工藝原理

傳統連牆件的預埋短鋼管與外架間依靠雙扣件連接,其抗滑能力為16KN,改進後其承載能力必須不小於該標準。因連牆件需考慮受拉、受壓兩種狀態,因此還要滿足受壓狀態下的穩定性要求。

受力按20KN考慮,對於螺紋Φ16鋼筋其佔鋼筋設計承載能力的20000N/(8mm*8mm*3.14*310N/mm2)=0.321=32.1%,故鋼筋錨入邊梁的長度大於35d*32.1%=35*16mm*0.321=179.76mm即可;另一端與鋼管的焊接長度大於(雙面焊)5d*32.1%=5*16mm*0.321=25.68mm即可;

穩定性計算:

連牆件鋼筋的承載力設計值按下式計算:

Nf = φ·A·[f]

其中 φ -- 軸心受壓立杆的穩定係數;

由長細比 l/i = 400/4=100<[λ]=150的結果查表得到 φ=0.588.(l為內排架距離鋼筋彎錨點的長度,取400mm;i為構件最小回轉半徑,按16鋼筋i=d/4=16/4=4)

A = 201 mm2;[f]=300 N/mm2

連牆件軸向承載力設計值為 Nf = 0.588×201×300= 35456.4N≈35.5 kN>20KN;滿足要求。

抗剪:Nv=A·fv=201×175=35175N≈35.2KN>20KN;滿足要求。

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工藝流程

製作流程:設備、材料準備→鋼筋製作→鋼筋與鋼管焊接→焊接質量檢查→備用

安裝流程:外架搭設準備→外架搭設→樓層鋼筋模板→連牆件安裝(鋼筋端插入邊梁內,外架側與立杆用雙扣件連接牢固) →澆注樓層混凝土

操作要點

1)、連牆件製作:

(1)、連牆件製作工作應提前在地面加工場地內進行;

(2)、鋼筋加工成90度,滿足兩端長度要求,彎心直徑不應過大;

(3)、應根據鋼筋級別、直徑,選擇焊條和焊接參數;

(4)、焊接時,不得燒傷主筋及鋼管;

(5)、焊接過程中應及時清渣,焊縫表面應光滑,焊縫餘高應平緩過渡,弧坑應填滿;

(6)、焊縫厚度應不小於5mm(0.3d),焊縫寬度不小於12mm(0.7d),滿足焊縫長度要求;

2)、連牆件安裝:

(1)、連牆件應在樓層混凝土澆注前安裝;

(2)、鋼筋錨固端應垂直向下插入邊梁外側主筋的內側,插入梁(砼)內的長度不小於200mm;

(3)、鋼管與外架立杆連接採用雙扣件,扣件螺栓扭緊力矩滿足規範要求(40~60N.m);

(4)、連牆件水平段高出梁結構面20mm,不能過低(難以拆除梁側模)或過高(可能影響欄杆或窗安裝),此時連牆件高出梁面≤40mm(鋼筋直徑16~20mm),不影響窗及欄杆安裝。

(5)、連牆件鋼管部分離外牆面為20-50mm,使鋼管部分不進入建築物外牆內,進入外牆內的僅有鋼筋部分。

材料設備

設備:交流弧焊機BX3-300-2或BX3-500-2、鋼筋成型機、鋼筋切斷機(或無齒鋸);

材料:螺紋(HRB335級或HRB400級)Φ16~20短鋼筋(加工餘料)、短鋼管、電焊條E4303、E5003型(HRB335級鋼筋)、E5003型(HRB400級鋼筋);

質量控制

必須由專人對連牆件的加工質量和安裝質量進行檢查。

加工製作質量檢查主要檢查連牆件鋼管及鋼筋的長度、鋼筋成型情況、焊縫質量(包括焊縫長度、厚度、寬度、有無夾渣等),如果不符合要求應進行處理或重新加工;

安裝質量檢查應在樓層澆注混凝土前進行,主要檢查連牆件鋼筋端錨入邊梁的長度、角度、位置,離梁表面高度,連牆件鋼管端與外架立杆連接的扣件數量、扭緊程度,如果不符合要求應進行處理。

安全措施

1)、在加工製作前對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電焊工持有操作證;

2)、加工地點周圍不得有易燃、易曝物品,防止火災發生;

3)、在安裝前對外架搭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操作人員持有操作證;

4)、由地面向樓層吊運連牆件必須使用吊斗,不得用鋼絲繩直接綁紮後進行吊裝;

5)、安裝操作為高空作業,作業面必須滿鋪腳手架板,防護欄杆及安全網完備,操作面下方無人員。

環保措施

1)、製作連牆件的鋼筋應採用鋼筋加工後的餘料,不得使用長鋼筋;

2)、製作、安裝時操作人員不得故意敲打鋼管等,防止噪聲汙染;

3)、各種材料堆碼整齊,不得亂堆亂放;

效益分析

在經濟效益方面有以下幾方面的優點:1)、減少了材料損耗(扣件、鋼管);2)、節省了連牆件反覆拆改用工;3)、減少了外牆修補用工;4)、避免了外牆滲漏(因連牆件)的隱患和堵漏費用;5)、提高了材料利用率,有利於節能降耗。

工法實際施工照片

「施工工法」創新建築外腳手架粗鋼筋連牆件工法

傳統連牆件做法

「施工工法」創新建築外腳手架粗鋼筋連牆件工法

本工法現場做法

「施工工法」創新建築外腳手架粗鋼筋連牆件工法

本工法現場做法

「施工工法」創新建築外腳手架粗鋼筋連牆件工法

本工法後期照片

「施工工法」創新建築外腳手架粗鋼筋連牆件工法

本工法後期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