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田縣一個村莊是明代聲名顯赫的錦衣衛世家!

駱銘孫村位於湖南省永州市新田縣金盆鎮南部。據《駱氏族譜》記載,駱銘孫村原名島館洞,始建於北宋中期,明洪武年間逐漸人丁興旺,改名為駱銘孫村,全村皆為駱姓。多少年來,他們在這個相對封閉的空間裡,演繹著世代聚族而居的生活故事。

老的駱銘孫村承載著中國傳統的家族制度和文化理念。這是一座充滿詩意的村莊。駱銘孫村坐落於四面山嶺之間的盆地中央,一條寬約4米長5000米的小河繞村而過,形成了“二溪環抱”的水勢格局。村前良田萬頃,土地肥沃。引溪流環繞,增添了幾分雅緻。

湖南新田縣一個村莊是明代聲名顯赫的錦衣衛世家!

湖南新田縣一個村莊是明代聲名顯赫的錦衣衛世家!

京都上湖南會館,建於(明)萬曆年間,由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倡導修建,公祠佔地1.2畝,前設天井,後有大廳、神壇,兩側為廂房。樑柱皆由粗壯筆直的硬木構成,柱礎上麒麟龍鳳珍禽瑞獸圖案石刻浮雕神形兼備,栩栩如生;柱撐上木雕花紋形象生動,古樸大方,刀法細膩流暢,門牌上掛“楚南望族”牌匾為萬曆皇帝御賜。

湖南新田縣一個村莊是明代聲名顯赫的錦衣衛世家!

湖南新田縣一個村莊是明代聲名顯赫的錦衣衛世家!

湖南新田縣一個村莊是明代聲名顯赫的錦衣衛世家!

湖南新田縣一個村莊是明代聲名顯赫的錦衣衛世家!

駱家族譜記載,駱家七世祖駱以誠是明太祖朱元璋手下的一員大將,曾隨朱元璋征戰南北,立下汗馬功勞,自明朝開創以來,駱以誠的後人世代在朝中為官,至駱家十世祖駱安手中時,已經官至錦衣總憲,也就是錦衣衛最高統領,食邑千戶,至駱家十二世祖駱思恭時,則已官至太子太保,兼任錦衣總憲一職。那麼憑藉族譜上這些記載的文字就能證明這駱銘孫村是錦衣衛之鄉嗎?駱智生告訴記者,村子裡還有很多明代御賜的寶物。

湖南新田縣一個村莊是明代聲名顯赫的錦衣衛世家!

駱以誠之妻,新田夏源人,相傳建文帝小時候身體不好,有人對朱元璋說要喝獨乳奶孃的奶水才能好,朱元璋舉國尋找,最後找到了駱以誠的老婆鄧三姑,鄧三姑當時的有兒子,長子駱寄保、次子駱婆保。鄧三姑長子駱寄保,因軍功封為千戶侯。駱婆保與建文帝的年齡相仿。後護衛建文帝回新田避難。

湖南新田縣一個村莊是明代聲名顯赫的錦衣衛世家!

村中有一駱安公牌樓,樓上“錦衣總憲”匾額為萬曆皇帝御賜,其顯赫聲望聞名遐爾。據《駱氏族譜》記載,駱安官至錦衣衛都指揮使(錦衣總憲)。錦衣衛在明代地位極高,擁有生殺予奪大權,駱安“掌任務奉沼獄一切遵行朝廷憲典”、“以弼成一代英明”。其子孫一直享受世襲爵祿。據說北京瓦窯頭駱家就是這一家族繁衍的子孫。祖輩還流傳著駱銘孫村的一位獨乳夫人哺養過皇太子朱允炆,因此,在新田境內有明朝落難皇帝建文帝蹤跡民間的傳奇故事。

湖南新田縣一個村莊是明代聲名顯赫的錦衣衛世家!

湖南新田縣一個村莊是明代聲名顯赫的錦衣衛世家!

湖南新田縣一個村莊是明代聲名顯赫的錦衣衛世家!

惜字塔

湖南新田縣一個村莊是明代聲名顯赫的錦衣衛世家!

千年古井

古柏

走進駱銘孫村,就等於走進了歷史。古民居群規模龐大,有著湘南古民居的鮮明特點。現存古民居530餘間,建築面積達14200平方米。其中明清代建築30多棟,整個村落古民居特色鮮明,大小巷道以中心街為核心向四面延展,數十棟房舍及其相應的巷道、通道、排水溝,歷經六百年仍然保持原貌,每棟房屋的造型古雅美觀,單簷或三級翼角飛翹,直指藍天,使本來凝固的建築物有了展翅欲飛的動感。每一跺圍牆砌得整潔有律,乃至每一個柱礎、門礅以及木雕花格都精雕細琢,美侖美奐。

湖南新田縣一個村莊是明代聲名顯赫的錦衣衛世家!

衣冠門第牌樓

湖南新田縣一個村莊是明代聲名顯赫的錦衣衛世家!

駱銘孫村的古建築漸漸成為凝固的歷史,成為現代人向昨天回望的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這裡的每一條石板、每一塊瓦片、每一根樑柱,彷彿都來自歷史的遠年,卻又真切的透出現代文明的氣息。而今,走出封閉的空間,走進開放的天地,走進嶄新的生活,是新一代楚南望族人的追求。這種追求已經變成為一種時代的潮流,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