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貸」APP要你簽央行《個人徵信查詢授權書》,簽不簽?

“租金貸”APP要你籤央行《個人徵信查詢授權書》,籤不籤?

1. 事件綜述

根據公眾號【投實】的報道,在鄭州工作的90後小F,最近在公寓平臺上租了間房,原本只想安安靜靜按時交房租,然而卻莫名背上了貸款。公寓中介指導小F在手機上下載一個叫“應花分期”的APP, 中介告訴小F說,在APP上完善個人信息(身份證照片上傳、拍照、簽字等),每個月付房租很方便在上面支付還款就行了,就不需要再跑銀行或者轉賬了。後來,小F才發現自己做了1年期的房屋租金分期貸款!

在操作中小F發現,自己“應花分期”的APP上進行“完善個人信息”操作的同時,已經不知不覺中與一家上海前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5份貸款相關協議!

“租金貸”APP要你籤央行《個人徵信查詢授權書》,籤不籤?

2. 該和誰籤《個人徵信查詢授權書》

用戶該和誰籤《個人徵信查詢授權書》,這在原來不是個問題,根據《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三條之規定:

查詢個人信用報告時,應當取得被查詢人的書面授權。書面授權可以通過在貸款、貸記卡、準貸記卡以及擔保申請書中增加相應條款取得。

簡單說給你辦業務的金融機構才會和你簽署《個人徵信查詢授權書》。

隨著移動互聯網、電子簽名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機構推出了借貸相關的APP,如果通過APP辦理貸款、信用卡等業務,仍會涉及到與機構在線簽署《個人徵信查詢授權書》,這裡會衍生出3中很有意思的模式,如下圖:

“租金貸”APP要你籤央行《個人徵信查詢授權書》,籤不籤?

在具體討論每種授權模式前,我們先來看看互聯網信貸有關的徵信規定。近年來,徵信信息安全被各級監管部門愈發重視,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的規定,其中涉及到互聯網信貸徵信規定的,以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於2017年11下發的《關於徵求修改意見的通知》最有針對性,其中對規範授權書展示方式有明確規定:

“租金貸”APP要你籤央行《個人徵信查詢授權書》,籤不籤?

4. 三種模式的APP《個人徵信查詢授權書》

說明一下,上述文件是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下發的區域性指導文件,會否適用全國,徵信圈未見央行明確發文,此處僅僅用於案例說明分析參考。

4.1 平安銀行

“租金貸”APP要你籤央行《個人徵信查詢授權書》,籤不籤?

可見平安銀行作為業務發生主體,其授權查詢書也是比較嚴謹的,明確了被授權機構名稱及業務範圍及期限。

4.2 京東白條

“租金貸”APP要你籤央行《個人徵信查詢授權書》,籤不籤?

京東白條是通過其APP,讓用戶授權上海銀行查詢其個人信用報告,從各方面看都是一份邏輯比較嚴密的授權書:

①從被授權人來講,明確了是上海銀行;

②從授權用途方面,也說明了是貸款服務,並且僅限於京東白條個人貸款業務;

③授權期限方面也說的很清楚,簽署授權書日起至相關業務結束日止。

但如果以央行重慶發文中“客戶徵信授權要跳轉到機構自身的移動APP或調用機構自身後臺統一授權系統”來對照,京東白條這個授權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

4.3 應花分期

“租金貸”APP要你籤央行《個人徵信查詢授權書》,籤不籤?

今天故事的主角,“租金貸”的分期平臺,應花分期APP的《徵信授權查詢書》可謂“論點”多多

貴平臺及貴平臺之關聯公司是誰?如果平臺是應花分期,您壓根就沒權限接入央行徵信系統,何來授權查詢一說;

關聯之公司,啥叫關聯,股權關係,業務關係?

授權查詢、整理、加工、使用和提供個人信用信息,這個是徵信公司才有資質做的呀,您有個人徵信牌照嗎?

包括但不限於推薦合適的資金方、信審、風控等服務,這算啥?

③ 更“要命”的是,還要採集個人的收入、存款、有價證券、商業保險、不動產等信息

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第十四條之規定,明確寫明瞭,徵信機構都不得采集:個人的收入、存款、有價證券、商業保險、不動產的信息和納稅數額信息。

“租金貸”APP要你籤央行《個人徵信查詢授權書》,籤不籤?

這已經不僅僅是要你的錢了,這是要你的一切(信用)呀,太可怕了!

《個人徵信查詢授權書》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個人信息及金融消費者個合法權益。根據2016年央行徵信管理局下發的《徵信業務管理辦法(草稿)》:

信息使用者使用個人信息應當有明確、具體的目的,按照與信息主體約定的用途使用,超出約定用途的,應當另行取得同意。

而根據應花分期的個人徵信授權查詢書,用戶根本無從知道自己的個人信用信息被誰、怎樣使用了。

從分期與用戶簽署的協議中看,並沒有借款協議,“到底和誰簽了借款協議,貸了誰的款?”用戶只能從自己的信用報告查詢結果中來探究了。根據【投實】的報道,事件的主人公小F在做了分期租金貸後,查詢了自己的央行個人信用報告,才發現是晉商消費金融公司以貸款審批為由查詢了他的個人信用報告

“租金貸”APP要你籤央行《個人徵信查詢授權書》,籤不籤?

6. 這樣查詢徵信合規嗎?

這裡需要討論一下這種持牌金融機構在這種分期場景下,徵信查詢的合規性了。近期,央行徵信監管部門,不斷加大對未經授權查詢個人徵信報告事件的查處並與今年5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徵信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銀髮〔2018〕102號文),進一步加強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運行機構和接入機構徵信信息安全管理。

“租金貸”APP要你籤央行《個人徵信查詢授權書》,籤不籤?

在應花分期這個租金貸事件中,在小F 的整個操作過程中,晉商消費金融公司至始至終沒有出現過。小F仔細查看了《徵信查詢授權書》、《電子簽名授權協議書》和《應花分期服務協議》,當中無一處出現晉商消費金融公司。

同時,根據工商信息查詢發現,晉商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與上海前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並無股權關係。

那麼這筆消費貸,晉商消金在應對央行檢查時,會提供怎樣的《個人徵信查詢授權書》呢? 會否是類似於應花分期在線簽署的這種“通用”版本呢?

至於在個人徵信信息越來越“有價值”的今天,這種APP線上生成的《個人徵信查詢授權書》的規範性是否應該進一步明確,建議央行徵信監管部門和各界的徵信專家給與更多重視。其實央行徵信可以對這種房貸分期、學費分期APP合作的各家消費金融公司的《個人徵信授權書》做個檢查,看看線上APP簽署的是否存在這種沒有明確約定被授權主體的電子授權書。

7. 小結

早在2015年,央行時任的徵信主管領導就曾公開表態:

“租金貸”APP要你籤央行《個人徵信查詢授權書》,籤不籤?

現在看來,個人徵信數據保護工作仍然是任重而道遠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