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婉約派?什麼是豪放派?

“豪放派”和“婉約派”, 原本是對宋詞流派的基本劃分, 後來逐漸成了我們平常使用的一種文學術語, 它的意義已經越出了宋詞的界域, 但追根尋源, 人們卻可以發現, 這種劃分並沒有成為評價宋代詞人的權威定論.

"豪放派"和"婉約派"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宋詞中到底有沒有"派"? 這仍是一個百家爭鳴、難歸一統的問題.

什麼是婉約派?什麼是豪放派?

第一種意見:完全否認宋詞流派的存在.施蟄存曾指出: 婉約、豪放僅是作品風格, 而風格的形成取決於思想感情 ”燕閒之作, 不能豪放, 民族革命激昂之作, 不能婉約“.

”宋人論詞, 初無兩派之分.所謂流派, 因有許多人向同一風格寫作, 蔚為風氣, 故得以為一個流派.東坡稼軒, 才情面目不同, 豈得謂之同派? “

第二種意見:與第一種意見針鋒相對, 認為不但宋詞有豪放、婉約兩大派, 而且自《詩》、《騷》以下, 即已分派.如周楞伽指出: “漢魏風骨, 氣可凌雲, ……皆豪放派之祖.”“江左齊梁, 職竟新麗, ……皆婉約派之宗.”

第三種意見:別立一說, 認為派有兩種含義, 即指流派也指風格, 宋人雖分婉約、豪放, 但都是指藝術風格而論.

什麼是婉約派?什麼是豪放派?

無論是流派也好,還是不同藝術風格也罷,我們姑且來鑑賞一下。什麼是婉約,什麼是豪放?

婉約,是含蓄婉轉之意。在詞史上婉轉柔美的風調相沿習,由來已久。詞本來是為合樂演唱而作的,起初演唱的目的多為娛賓遣興,演唱的場合無非宮廷貴家、秦樓楚館,因此歌詞的內容不外離思別愁、閨情綺怨、形成了以《花間詞》為代表的“香軟”詞風。

什麼是婉約派?什麼是豪放派?

李煜

婉約派四大旗幟:

“情長”(柳永)

“閨語”(李清照);

“別恨”(晏殊);

“愁宗”(李煜)

什麼是婉約派?什麼是豪放派?

李清照

豪放派:

北宋詩文革新派作家如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都曾用“豪放”一詞衡文評詩。

第一個用“豪放”評詞的是蘇軾。

第一階段,預備階段。范仲淹寫《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發豪放詞之先聲。

第二階段,奠基階段。蘇軾大力提倡寫壯詞,欲與柳永、曹元寵分庭抗禮。

第三階段,頂峰階段。蘇軾之後,迅猛發展,集為大成,以辛棄疾為代表。

第四階段,延續階段。許多詞人繼承辛棄疾的詞風。

什麼是婉約派?什麼是豪放派?

蘇東坡

二、代表人物

婉約派代表之一:柳永(約987——1053)崇安(今屬福建)人。初名三變,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由於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轉而厭倦官場,沉溺於旖旎繁華的都市生活,在“倚紅偎翠”、“低吟淺唱”中尋找寄託。

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從根本上改變了唐五代以來詞壇上小令一統天下的格局,使慢詞與小令兩種體式平分秋色,齊頭並進。詞至柳永,體制始備,為宋詞的發展和後繼者在內容上的開拓提供了前提條件。

柳永不僅從音樂體制上改變和發展了詞的聲腔體式,而且從創作方向上改變了詞的審美內涵和審美趣味,即變“雅”為“俗”,著意運用通俗化的語言表現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調。詞作流傳甚廣,“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

代表作:《雨霖鈴》、《望海潮》、《八聲甘州》。

什麼是婉約派?什麼是豪放派?

雨霖鈴

婉約派代表之二:李清照(1084——1151),號易安居士。前期的詞,主要描寫少女、少婦的生活,多寫閨情,流露了她對愛情生活的嚮往和別離相思的痛苦。她後期的詞,多悲嘆身世,有時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以表達她的愛國思想。李清照的詞在詞壇中獨樹一幟,稱為"易安體,居婉約派之首。代表作《聲聲慢》《如夢令》《醉花陰》《武陵春》。

什麼是婉約派?什麼是豪放派?

豪放派代表之一: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諡號“文忠”。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州)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22歲時參加科舉考試,一舉成名天下知。後因“烏臺詩案”一貶黃州;又東山再起,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從從八品一躍到正三品;二貶惠州,再貶儋州(就是今天的天涯海角)。一生大起大落,處境一次比一次艱難。但他不以外在的功業看待自己人生的意義,而把自我心靈感受和精神的自由當做人生價值的衡量標準,以豁達、樂觀、瀟灑的態度看待生活,以開闊、寬厚的胸懷包容現實人生。以一曲“大江東去浪淘盡”衝擊北宋詞壇,併成為“豪放派鼻祖”。

什麼是婉約派?什麼是豪放派?

醉裡挑燈看劍——辛棄疾

代表作《水調歌頭·中秋》、《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

豪放派代表之二: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濟南市)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一生力主抗金。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自成一體為“稼軒體”。人稱“人中之傑,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代表作:《西江月》、《破陣子》、《稼軒長短句》

什麼是婉約派?什麼是豪放派?

明白幾時有——蘇東坡

三、婉約派與豪放派詞風對比

1、題材範圍:“樽前”“花間”(婉約)與“塞外”“江天”(豪放)

婉約派:題材狹窄,絕大部分是寫傷離送別、男女戀情、酣飲醉歌、惜春賞花之類。

如: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清秋節 ——《雨霖鈴》;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紅藕香殘玉簟秋。 ——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 《武陵春·春晚》

豪放派:題材廣泛,突破了兒女情長的狹小範圍,豐富了詞的內容,擴大了詞的意境。 “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山川景物、記遊詠物、農舍風光以及弔古感舊、說理抒懷等都大量寫入詞中。如:

“大江東去浪淘盡”—— 《念奴嬌·赤壁懷古》;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水調歌頭·中秋》;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什麼是婉約派?什麼是豪放派?

2.表現形式:削足適履與革新突破

婉約派詞人一般都更注重詞的形式。音節和諧,“詞工而入律”,情調柔美,意境優雅,“以清切婉麗之詞,寫房幃兒女之事”。

而豪放派則不是為形式所羈,而是充分調動形式為表現內容服務。最突出的是蘇軾。為了反映廣闊的生活面,蘇軾打破了“詞必協律”的陳套,使詞從音樂的奴隸的地位解放出來。

但蘇軾並不是完全不顧或不懂音律,而是由於他“橫放傑出,自是曲子中縛不住者”(見《復齋漫錄》引晁補之語),又“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見《歷代詩餘》引陸游語)。蘇軾充分發揮詞這種獨特語言文學樣式的長處,利用長短句的錯落形式,造成節奏的舒捲變化,用詞造句也力求鏗鏘響亮;從而達到了形式與內容與情感和諧統一的藝術境界。語言上,蘇東坡也打破了婉約派的清規戒律,多方面吸收陶淵明、李白、杜甫、韓愈等人的詩句入詞,偶爾也運用口語,只要是能恰當的表達他的思想感情,任何詞語他都敢用,從而形成了一種體現東坡個性的清新樸素、明快暢達的語言風格。

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水調歌頭》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蝶戀花》

等等......都明白如話,自然清新,生動準確。

什麼是婉約派?什麼是豪放派?

3.表達方式:“迴環吞吐”與“衝口而出””

談到這一點,不妨引一段故事:

秦少游自會稽入京,東坡又問別作何詞,秦舉“小樓連苑橫空,下窺繡轂雕鞍驟”,

東坡雲:“十三字只說得一個人騎馬樓前過。”

秦問先生近著,坡雲:“亦有一詞,說樓上事。”乃舉“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

晁無咎在座雲:“三句說盡張建樹封燕子樓一段事,奇哉!”——據《唐宋諸賢絕妙詞選》

引)

這個故事很能說明蘇軾與秦觀,亦可推及豪放婉約兩派在創作上的不同特色。

婉約派寫景則鋪敘細膩,曲盡其形,且辭藻華美,抒情則委婉含蓄;而豪放派寫景則大筆勾勒,樸實明快,不用辭藻,抒情則直寫胸臆。具體說來,婉約派在形象的描繪刻畫方面確有獨到之處,尤其是白描手法的運用,能夠達到“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六十一家詞選例言》,這在豐富詞的藝術表現方法上,不能不說是一大貢獻。在抒情的委婉含蓄上亦有成功之處,能造成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顯得典雅工麗,然失之纏綿悱惻,無昂揚之氣。

什麼是婉約派?什麼是豪放派?

蘇東坡像

而豪放派熔寫景、抒情、議論於一爐,結構上跳躍動盪,縱橫瀟灑,造成一種開闊、健朗的藝

術境界,格調顯得清超豪邁,固然為婉約派所不及,但在具體形象以及人物心理狀態的細緻描寫和刻畫上似稍遜於婉約派。

最後,引用俞文豹《吹劍錄》的一段記載:

東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耆卿?”對曰:

“郎中詞,只好十七八女子,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

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什麼是婉約派?什麼是豪放派?

這段話可以說是對於婉約派與豪放派不同詞風的形象概括和生動說明。 把詞人的詞作劃分為婉約和豪放,只是就其總體風格而言,事實上,同為一個詞人,其作品有婉約也有豪放,風格也不是單一的。如柳永的《望海潮》、李清照的《漁家傲》等,就具有豪放的風格;

而蘇軾的《江城子》,辛棄疾的《青玉案》等,又具有婉約的情致。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宋: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什麼是婉約派?什麼是豪放派?

誤入藕花深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