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談績效管理:抓好這兩點,你天天打高爾夫,企業也照常運轉

華為,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華為公司1987年註冊成立,二三十年時間,迅速成長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名公司。2017年,美國《財富》雜誌發佈的世界500強名單中,華為以785.108億美元營業收入進入世界前百強,排名第83位。

任正非談績效管理:抓好這兩點,你天天打高爾夫,企業也照常運轉

大家對華為的認知更多停留在“狼性精神”方面,其實,這只是華為管理精神的一支細流。華為留給企業管理領域的核心財富有兩樣:一是管理架構、流程與IT支撐的管理體系,二是對人的管理和激勵機制。

華為是如何從小公司成長為巨無霸的,聽聽華為老闆任正非怎麼說。

任正非談績效管理:抓好這兩點,你天天打高爾夫,企業也照常運轉

其中,任正非本人的觀點:華為能夠走到今天,主要得益於“分錢分得好”更是引起無可復加的關注

許多人注意到華為分錢分得好,於是認為分錢分好就能一勞永逸地激發員工活力,就能激活企業。

但是我舉兩個反例,一是幾年前很有名的胖東來,一是中國宋朝,這兩個組織也以高薪和打造“利益共同體”而聞名,卻都一敗塗地。

問題出在哪裡呢?世人忽視了華為支撐其“分錢系統”的經營系統。下面解析一下華為分錢的支撐系統。

任正非談績效管理:抓好這兩點,你天天打高爾夫,企業也照常運轉

核心模塊一:薪酬激勵系統

這是大家最津津樂道、最關注的系統。薪酬激勵確實是企業運行的一箇中心樞紐,牽動著企業上上下下的神經。

但我們知道但凡“分錢”,首先涉及的3個問題必然是:

  1. 有多少錢可分?
  2. 分給誰?
  3. 怎麼分?

如果企業有無窮的錢可以分,大家都可以隨意愛要多少有多少,那麼就無所謂怎麼分。遺憾的是大多數企業可分的錢都很有限。(經濟學的資源有限性)。因此“如何把有限的錢合理分配”即分錢規則成了核心問題。

把錢分給誰?按照什麼規則分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任正非談績效管理:抓好這兩點,你天天打高爾夫,企業也照常運轉

若100個人展開討論,99%的人和情況下會達成共同的意見:即按照“績效”來分錢,績效好的多分,績效差的少分。

這下清楚了,分錢的前提是“績效評價系統”,要搞清楚誰幹得好,誰幹得壞,再談分錢。

任正非:老闆既要懂得分錢,還要懂得分股。分錢可以快速激勵團隊,分股可以凝聚人心共創未來。耕者有其田,業者得其股。

關於分錢:

分錢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經常有企業創始人跟我說,我們公司不像華為那麼有錢,他們能分的東西太多了。我們給不了員工那麼多錢,那麼我們這個激勵如何做呢?

任正非談績效管理:抓好這兩點,你天天打高爾夫,企業也照常運轉

企業一定要將員工導向自我激勵、內在激勵,而不能導向處處談錢,不給錢,不幹活。

激勵性分球安共贏模式——寬帶、彈性的KSF薪酬全績效模式

KSF模式:適用於中高層管理者、業務型人員

KSF模式是最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渠道,並在每一個渠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分配細節,這個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

KSF的分錢與共贏模式

一、分誰的錢

1、市場的錢;2、浪費的錢;3、新價值點的錢;4、超值的錢;5、高效的錢。

二、憑什麼分錢

1、員工創造了更高價值;2、人效提高了,資源充分利用了;3、做出了超出原來的價值、產值;4、做出做更好更多的事情。

三、如何分錢才有意義

尋求平衡點,比過去做得更好

原則1:只要做得比過去好,超越 標準就可以分錢

原則2:企業願意為粘合度、匹配度高的指標付費

原則3:①平衡線思維:

員工收入增加、企業利潤增長

給員工一份加薪計劃,給企業一套改善企業的的方案;

②平行線思維:

平行向上、可持續良性增長

員工利益與企業利益高度粘合,實現目標一致趨同

如圖:

任正非談績效管理:抓好這兩點,你天天打高爾夫,企業也照常運轉

本文所講的:激勵性KSF薪酬全績效共贏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績效核能》一書,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以下鏈接購買!書內附數十個行業案例,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購買此書後,聯繫輔導老師,可獲得以下特別禮物:

1、朋友圈績效乾貨知識分享 ;

2、兩部配套績效學習視頻;

3、線上輔導1小時。

長期合作共贏模式——OP合夥人模式

合夥人,是一種讓員工既出錢更要出力,卻不改變公司股權結構,一起經營公司,分享公司利潤成果的模式。

老闆和員工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就是老闆是為自己在幹,一旦失敗,毫無退路;而員工呢?員工是為老闆在幹,這家幹不了我還可以找下家。

如何把員工的這種思維轉化成老闆的思維,讓員工為自己幹?

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員工成為公司的合夥人,讓員工感覺到我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是一致的。

讓員工有長期跟著你乾的動力——合夥人模式

合夥人,是一種讓員工既出錢更要出力,卻不改變公司股權結構,一起經營公司,分享公司利潤成果的模式。

與股權不同,合夥人模式會更加適合中小企業,尤其是初創型企業。

任正非談績效管理:抓好這兩點,你天天打高爾夫,企業也照常運轉

首先,合夥人不會佔用公司股份

其次,合夥人分享的是未來的經營成果

最後,合夥人不管是對員工,還是公司,都沒有任何風險

員工成為合夥人之後,即使公司虧本,年底也能拿到投入的本金。所以對員工來說,其實就是擁有了一份高收益零風險的投資產品。

而對企業來說呢,即使合夥人沒有創造任何價值,企業也只是把當初拿的錢退回去。

任正非談績效管理:抓好這兩點,你天天打高爾夫,企業也照常運轉

本文所講的:激勵性KSF、PPV、積分式管理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績效核能》一書,上萬名老闆、導師推薦,內含數十行業案例。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以下鏈接購買!贈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績效核能》行動版——最適合本土化績效管理的創新模式大揭秘,請點擊以下“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