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88厘米「袖珍女人」我成了最特殊的一個

88釐米的身高,畸形的雙手,來自開江縣靖安鄉伏龍寺村的李尚川帶著這副軀體生活了40年。大多數人在童年時,都曾問父母,我以後會變美嗎?而在李尚川這裡,是我以後可以長大嗎?但父母只能用一雙淚眼無聲地望著她。然而,正是這樣一位特殊的“袖珍女人”,依靠樂觀的態度和勤勞的雙手撐起七口之家的幸福之傘。

達州88釐米“袖珍女人”我成了最特殊的一個

最特殊的一個

日前,記者來到了李尚川家。走進房門的第一眼,看到的是掛在牆上的十字繡,精美的圖案、細密的針腳……幾乎每個人都想看看那雙繡出它的巧手。但那是一雙畸形的手,十根指頭嚴重萎縮,像是把麵粉捏成的小球貼在小小的手掌上。看到有來客,李尚川放下手上的活,搬來板凳請我們坐下,在她88釐米身高的映襯下,那張板凳顯得格外龐大。從見到李尚川起,她的臉上始終帶著明媚的笑容。

1978年10月21日,李尚川出生在開江縣靖安鄉伏龍寺村一戶普通農民家庭,家裡還有一個被收養的哥哥和一個妹妹。三姐弟中,哥哥和妹妹都正常地長大了,唯獨李尚川沒有。命運非要和這個愛笑的女孩開個玩笑,李尚川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肢體殘疾,身高一直定格在88釐米。李尚川告訴記者,對於一個依靠務農維持生計的農村家庭來說,照顧一個沒有幹活能力的殘疾人無疑是個巨大的負擔,父親原本想拋棄她,但在母親的懇求下,她最終留了下來。

達州88釐米“袖珍女人”我成了最特殊的一個

逃過一劫的李尚川,逐漸到了上學的年齡。當同村的小夥伴都揹著書包去上學時,李尚川只能趴在窗口注視著他們遠去的背影。看到女兒渴望讀書的眼神,並不富裕的家人咬著牙把她送進了學校。對於學校,李尚川記憶最深刻的是,同學們異樣的眼光。那些不懂事的孩子用目光打量她,然後當著她的面發笑。一次有位男同學曾嘲笑她:“那麼高點,都來上學,可笑!”在學校裡,李尚川最怕的還有坐在教室後排。因為看不見黑板,她只能站在板凳上聽課,“我成了最特殊的一個。”

接觸外面的世界

從此以後,李尚川幾乎再也沒有離開村子。因為只有同村的小夥伴願意和她一起玩,也不會對著她發出哧哧地嘲笑聲。閒暇時,李尚川開始跟著父母一起幹活,洗衣、做飯、除草、鬆土……但李尚川也遠離了那個大多數人的世界。

達州88釐米“袖珍女人”我成了最特殊的一個

21歲那年,李尚川經親戚介紹,和同村的陳顯文結了婚。夫妻倆互敬互愛,先後生育了3個可愛的兒女。“孩子很聰明,很健康,感覺特別幸福。”談起孩子,李尚川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如今,李尚川一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丈夫負責在外賺錢養家,撐起家裡的一片天。李尚川則當起了家裡的“軍師”,照顧孩子、做家務、侍奉老人……讓丈夫不用為家裡的事擔心。

為人母的李尚川,思想也開始悄悄發生變化,她明白唯有自己堅強才能讓孩子更加堅強。“一定要好好上學,用知識改變命運,長大後一定要做好人,做善事。”李尚川的小女兒李崇惠告訴記者,這是李尚川經常教導她們的話。“我接送孩子上下學時,大家都讓著我,還誇我能幹咧。”為了家人,李尚川鼓足勇氣打開了自童年起就封鎖的內心,每天穿行在大道小巷上,接送孩子上下學,帶著老人出門散步。

用雙手握住幸福

“身體殘疾,幹不了體力活,但能幹手上活。”因為殘疾,李尚川沒法外出打工。為了改善生活,她學會了繡鞋墊、十字繡技術、加工飾品。雖然報酬不多,但都是李尚川憑辛勤勞動掙來的錢。

達州88釐米“袖珍女人”我成了最特殊的一個

父母逐漸老去,兒女日漸長大,加上哥哥、妹妹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家裡的重擔都落到李尚川夫妻倆肩上。為了補貼家用,李尚川試著在附近找份工作。但老闆看到她矮小的身材,都是嘆口氣、搖搖頭。李尚川沒有氣餒,依舊四處打聽,想找一份適合的工作。

2017年10月,一次偶然的機會,李尚川得知靖安鄉場鎮上有家耳機廠開設了耳機線圈加工項目。耳機線圈加工是一項比較簡單的手工活,既可以在工廠幹活,也可以拿回家加工。李尚川聽後,馬上到項目點學習了技術。在製作耳機線圈的過程中,一般人只需要幾根手指操作,而李尚川需要用整個手掌來操作。從開始的笨拙到後來的熟練,從每個月賺100元錢到200元、300元、400元……李尚川始終憑藉自己的雙手掙錢。為了掙到更多的錢,改善家人的生活,李尚川天天項目點、家裡兩頭跑。“一定要相信自己,自己看得起自己,只要勤勞、努力,就能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李尚川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