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俠逝世:我們無法笑傲江湖,只能在江湖讀金庸

如果說李詠是我們的童年,神秘莫測的宇宙是霍金,那年少時代的江湖必是金庸所有。印象裡以為會永恆的東西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沒了存在,江湖,宇宙,童年,就此別過,是時候跟一個時代說再見了。

金大俠逝世:我們無法笑傲江湖,只能在江湖讀金庸

2018年10月30日,又一個噩耗傳入了我們的心中,我們的武俠造夢者金庸先生與世長辭,他還是回到了屬於他的豪氣江湖裡繼續笑傲江湖,他的離開,就像自己書中的角色楊過一般歸隱,不問世事。

金大俠逝世:我們無法笑傲江湖,只能在江湖讀金庸

金庸先生,享年94歲,1924年3月10是金庸先生的生辰,先生出生的大家庭都是讀書人。名譽“香港四大才子”金庸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我們一直都以為先生本名叫金庸,其實不是的,金庸先生的本名一開始還是鮮為人知,先生的本名叫查良鏞。

金大俠逝世:我們無法笑傲江湖,只能在江湖讀金庸

金庸開創他的武俠夢,是一次偶然的機會。當時的一位小說家寫作遇到了瓶頸期,沒有思緒,但是下一部新小說還是要發佈的,當時的總編輯羅孚便讓同是武俠小說迷的金庸頂上試試,這是金庸武俠夢的開端。那時候的他根本沒有想到後來成為了武俠小說界的泰斗。他將自己的名字“鏞”拆分成兩個字,變成了筆名——金庸。《書劍恩仇錄》大家很熟悉吧,沒錯這就是金庸先生被世人所知的第一部得意之作,那時候先生被很多人熟悉與追捧,先生也隨之的紅遍天。

金大俠逝世:我們無法笑傲江湖,只能在江湖讀金庸

當時有流言,先生祖籍地浙江流傳民間故事叫“乾隆的身世”先生拿這個故事成為了靈感,並寫作於《書劍恩仇錄》小說紅遍江南西北,無人不知曉。當然金庸先生憑著天賦與毅力,對武俠的豪邁之情與熾熱之心又創作出我們熟悉的舉世作品,必不可少的是又收穫大量粉絲狂迷。

金大俠逝世:我們無法笑傲江湖,只能在江湖讀金庸

先生的小說風格獨樹一幟,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獨特鮮明的個性,塑造人物性格背景,呈現給我們的都是當代社會的精神面貌。情節曲折卻扣人心,人性的光輝,仗義豪邁。每本小說各有千秋,先生把自己也帶進了書中的江湖世界裡,在書中江湖遨遊,感受與思想一併注入書中。為書中的人物開心而開心,為遭遇感到低落,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先生能寫出舉世的作品吧,或許這就是寫作的最高境界,無人能超越。

金大俠逝世:我們無法笑傲江湖,只能在江湖讀金庸

1959年,先生用自己辛苦寫稿賺下的八萬元創辦了《明報》,先生堅持初心一定要將事情的真相告訴廣大群眾,正義與正直,為了讓大眾樂泰民安。一邊要寫出社評,一邊寫小說,還要騰出心思關注國際時事,這是要多大的精力才能抗的住呀,先生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1972年《鹿鼎記》創作完畢,先生對外宣佈封筆,退出“江湖”《鹿鼎記》是先生最後的一部武俠小說。

金大俠逝世:我們無法笑傲江湖,只能在江湖讀金庸

每本小說陪伴我們成長,翻拍成讓我們可以“下飯”的電視劇影視作品,您的作品一二百年後我相信還是會有很多人會痴迷於你筆下“江湖”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珍惜好今天,努力珍惜身邊的每個人。

江湖從此再無大俠,願你一路逍遙自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