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手機將拋棄Moto外掛模式比拼集成度,高通奪第一聯發科第二

近期在香港舉辦的4G/5G峰會上,高通公佈了2019年將要使用驍龍X50基帶的OEM廠商名單,HTC、一加、OPPO、vivo、小米等知名國產手機廠商赫然在列,這就意味著2019年5G手機將批量上市。

5G手機將拋棄Moto外掛模式比拼集成度,高通奪第一聯發科第二

看起來5G時代馬上就要撲面而來。

然而這背後其實問題不少,一方面,5G網絡目前仍處於實驗組網階段,大規模商用至少要到2020年,明年上市的5G手機將面臨無5G網絡可用;另一方面,目前5G手機全部通過外掛5G基帶,表明5G手機技術仍不成熟,第一批用戶難免成為小白鼠。

在4G時代,基帶芯片普遍是整合到SOC芯片中,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節約手機內部空間,手機可以設計的更輕薄。

那麼,為何5G手機不將5G基帶整合到SOC芯片中呢?答案是,手機SOC芯片面積有限,對基帶內置在功耗、發熱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而以高通、華為現有的技術水平,還做不到5G基帶內置於SOC芯片中。

5G手機將拋棄Moto外掛模式比拼集成度,高通奪第一聯發科第二

手機完整的5G商用解決方案包括5G基帶、相關的天線陣列以及配套的射頻模組,這些模塊要全部集成到SOC芯片,就目前的技術水平來說不僅不可能,即使塞進手機內部也有難度。

目前的外掛解決方案,典型如Moto Z3,搭配獨立的5G模塊實現5G功能,好處是對搭配的處理器不挑剔,即使驍龍835這樣的上一代旗艦芯片也沒問題;弊端也很明顯,由於5G模塊耗電巨大,需要獨立的2000mAh電池做續航保障,使得手機厚度加倍,變成笨重的磚頭,和當下輕薄時尚的趨勢背道而馳,用戶體驗不佳。

Moto Z3的外掛5G模塊形式顯然不會成為明年5G手機的標配。

也就是說,Moto Z3外掛5G模塊的解決方案只是一次粗糙的實驗,並不是大規模商業化,這也是小米、華為、OPPO、VIVO等頭牌企業沒有爭搶5G手機第一炮的原因。

明年5G手機外掛基帶方案會有所進步,重點是縮小射頻模組和天線體積,以便能塞進手機中。

5G手機將拋棄Moto外掛模式比拼集成度,高通奪第一聯發科第二

在縮小5模塊體積方面,通信霸主高通又走在行業前列,在今年7月推出全球首款面向智能手機的全集成5G毫米波及6GHz以下射頻模組,其封裝面積比一枚硬幣還小,完全可以放進手機中,這兩款模組配合既有的驍龍X50 5G調制解調器,可以形成全球首個完整的5G商用解決方案。

這套解決方案+驍龍處理器,應該是明年批量上市的5G手機標配。

5G手機將拋棄Moto外掛模式比拼集成度,高通奪第一聯發科第二

聯發科目前也可以做到將5G模塊塞進手機中。今年6月,聯發科展示了5G測試原型機,性能指標達到5G標準。原型機看起來僅比現有的4G手機略厚,但已經比Moto Z3的外掛5G基帶的樣子好了很多。

不出意外的話,華為也將採用相同的思路。但華為還沒有展示工程樣機或透露類似的信息,也許正在研發中。

5G手機將拋棄Moto外掛模式比拼集成度,高通奪第一聯發科第二

從這個意義上說,把5G模塊塞進手機的賽跑中,高通處於第一位置,聯發科位於第二。

但將5G模塊內置到手機中,依然會面臨功耗和散熱挑戰。聯發科的5G原型機因為5G模塊耗電太大,為保證手機散熱,不得不使用了多個風扇,散熱規模直追電腦。不過,聯發科表示,量產的5G商業化方案會是低功耗無風扇。

將5G模塊塞進手機,只是手機芯片廠商比拼的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是將5G模塊集成到SOC芯片上,最終解決功耗和集成度問題,保證5G手機的續航、屏佔比、輕薄設計等使用體驗不輸於現有4G手機。誰最先做到這一點,誰就具備了領先優勢。

在集成方面,據說高通正在逐一掃除技術障礙,具備了初步的領先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