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玩電子產品怎麼辦?世界各國做法大不同!

孩子爱玩电子产品怎么办?世界各国做法大不同!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今天,電子產品無處不在。對於富有好奇心、學習能力強的孩子們來說,學會使用電子產品輕而易舉。

現在2、3歲的孩子都能抱著父母的手機、IPAD玩得溜溜的,只是孩子們對這種電子產品的依賴越來越強烈,不給玩就哭鬧、不愛出門運動了,視力也越來越不好……讓父母們也是操碎了心!

孩子爱玩电子产品怎么办?世界各国做法大不同!

有很多研究顯示,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很大影響。因此,是否應該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成為了家長們的一大難題。

法國《快報》介紹世界各國對待這一問題的普遍看法,以供家長參考。

孩子爱玩电子产品怎么办?世界各国做法大不同!

美國:學校和家長態度完全相反

人們普遍認為,美國作為IT強國,美國人對於電子產品的看法一定更加開放。然而實際情況則更加複雜。

一方面,美國的學校並不反對學生使用電子產品。據一位從美國回國的法籍教師介紹,學校裡的學生上課都會攜帶自己的平板電腦,也可以隨意使用手機。

另一方面,許多家長也反對自己的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在美國硅谷的一所學校裡,老師介紹到學校學生的家長往往從事IT行業的工作,平時的工作離不開電腦屏幕,因此也就不想讓自己的孩子總是對著屏幕。

孩子爱玩电子产品怎么办?世界各国做法大不同!

北歐國家:政府推廣平板電腦教學

在北歐的發達國家中,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全社會的首要任務。

在經濟發達的背景下,北歐國家電子產品的使用率非常高。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在瑞典,2-3歲兒童玩電子遊戲的比例達到了70%,45%的2歲兒童已經學會了上網。

在學校裡,電子產品的使用也愈加普及。為了消除不同學校間的差異,瑞典政府決定推進平板電腦的普及化。現在,連幼兒園的教育工作都離不開平板電腦。

孩子爱玩电子产品怎么办?世界各国做法大不同!

韓國:2成年輕人對手機依賴

在韓國,電子產品的普及程度很高。根據官方數據,2012年12至19歲的韓國年輕人中擁有智能手機的比例達到了80%以上,20%的年輕人都認為自己對手機十分依賴。

在韓國社會中,家長非常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課外補習班對於學生來說可謂家常便飯。

在這樣的競爭壓力下,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補習班裡,平板電腦、手提電腦的使用均十分普遍。

據2位韓國研究員的研究顯示,現在雲技術被廣泛應用於教育當中,相關的軟件和平臺十分豐富,讓老師的工作和學生們的學習變得更加便利。

孩子爱玩电子产品怎么办?世界各国做法大不同!

日本:政府推廣編程為必修課

日本則是通過另一種形式推進電子產品以及電子技術的普及化。

根據日本新聞網站報道,日本政府決定將編程作為必修課,小學生自2020年起、初中生自2021年起、高中生自2022年起將必須學習編程。

孩子爱玩电子产品怎么办?世界各国做法大不同!

“不管你喜歡與否,電子產品將全面革新教育體系。”

美國喬治·盧卡斯教育基金會的創辦人喬治·盧卡斯一句話點破了互聯網技術為教育帶來的新機遇,而這也是很多家長們擔心孩子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的原因。

中國:電子產品推動了教育信息化

在中國,隨著技術的進步,電子產品在教學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從最初藉助復讀機、隨身聽、電子詞典等學口語、練聽力、記單詞,到如今通過電腦、IPad、手機等聽名師講課、作業答疑、與老外對話、與同學互動等,電子產品讓學習方式和內容越來越豐富,學習效率越來越高,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既減輕了老師的教學負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還能推進智能化、個性化的學習,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成功推動了教育信息化的進程。

孩子爱玩电子产品怎么办?世界各国做法大不同!

兒童“上癮”電子產品

易導致健康問題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英國“老師與講師協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兒童由於對平板電腦和手機類電子產品“上癮”,正在逐漸喪失一些簡單的動作技能——很多三四歲的小孩能夠在屏幕上劃來劃去,卻因為長時間“粘”在平板電腦上而不能靈活地使用自己的手指,這種負面影響當警惕。

該協會警告說,一些年齡稍大的兒童由於長期依賴電子產品而無法使用筆或在紙質試卷上答題。協會呼籲家長們抵制平板電腦的使用,甚至晚上關掉家中的無線設備。

英國公共衛生部門指出,兒童過度使用電子產品、上網時間太久會導致心理健康問題,如孤獨、失落和焦慮等。

英國兒童健康教育專家埃裡克·西格曼在《國際兒童神經病學協會雜誌》發表文章說,兩歲前使用電子產品可能引起“屏幕依賴症”——對電子設備上癮,且可能持續一輩子。

文章中提到,生命早期常接觸電腦會改變大腦結構,雖然這對多數兒童無害,但對一些先天容易形成依賴症的孩子而言可能影響終身。

孩子爱玩电子产品怎么办?世界各国做法大不同!

健康使用電子產品的關鍵在於家長

作為未成年人,在使用電子產品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如借學習之名玩遊戲、近視、不愛運動等等,這引發很多家長的擔憂。

有些家長甚至斷然阻止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將孩子與電子產品完全隔離。專家表示,這種非常極端的做法,弊大於利。

實際上,電子產品並不是以上諸多問題的罪魁禍首,以近視為例,臺灣兒科聯盟調查分析指出,孩子的近視並非單純是電子產品惹的禍,長時間、過度地使用才是對孩子視網膜最大的傷害。

而早在2012年,臺灣兒童聯盟就指出,在觀看電子產品的時候,家長有效的陪伴、高質量的親子溝通和妥善的時間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孩子陷入電子產品成癮的危機中。

無獨有偶,在美國兒科學會本月舉行的全國會議上,與會專家表示6歲以上的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時間應由孩子和家長一同商定,但也應有節制,家長還應當跟孩子講清楚使用電子產品的危害。

英國兒童健康教育專家埃裡克·西格曼說,在英國,屏幕依賴正成為“迅速傳播的神經學公共健康問題”,只是很多人不願意承認這一點。有屏幕依賴症的人容易心事重重、孤僻,當不能使用電子產品時會出現戒斷症狀。西格曼建議,孩子兩歲前完全不要接觸電子產品。

專家建議,父母應嚴格控制兒童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父母還應做好表率,與孩子交流時放下手中電子產品,吃飯不開電視,不頻繁看手機,睡覺前不使用電子產品;父母應注重培養兒童更多的興趣愛好,帶孩子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等。

孩子爱玩电子产品怎么办?世界各国做法大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