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中國·四川主題展」策展人陳小波:越了解大熊貓命運越愛它

8月21日至26日,作為“首屆中國大熊貓國家文化周”的重要活動之一,“熊貓中國·四川主題展”將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開展。8月19日,封面新聞記者專訪了本次展覽策展人——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新華社領銜編輯陳小波。

陳小波是“新華典藏”執行主編,也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影像學者。投身攝影三十餘年,見證了大熊貓從瀕危動物轉變為易危動物再到“世界級萌寵”的變化。“熊貓中國·四川主題展”是陳小波策劃的首個大熊貓主題展,她希望通過這次的展覽,能讓人們發現大熊貓文化的根。

緣起

見證熊貓人的熊貓情

1983年,陳小波從蘭州大學中文系畢業,進入新華社工作兩年後,她接到了第一次野外拍攝任務,赴四川王朗拍攝大熊貓。

陳小波回憶,拍攝行程進行了十幾天之後,終於有一天,她遠遠地見到茂密的森林裡,“刷”地閃過一道白影,正當她意猶未盡時,保護基地裡的工作人員告訴她,“運氣真好,居然看見了一隻”。

那是陳小波第一次見到野生大熊貓,她後來才知道,當時正值四川部分山區冷箭竹大面積開花,導致大熊貓喪失食物來源,生存狀況岌岌可危。

為了挽救這一瀕危物種,研究人員深入密林,希望能近距離接觸大熊貓。但野生大熊貓十分敏感,研究人員常常十天半個月都不能見到一隻,所以只能靠撿大熊貓排洩物來辨別他們的生存狀態。陳小波感嘆道,那些研究人員當年也不過都二十多歲,“住在簡陋的棚子裡,臉上髒兮兮”的,但特別讓人傾慕,因為“我從來不知道,中國還有那樣一群人,還在從事著那樣純粹的工作。”

此後,陳小波和第一代大熊貓研究專家胡錦矗等學者多有接觸,又見證了一代代熊貓工作者投身大熊貓保護事業。

“熊猫中国·四川主题展”策展人陈小波:越了解大熊猫命运越爱它

傳承

如果只選一種動物代表中國 只能是熊貓

陳小波說,王朗之行,冥冥之中好像圈定了她和熊貓的緣分。此後她參與編纂了新華社第一本關於中國大熊貓的英文版圖集並在美國發行。這本畫冊,也是改革開放後新華社與西方著名出版公司合作出版、並面向西方發行的第一本攝影畫冊。其中有張照片,是新華社記者唐師曾抓拍到的一隻大熊貓,幾乎是以平飛姿勢躍過一條山澗。

2016年9月,陳小波擔任講述人的微紀錄片欄目“國家相冊”面世。在第57集“熊貓回家路”中,她特別講述了原四川省平武縣林業局助理工程師鍾肇敏救助野生大熊貓的故事,這張照片是時任新華社四川分社記者金勖琪1984年拍攝的。照片中,鍾肇敏和他的家人給竹筐裡的野生大熊貓“龍龍”餵食,竹筐裡的“滾滾”憨態可掬,一家人臉上滿是幸福。

金勖琪今年年過80,被譽為新華社第一代“熊貓記者”。陳小波回憶,初見金勖琪時,她40多歲,我才20多歲,事實上,陳小波對新華社三代“熊貓記者”都很熟悉。今年50歲的新華社駐四川記者陳燮,曾在地震後拍攝6只大熊貓從臥龍轉運雅安新基地的場景。今年不到30歲的薛玉斌,則幾乎專職拍攝熊貓。這些三代“熊貓記者”都在新華社四川分社工作,持續追蹤拍攝大熊貓半個世紀,從黑白膠捲到彩色膠捲再到數碼照片,形成了珍貴的連續的影像記錄,成為國家檔案的珍貴組成部分。

作為當代中國最前沿的映像工作者,陳小波多年來在國內外策劃了多個主題展覽。她說,只要是向世人展示中國發展歷程,講述中國發展故事,她策劃的展覽中一定會選擇一張大熊貓圖片。“如果可以選擇三種動物代表中國,那其中一種必然是大熊貓。如果只能選擇一種動物,那就肯定是大熊貓。”

展示

要找到熊貓文化的根

“熊貓中國·四川主題展”的主題是“我們來自四川”,將從“我們在這裡出生”、“我們在這裡發現”、“我們從這裡出發”、“我們在這裡迴歸”、“我們在這裡生活”五個單元,講述四川大熊貓的出生奧秘、發現歷史、全球影響、野化迴歸和融入生活的故事。

陳小波說,展覽最終的目的,是要讓人們找到大熊貓文化的根,從而更多的思考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而至於她自己和大熊貓之間的緣分,陳小波說,也許有一天“我會去認養一隻大熊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