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四川西昌發生了5.1級地震,爲什麼四川被稱爲「天府之國」?

微康美


08年汶川5.12地震還在蠶食著失去親人的汶川人的內心,四川的西昌又發生了5.1級地震。

我不禁隱隱不安,四川即蜀地,為何被稱為“天府之國”,古代就不發生地震?還是地震給人類帶來的災害沒現在大?

天府之國,指土壤肥沃,物產豐富的地區。原是“頭懸樑、錐刺股”的蘇秦為了拍秦王的馬屁,用來謳歌秦地而創造的詞語。很快就流傳開來了。後來秦滅亡,項羽火燒阿房宮,大火三月不息,秦地化為一片廢墟。再加上大修長城,拉壯丁,秦地男子數量大大減少,留守婦女無力造人,人口銳減。總之,號稱天府的秦地經濟文化都在衰退!

而蜀地,四川,特別是成都經濟迅速崛起,很快“天府之國”的美名就成了四川成都的專屬美稱!

但古代地震就不曾影響四川?原因有三。

一、蜀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李白在《蜀道難》中就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相對和平的環境有利於蜀地政治穩定,人民不用打仗,安心發展經濟。

二、適當的地殼運動有利創造更肥沃的土壤。

三、古時,房子是木製的,框架結構,屋頂茅草覆蓋,即使發生地震,木房倒了,也壓不死人,也不存在像現在鋼筋水泥房子,房子一倒,對人的傷害不言而喻。

那麼,易發生地震災害的地區是否應採用框架結構的木房?

這是我粗淺的觀點,算是拋磚引玉吧。聽聽各位大神的高見……


微康美


四川省是一個行政區概念,而“天府之國”是一個人文地理的概念,二者是具有差異的。

四川從地理上來看其實由兩大地形組成: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而四川盆地主要由成都平原組成,也叫川西壩子。

恰恰四川的多發地震區域就在川西,簡單談談原因。當青藏高原增高到一定的高度,壓力擠向東部,與四川盆地地殼發生擠壓,形成了拔地而起的龍門山。所以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交接就形成了龍門山斷裂帶,使之地震多發。這整體上是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碰撞造成的。但這發生的區域並不在“天府之國”成都平原。

“天府之國”的美譽最開始指的是“關中平原”,但隨著偉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解決了水患,成都平原就徹底成為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土”,以絕對優勢奠定了千年基業,逐步就讓“天府之國”的美譽賦予了成都平原,甚至在唐朝時成都平原的富饒已經人盡皆知——“唐時謂天下之盛, 揚州第一而益州次之”。而這也讓整個四川盆地煥發新生,經濟的發展必然產生許多積極影響,不只是物產豐饒,還使得蘇軾、李白、巴金、張大千等文化名人輩出,也有武則天、諸葛亮、朱德、鄧小平、陳毅、張瀾等偉人頻現,更有首屈一指的飲食文化,每個市縣都有獨特的美味。所以“天府之國”其實代表的是四川盆地的綜合實力,這是莫大的殊榮。

一面是歷史文化極其豐富的四川盆地,一面是風景數一數二的川西高原,二者的結合才賦予了四川偉大而無窮的魅力。



劉易斯拐點


四川有多大,你知道嗎?四川和法國差不多大!難道馬賽地震了,巴黎就是地震帶了?整個法國都不安全了?無知加無聊!


吃一夾二眼觀三


怎?地震就不是天府之國啦?四季地有綠,水稻魚米香。九寨溝風景美如仙境……曉得嗎?


一切隨緣119519861


古代的四川不包含,汶川,阿壩,九寨溝,涼山這些地址多發區,所以明白了嘛,西康併入四川只有幾十年


中誠資本


天府之國和地震有什麼關係嗎?被稱為天府之國的原因,看介紹是因為地肥,物產也豐富吧!可它那為什麼沒有地震帶呢?!渴引一下!《渴音》科技能否自定帶;自然災防喜報開;無震無難眾盼意;天府之國名敘新!!!


季崇潔


天府之國,範圍指"川西壩子″這裡地勢平坦,四季分明,旱澇保收,物產豐富,川西林盤風景獨特,無大災大難,生活安逸富足,是現實版陶淵明文章裡的"桃花源"地點。


己靜Z動


天府之國不包含涼山,汶川地震成都只是受影響,而且一棟房屋都沒有倒塌。


xinxin149136641


本來不想說的,為了解除大家的疑慮,昨天我師兄神功大成提升一大境界,激動時沒有控制住才引得天地混亂,


WLAN覆蓋區域


天府之國是僅指四川盆地,而不是四川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