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一樣,買了很多書卻只是變成擺設的人,有比較徹底解決方法~

如果我不做,誰做?

如果現在不做,那麼什麼時候做?

現在必須就要提醒自己。

放到以後就不行。

—— Emma Watson 聯合國演講內容


像我一樣,買了很多書卻只是變成擺設的人,有比較徹底解決方法~


1、

我會買很多書。

泡書店時,看豆瓣時,閱京東書籍時,有中意的,感覺會有幫助的,我都會買。

家中的書越積越多,但是真正能看完的卻不多。

看著書架上堆積如山的書籍,於是我時常會有一種對自己”恨鐵不成鋼“的的不滿.....

但是,有精神名醫說,“看到好書就像買,積累書籍卻不讀,實則並不是壞事”,因為這種所謂的“積讀”,隱晦地表示出來的是“自己的積極心”,想讓“自己希望的樣子總是能伴隨著自己“的心態。

至少是”不滿足現狀“的心態有了,讀不讀只是行動和思想不一致的結果。

心理學上,“想象自己未來會成為的樣子”,大有可能會用”書籍“來進行投射。

每當看到自己購置的書籍的時候,就能喚起自己想成為的樣子,給予自己“成長的動機”—這和看完勵志感動人心的電影后,自己想奮進—是一樣的道理,“積讀”確實也能起到提升自己幹勁的作用,而且相對來說,性價比頗高。

(好了,這裡其實點出了一個提升學習幹勁的最基本問題—對自己的不滿—不滿足於理想的自己像和現實的自己像之間的差異,才是幹勁的原動力)。

好了,有了自我安慰的理由後,我還會繼續買書嗎?

當然,還會買,“擔心讀不完而由於是否還要再買書,那絕對是大大的損失”(某名大學的文學部教授如是說)。


像我一樣,買了很多書卻只是變成擺設的人,有比較徹底解決方法~


2、

7天解決“買書不看(積讀)”問題的方案。

買了書不看,這不是一個大問題,卻是一個可以讓自己“焦慮”的問題,因為,不看就會有離“理想的自己越來越遠”的煩惱。

為此,可以用上這樣一些訣竅:

1)解決積讀的訣竅一:在家站著(或踱步)閱讀。

心理學家的佐佐木正悟教了我們一個訣竅:在家站著(或踱步)閱讀。

站著或踱步閱讀,首先對閱讀時的記憶大有裨益,其次以這樣的姿勢進行閱讀多少會產生一些疲勞感,閱讀推進的量相對會變少,但是卻能起到讓讀書基準變得相對嚴格起來。

比如,閱讀時覺著不要的部分,無趣無意義的舒說等就會很自然地跳過閱讀,從結果上來說會很大提高閱讀效率。

另外,這個方法會讓閱讀“積讀書籍”的門檻降下來。

“稍稍站著閱讀一會兒”的輕鬆心情和感覺,會趕走“”必須閱讀”的“否則會耿耿於懷的心理,不可思議地會讓閱讀變得愉快起來。

2)解決積讀的訣竅二:開始只看翻開的一頁

人有的時候是很賤,比如買了書不好好讀,但是如果是咖啡館中放置的介紹、電影院裡擺放的電影廣告紙或者上廁所前隨手拿起的一張報紙等,你會撿著一點時間,從頭到尾不漏一塊地閱讀完。

因為書籍有“很多頁“的潛在意識,無意識中才會讓人覺著閱讀的門檻很高。

所以,解決方法也簡單,折起一頁—這就是今天要讀的份。

具體步驟如下:

a、從自己買了很多的”積書“中選擇一本

b、翻開最初的一頁,或者從目錄中選擇要看的一頁。

c、只閱讀這一頁

d、連續數天保持和保證這個規則(只是一天中無數次翻開”一頁“的話,當然沒問題)

e、幾天後,你會驚奇地發現自己開始有“想更多地閱讀”的心情,然後解除這個閱讀,迴歸正常閱讀

這個方法其實早已被用在慢性病的預防治療的醫學世界中,名字叫做“Small step”法—因為是慢性病,治療不能馬上看到成果,給予自信漸失的慢性病病人實施的方法。

說穿了就是一點點來,從小步開始,及時反饋,看到些細成果的同時及時能得到反饋,進而增強自信的方法(其實,這也是同樣適用於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讓不學習成績不好,失去學習興趣和自信的孩子喜歡上學習的方法)—“這個程度的閱讀開始”,積累下來會打開“閱讀(學習)動力的開關。

而社會心理學家Jack Brehm在1966年提出的“心理抵抗”的效果也會同時提現在這個方法上(心理抵抗指的是,比如門上寫著“不能打開門”的時候,反而會讓人有想進入的衝動)。

即,一直以來都是買了不看的書,“只從一次讀一夜開始”的規則所束縛的時候,反而會讓想讀下去的心情變得高漲起來。

3)解決積讀的訣竅三:個人圖書館

如果家中積累下來的書很多很亂時,一定要想像如何讓這些書能起到“裝飾”空間的作用,也就是說整理是必不可少的。

儘可能地嚴選書籍,按類別區分—裝飾效果出來後,那麼美其名曰就會變成自己的“個人圖書館”。

購買新書時,肯定要知道自己的藏書中與此相似的書有沒有,這就要求你對自己的藏書要了解,然後才可能不浪費地嚴選。

所以,營造出能馬上拿得到,看得清的“個人圖書館”,心中就會一目瞭然,而嚴選的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堆積在身旁,那麼即使再忙中也會湧起稍稍一拿就開始閱讀的慾望。

簡單說,就是一定要讓自己的藏書的狀況可視化,“這本沒有閱讀過”,“這本讀到一半了”,“怎麼我竟然買了這本書啊”...對自己藏書的再認識,是解決“積讀”的基本。

好了,上面介紹的3個訣竅,是用7天解決買書不看問題的基本要領,其實真正的解決方案是從第3天開始。

3、

7天解決藏書不看,“積讀”問題的步驟:

第一天:簡單營造出“我的個人圖書館”

第二天:在家站著閱讀&只看一頁的開始(當然,從第一天起也OK)

第三天:閱讀了一次,因為數量少也簡單,不會有妨礙的心情,會“燃起”“積讀”的興趣。

第四天:讓“我的個人圖書館”中視線所及之處的書,隨手可拿

第五天:拓寬興趣,同時開始亂讀基本不同的書籍

第六天:把心思用在其中最感興趣的一本,解除規則

第七天:把一本書閱讀完

平時可以讓積讀的書隨時能被自己看到,翻開的頁面能隨時閱讀一下,讓一天的閱讀合計所花時間,到第三天為止大致在15分鐘/天,第四天開始為20~30分鐘/天,第六天開始為30~60分鐘,第七天再多花點時間的話,一本書基本就能閱讀完。

這個時候,一般都能再次燃起閱讀下去的興趣,可以閱讀到一半的書,或者乾脆再開一本,再度從“站著閱讀”和“一頁閱讀”開始。

當然,這還是會因量不同而產生差異,7天時間“物理性地解決”讀完“積累的書籍是不可能的。

這時要重點關注的是第三天。

當開始了第一天第二天後,每當書籍“映入”眼簾之際,都會產生“閱讀下去的壓力”的這些積讀書籍,會變成讓自己歡欣雀躍的“書的收藏品”。

一般來說,7天時間基本能坐到解決“積讀問題,並可以讓這個良性循環開始正常運轉。

還有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7天進行的方法,對於只買不看書籍的意識會發生根本性地改變。

我,自己已經嘗試和實踐結束,效果斐然。


像我一樣,買了很多書卻只是變成擺設的人,有比較徹底解決方法~


4、

買了積下來的書,是讀完·未讀完的收集品,是寶庫,是未來理想自我的印象的反映。

能讀完(用我上面介紹的解決方法)是最恰當的舉動,即使讀不完,也要記著自己買過什麼書,什麼內容的書。

因為要用到一旦和自己的學習工作相關的知識時,即使沒有讀過也可以翻出來,“適材適時”所用。

而這也未嘗不可。


像我一樣,買了很多書卻只是變成擺設的人,有比較徹底解決方法~


【一句話】

積讀的有效解決方法,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毛病”,何不嘗試一下!


像我一樣,買了很多書卻只是變成擺設的人,有比較徹底解決方法~


像我一樣,買了很多書卻只是變成擺設的人,有比較徹底解決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