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磁場助推村民走致富小康路——金湖黨建示範帶系列報導之二

產業磁場助推村民走致富小康路——金湖黨建示範帶系列報道之二

柯灣村黨群綜合體建設經驗在全省推廣

8月21日早上7時,金湖街辦柯灣村4組60歲的無職黨員陳緒洪,帶領該組10名村民來到門口大畈,採摘剛成熟不久的蓮蓬。

近段時間以來,門口大畈的100餘畝蓮子正處於成熟季節。柯灣村3個小組近40餘名村民,在各灣組無職黨員的帶領下,來到家門口的金林合作社打工。

去年年初,外地老闆段冬喜從他人手中流轉的330餘畝土地,建立金林合作社,僱傭附近村民種植蓮藕、葡萄和養殖虎皮青蛙。就這樣,陳緒洪和村中的留守中老年人有了在家門口工作的機會。

“不用出遠門也有工作了,顧家賺錢兩不誤。”陳緒洪笑著介紹,來金林合作社打工的村民月收入超過2000元,每年能工作八九個月。

這是金湖街辦柯灣村實施“黨建引領·活力村莊”產業興旺助推鄉村振興的一個事例。

近年來,柯灣村以“黨建引領·活力村莊”建設為契機,以“產業興旺”為統領,結合本村實際,在抓好傳統農業發展的基礎上,著重發展休閒農業和生態農業,以多元產業助推鄉村振興,為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空口走不上致富路,發展產業才是硬道理。

過去的柯灣村,是個典型的農業村,沒有主導產業,靠種糧食維持生計。柯灣村“兩委”在金湖街辦的領導和幫助下,推進“頭雁”工程,發揮優秀黨員在村莊發展中的帶頭作用,實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逐步引導在外發展的優秀青年回鄉創業,不斷引進資本,以生態農業為著力點,為農業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2014年的一天,在廣東養豬的陳氏兄弟陳志才和陳敬青回到柯灣村,看著幾十年來沒變化的村莊,陳氏兄弟萌生了在老家開辦養殖場的念頭,以幫助村莊面貌的改變。

創業前期,沒有土地村委幫流轉,資金遭遇短缺,村裡將徵地賠償的120萬元以入股的形式予以支持。

四年多過去了,陳氏兄弟公司現有存欄母豬800多頭,存欄肉豬3000多頭,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年上交村集體12萬元。公司已成為柯灣在發展生態農業上的強大支柱,同時培養了一批養豬能手,帶動了柯灣村經濟的發展。

產業興起後,接踵而來的則是帶領村民致富的“磁場效應”。

7組村民範曉梅在陳氏兄弟養殖場學習一年多後,利用村裡的荒山,開辦了自己的生態養殖場,年養母豬50餘頭,收入達15餘萬;在家帶孩子的胡祁琴也通過家人的支持和村委的幫助,利用荒山放養家禽,並將傳統銷售和網商相結合,產品銷售沿海城市,年利潤超過了20萬元。

隨著產業的興起,柯灣村民手頭的土地資源成為了“香餑餑”。土地流轉、家門口務工,村民的致富之路也越走越寬。

“今年我們計劃再引進500萬元資金,在已有的葡萄、湘蓮種植的基礎上,發展龍蝦套養、虎皮蛙等養殖,建設農莊,發展休閒觀光采摘旅遊業。”隨著產業的興旺,柯灣村支書陳光將發展的眼光看向更遠,帶領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王正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