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燒袱祭先人 薄酒淡茶寄相思

中元燒袱祭先人 薄酒淡茶寄相思

農曆七月十四這天,驕陽似火,在大冶青龍堤岸(青龍塔至大冶一中橋頭段),煙霧繚繞,車水馬龍,看上去熱鬧非凡。

其實,當地的人都知道這是大冶這一帶的習俗,在農曆七月十四或十五,家家戶戶都要焚燒“紙錢包袱”,擺上供品祭祀先人,以此來追思緬懷先人。

中元燒袱祭先人 薄酒淡茶寄相思

關於中元節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中元節在農曆的七月十五日,部分也有在七月十四日過,節日這天,人們帶上祭品,到墳上去祭奠祖先,與清明節上墳相似。

東漢時道教定下三會五臘日,其中七月七日為道德臘,又是中會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這一祭祖日期後來隨著道教將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應祭祀日期定於七月十五日,因而固定於這一天。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關於包袱的寫法

不同的輩分,稱呼亦有不同,一般上溯四代,即先考、祖考、曾祖考、高祖考,以示“慎忠追遠”。尊稱都是男右女左。自稱亦自然隨著改變,相對應的分別是:子、孫、曾孫、高孫。袱皮背面的交合處應寫上一個大大的“封”字,以表示封口,其他鬼魂等不得隨意拆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