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福建電力助力汙染防治攻堅服務生態文明建設

東南產經新聞網10月25日莆田訊(林麗平)今天上午,在莆田埭頭風電220千伏送出工程施工現場,國網福建送變電公司施工人員正在加快線路的加架施工。該工程將於今年12月投運,是福建省首條採用集中式輸送風電的電力輸送通道,負責莆田市埭頭鎮四個風力發電場的電力輸送。該工程的建設不僅保障風電場電力順利送出,服務清潔能源發展,而且採用集中式輸送通道建設,減少土地佔用,保護了生態環境。


國網福建電力助力汙染防治攻堅服務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的攻堅戰。福建作為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用心做好“生態+”文章,實現了生態環境的“高顏值”。福建以森林覆蓋率65.95%穩居全國首位,成為目前全國唯一保持水、大氣、生態環境全優的省份。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作為福建重要的能源供應企業,認真踐行能源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推進“兩個替代”,即能源供給側的清潔替代和消費側的電能替代,不斷提高清潔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促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減少汙染物排放總量;同時,國網福建電力全力配合政府相關部門開展汙染防治專項治理行動,對違法違規生產的“兩高”企業,依法配合採取停電措施,協同打好“藍天保護戰”,讓八閩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福建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55%

近年來,福建清潔能源發展步伐持續加快。目前,福建全省發電裝機容量5725萬千瓦,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55%。

國網福建電力全力建設清潔能源電力送出輸送通道。清潔能源必須配套建設電力輸送通道,才能接入電網消納。國網福建電力高度重視水電、核電、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接入電網工作,超前規劃建設配套接入的供電線路和變電站。近五年,國網福建電力投資建設清潔能源發電項目配套送出線路1200千米,配套變電站12座,確保了清潔能源發電項目及時併網。


國網福建電力助力汙染防治攻堅服務生態文明建設


埭頭風電220千伏送出工程是福建省首條採用集中式輸送風電的電力輸送通道,通過架設同塔四回輸電線路,將分佈在莆田市埭頭鎮的龍源海上風電、海峽發電、中閩風電、三川海上風電四個風力發電場生產的電能分別輸送到埭頭220千伏匯流站,再集中用兩條220千伏輸電線路分別輸送到500千伏莆田變電站和220千伏木蘭變電站。按常規,原來需要建設四個風力發電場分別直接聯接到電網變電站的四條電力輸送通道,現在四個風電場接入匯流站後,只要兩條電力輸送通道就能實現四個風電場接入變電站的電力輸送,不僅節約了各方投資,還大大節約了建設用地。該工程新建線路長約62.4千米,新建鐵塔157基。其中,施工最難的是線路橫跨莆田平海灣,有5基鐵塔建在海中。為避免在海上構築圍堰進行電力線路施工,減少對海洋生態的破壞和汙染,國網福建送變電公司全國首創採用搭建施工全路徑棧橋橫跨海灣的新型電力施工方式,有效保護了海洋生態環境。

清潔能源大規模接入電網後,風電、光伏本身的波動性、間歇性,給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帶來了挑戰。

國網福建電力研發了智能電網清潔能源監測與調度系統,較好滿足了清潔能源高比例安全穩定接入電網,有效保障了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該系統能夠全面掌握全省六江兩溪259個水位站、638個雨量站數據,並對全省79座風電和光伏電站的單機發電信息、測風塔數據、太陽輻射量、16300多座分佈式光伏電站電量進行實時監測,在全國首次開展未來7天的風電和光伏發電能力預測,有效構建起了多種電源聯合優化調度模型,能夠優先安排清潔能源發電,提高了清潔能源的消納能力。福建多年實現清潔能源全額消納,無棄水、棄風、棄光現象,風電發電小時連續五年居全國第一。

近兩年來,受核電裝機快速增長等因素影響,福建出現電力電量富餘,清潔能源發展空間受到限制。

為提升清潔能源的利用率,國網福建電力在持續完善電網調度支持系統建設,促進清潔能源消納的同時,充分發揮特高壓大電網的作用,推動清潔能源跨省外送,讓清潔能源在更大範圍內得到配置消納。

今年1-9月,福建跨省外送電量達121.1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13.81%,其中核電外送電量達59.3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56.24%,有效提高了清潔能源裝機的利用效率,保障了福建清潔能源發展,也為新能源發電企業創造了效益。

“海陸空”推進電能替代

電能替代是指電能對煤炭、石油等終端化石能源的廣泛替代,從而顯著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

電能具有清潔、高效、便捷等特點,在國家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推進汙染防治攻堅下,大力實施電能替代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是實現能源生產和消費轉型、解決能源環境問題的重要途徑。


國網福建電力助力汙染防治攻堅服務生態文明建設


近年來,國網福建電力以港口岸電、空港陸電、電動汽車、電鍋爐(電窯爐)、農業電氣化、家庭電氣化等6大領域為重點,“海陸空”全方位推進以電代柴、以電代煤、以電代油,加快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今年1-9月,電能替代7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2%,相當於減排二氧化碳707多萬噸。按一輛小型汽車一年行駛1.2萬公里、排放二氧化碳2.6噸計算,相當於減少了約270萬輛小型汽車一年的碳排放。

碧海藍天,白鷺飛翔。7月3日,中遠“比利時號”歸港後,穩穩停靠在廈門遠海集裝箱碼頭14號泊位。在此期間,它關閉船上的燃油發電機,聯上碼頭的高壓岸電供應船上用電。本次聯船17小時20分鐘,總用電量23800千瓦時,為國內同類型岸電聯船時間最長的一次。

廈門遠海集裝箱碼頭坐落於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內,現場安靜有序,沒有以往碼頭常有的汽油味。這裡是全國第一個零排放、全電動、全自動的現代化碼頭。2016年12月,由國網廈門供電公司負責建設實施的一套容量3兆瓦船舶高壓岸電系統正式投運,可為10萬噸級及以下的大型集裝箱船舶靠岸時提供正常供電,每年可實現替代電量150萬千瓦時以上,替代燃油消耗300噸,減排二氧化碳951噸,減排硫化物和氮氧化物合計4.8噸。

以往船舶在港口靠泊裝卸貨物時,都是依靠自身配備的柴油發電機發電,也因此船舶汙染成為我國沿海、沿江空氣汙染的重要源頭之一。

2015年8月,交通運輸部印發《船舶與港口汙染防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15~2020年)》,明確了船舶與港口汙染防治專項行動工作目標,其中包括到2020年,主要港口90%的港作船舶、公務船舶靠泊使用岸電,50%的集裝箱、客滾和郵輪專業化碼頭具備向船舶供應岸電的能力。

近年來,國網福建電力積極對接省交通廳、港口管理部門和港口企業,大力推進港口岸電建設,並結合沿海港口、船舶類型、靠泊時間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建設高壓、低壓大容量和低壓小容量岸電設施,有效滿足了不同類型的岸電需求。2018年福建將實現沿海所有市、縣、區港口岸電全覆蓋。

除了建設港口岸電,國網福建電力還聯合機場大力建設空港陸電。以往,飛機在機場停留時,機上所需的電力是依靠飛機的輔助動力裝置燃燒航油產生的,能耗大、噪聲高、汙染物排放多。空港陸電,就是在登機廊橋處安裝靜變電源和飛機地面專用空調,直接為停靠廊橋的飛機供應電力和冷氣。目前,長樂機場、廈門機場的廊橋已全部建設了空港陸電,徹底解決了飛機停靠廊橋時燃燒航油供電產生的汙染問題。

國網福建電力還結合福建產業特點,按照“成熟領域全覆蓋、新興領域大力推、創新領域抓試點”的原則,在電鍋爐(電窯爐)、農業電氣化、家庭電氣化等領域推廣電能替代,在平潭、湄洲島、鼓浪嶼、東山島4個島嶼開展全域電氣化島建設,大規模助力壓減終端直燃煤、直燃油,減少汙染氣體排放。

作為省政府確定的福建充電設施建設的主體,國網福建電力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在服務好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同時,全力推動節能減排。截止目前,國網福建電力已在全省累計建成充電站289座,充電樁3389個,其中高速充電站188座,實現全省高速服務區全覆蓋。


國網福建電力助力汙染防治攻堅服務生態文明建設


全省停供電1253家汙染企業

8月25日,國網新羅區供電公司積極配合(縣環保、城監大隊、杉城鎮政府)等單位聯合開展執法行動,對新羅區小池鎮黃斜村擅自興建“洗砂”項目,生產時產生的水汙染周邊環境的企業依法執行了停電措施。

今年,福建省環保廳把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作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抓手,會同有關部門全力推進藍天保衛戰、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攻堅戰、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水源地保護攻堅戰、閩江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攻堅戰、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攻堅戰、九龍江口和廈門灣綜合治理攻堅戰等7個專項治理行動。

國網福建電力積極配合專項治理行動,與環保部門建立了信息通報協調聯動機制,對違法違規生產的“兩高”企業,配合政府部門依法執行停電措施,並對政府部門責令關閉的企業重點監控,防止私自接電生產、繼續汙染環境。今年以來,國網福建電力配合環保部門,依法對1253家未通過能評、環評審查的項目及環保汙染嚴重的客戶執行停電措施。

“對不起,您的生豬養殖場未獲得市政府相關部門審批,按照程序,我們公司不能受理你的用電新裝申請,請您先到市政府相關部門辦理審批手續,謝謝合作!”10月22日,國網莆田供電公司埭頭鎮供電所營業廳員工婉言謝絕前來辦理未獲得市政府審批的生豬養殖場用電新裝申請。

依法配合做好對違法違規客戶執行停電措施的同時,國網福建電力嚴把用電申請審批關口,嚴格落實環保部門各項治汙措施,對於無環保審批手續、無汙染防治措施、無環保驗收的“三無”企業,堅決不為其報裝送電,從源頭上防範了汙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