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一斤糧食的價格還不如一瓶礦泉水貴,對此你怎麼看?

鑿壁小妖


您好,您的問題是“一斤糧食價格,還不如一瓶礦泉水貴。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要小編說,這句“一斤糧食價格,還不如一瓶礦泉水貴。”就是一個說法,表達了“糧食價格低→農民收入低”這個毫不留情的現實。

其實,本來“錢”與“價值”就是無法等值的。

國家給予農民補貼,就是因為糧食價格較低,平衡農民收入的,但是奈何效果不是很理想,以至於各位農民朋友漸漸對種地失去了信心,於是出現了這個說法。

在小編看來,一斤糧食的價值,一定是比一瓶礦泉水的價值要高的,但是,代替我們衡量價值的“錢”,卻不是這樣顯示的。

農民的工作是種地,工作無法賺錢就無法養家餬口,再加上一些其他原因,需要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來到城市裡來賺錢才行。

國家最近開始推行了一些試點計劃,就是為了保證農民的收入,就算糧價在受市場調控,糧食無法展現它應有的價值,國家也應該保證農民的收入才行。

駿景——裡脊


駿景農業


當前我們的弊病,可謂非止一端。不單是糧食一項傷農賤農的問題。放言域內,演員比最頂尖的科學家賺錢。優伶比專家教授吃香。炒房炒地的比開工廠的賺錢,黑嘴老鼠比忠厚老實的吃香。玩虛擬的比出大力流大汗的賺錢,阿諛逢迎比有真才實學的吃香。為官做宦比任何行業的人都賺錢,種地的比監獄裡的人都犯賤。小蜜小三比明媒正娶的受寵,公共小姐比貞潔賢淑的有範。

遵紀守法就等於一輩子受窮,不勞而獲就可以一夜間暴富。學習雷鋒焦裕祿有人說是傻子,

化公為私化國為家有人說是能力。大明星四天就可以獲利六千萬,老農民一畝地年收入就是千把塊。為尊長的竟然猥褻學生,當教授的都敢潛規女生。大多數人都買不起自己國家的房子,極少數有很多房子的人都想移民海外。廟堂之上號召人們學雷鋒,江湖之上無一不是江洋大盜。

河裡的流水顏色越來越深,天上的空氣變得越來越重。樹上的益鳥變得越來越少,地裡的害蟲變得越來越多。種地的農民變得越來越少,吃飯的人口變得越來越多。不打農藥的蔬菜變得越來越少,使用化肥的糧食變得越來越多。健康兒童的出生率正在下降,癌症白血病的大人正在上升。有處女膜的姑娘正在減少,患宮頸癌的女人正在增多。坐懷而不亂的男人正在減少,艾滋病的爺們正在增多。一斤糧食趕不上一瓶礦泉水的價格,十萬個農民跟不上一個二流戲子的收入。

磐石在這裡不免要問,我們的身體是不是病了?怎麼很多事情都本末倒置了?也不知道這是福還是禍?





磐石礪成的砥柱


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看到這個題目揪心,一斤糧食1.10元,一瓶最低礦泉水2元錢,差不多低一半。

一邊是庫存糧食賣不掉,一邊是進囗糧食,就像一首歌,我不知道,我不知道那個更圓,那個更亮。

我堂弟在方圓十里唯一沒滿60歲種田的農民,我問他為什麼沒有外出打工,他告訴我不習慣外面生活才選擇了種田,一年毛收入2萬元,一年純收入一萬,但是很累很累。

一個人種十幾畝田一年只賺一萬元,只相當某一些人一個月工資,那種艱辛只有種田的人才會知道。農藥,化肥種子全部價格上漲,唯一不漲的是糧價,穀賤傷農不是笑話。

昨天開學,很多學生報名,小賣部礦泉水,飲料很好賣,農夫山泉2元一瓶相當於現在低價大米陳化糧。冰紅茶3元相當於中高價大米,4元王老吉相當優質大米,幾乎是一種巧合,飲料價格和大米價格都一樣。

我坐在小賣部外面兩小時觀察,買農夫山泉礦泉水只有3個人,大部分選擇3元左右的飲料,當然4元買的人不是少數。我在想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學生喝飲料價格代表一個家庭收入水平。吃大米的價格和收入也是有關係,看來優質大米市場比較穩定。

現在己經不是吃飽肚子的年代,吃好才是主流,如何引導農民種糧才是關鍵。

我建議,優化糧食結構,多種優質稻穀,提高收購價格和農業補貼,以糧食重量計算,不以畝計算補貼。這樣減少了低質稻庫存,降低了倉儲成本。一來提高農民收入,解決了未來5年沒有人種田的危機,田地利用大幅上升,進口糧食減少,中糧也不會虧本,這應該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由於我水平有限,只是提一點建議。


王老歪49681976


農業專家說過,一棵玉米從種到收,它的“一生”要消耗100斤水,可農民辛苦把它培育成熟,價值沒有一瓶純淨水高,這是不爭的事實,可農民是社會最低層的人,他們有什麼辦法呢?農民也不可能都去製造純淨水賣吧。









百靈鳥1234567


農民辛辛苦苦一年,除去成本的話,根本賺不了幾個錢,一斤糧食比一瓶礦泉水的價格都差好多,光靠種地,農民可能連水都喝不起了,這並不是笑談。現在農民一畝地的收成,還沒有在外打工幾天的收入多,雖然辛若,但最起碼能養家餬口,這就是很多農民不願種地,外出打工的原因。





華153814718




這種對比本身就有問題,原材料的糧食能和成品商業化的礦泉水做對比嗎?礦泉水你看著便宜,人工呢?建廠費用呢?廣告費用呢?運輸費用呢?礦泉水資質的手續費用呢。。。。。很多費用。



要比就比家裡自來水,一斤米多少錢?一噸自來水多少錢?

如果非要比的話,就拿飯店加工完成的米飯和商店的礦泉水做對比,飯店一碗二兩的小碗米飯,以我們這小城市來算,也要兩塊錢,而實際用到的原材料米恐怕也就一兩不到,這個價格便宜嗎?



題主提的問題就是有嚴重誤導性的問題,很多東西不是國家的問題,也不是市場的問題,是你自己思維的問題。


踏歌而行


按照現在的糧食價格和礦泉水的價格來說,一斤糧食的價格確實沒有一瓶礦泉水值錢。比如現在的稻穀,小麥的價格一斤也就一塊多錢,玉米更便宜。但是一瓶礦泉水的價格基本上都是1.5以上,兩塊的居多了。

當然這個問題也不是說糧食就沒有水值錢,糧食和礦泉水的商品性質還是不一樣的。糧食畢竟是人們日常生活所必須的,民以食為天嘛,糧食是作為一種服務性質的商品存在的,所以國家不會讓糧食的價格上漲太快,當然也不會讓它跌的很厲害,必須要保證種糧的人還有消費者都能夠接受,這樣才能保持社會穩定,如果糧食價格上漲的過快,或者跌的太厲害的話,都會引起老百姓的不安,社會的動盪。

但是礦泉水不一樣,水確實很重要,同糧食來說是差不多的,人們都是不能缺少的,但是礦泉水不一樣了,礦泉水就是普通的商品,國家對於這方面的管制肯定不能太嚴的,不然就是干擾市場了,可以看到現在有一些礦泉水一瓶幾十塊的也有。

不過目前的糧食價格確實應該提高價格了,就連袁隆平教授早就提倡說提高糧食的收購價格,不過目前來說,糧食的價格想要上漲還是很難的。現在的糧食價格確實已經打擊到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了,可以看到現在的農村荒地很多,很多人都已經外出打工了,在農村基本上看不見種地年輕人了,只有一些老人,六七十歲的還在種植一點。肯定還是種地賺不到錢啊,所以才沒有人願意在農村種地啊。

不過隨著農業的發展,現在想靠提高糧食價格來徹底激發農民的種植積極性是很難的,現在的農業也不適合以前的小農經濟了,就算糧食的價格再高,想在農村靠著一畝三分地種糧食就能養活一家人已經是不可能了。所以現在想要提高農民的積極性,不是光靠提高糧食價格就是可以的,這個裡面牽扯的問題太多了。這個就需要專家來解釋清楚了。


小伍講農村創業


糧食是生命之本,礦泉水是商品。礦泉水可以不喝,不管去到哪裡都可以自備涼白開,而糧食是天天都必須要吃的,糧食價格是國家嚴格控制的。90年代以前買糧食必須到當地糧管所(糧食局屬縣市級單位,糧管所屬下屬單位)才能夠買,最初每個家庭都有糧食紅本兒,上面主要登記的是家庭人口數,按人口數,國家供應”平價糧”,按照糧食登記紅本兒來購買“”平價糧”,如若超過供應斤數就要買”議價糧”,早期還有“”糧票”,每年到收穫季節糧管所

會專門派人派車下鄉從農民手上收購糧食,國家有統一收購價格,那時候幾乎農民都種糧食,我家這裡地處湖北鄂西地區長江邊,大都是高山地勢,有很多“梯田”,糧食產量不高,但也足已夠吃,長江下游為丘林平原,為產糧大區,大概在92年左右,糧食局就實行了改革,允許私營銷售糧食,但還是在糧食局管轄範圍內,到98年糧食局就全面改革了,鄉鎮糧管所(糧食局下屬單位)就全面取消了,只保留了糧食局繼續存在,但好像也只是象徵性保留,具體也沒啥業務了,從這時候起,糧油經驗全部轉為私營,但糧油價格還是規物價局定價,90年代中期,很多地方農民也基本不種糧食了,改種經濟作物,種糧食不掙錢,留在農村種田的也都是中年男女了,年輕人都到外面打工了,這個時候也就出現了“農民工”一詞,現在產量大區都在平原地區,都機械化了,糧食從國外進口的比例也很大,進口價格也不太高,所以很多產量低區都不種糧食了,所以說糧食價格是不可能隨意漲價的,糧食不可能商品化。



翠鑫石意


麻煩了解一下世界的糧價行情,以及美國的糧價再來問這個問題,中國的糧食價格已經比起國際糧價行情高很多了。

你知道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你現在吃的糧食價格低嗎?不低!拿小麥來說國際糧價大約在0.6元一斤左右,國內的價格大約是1.2元一斤。高出來多少了?溢價100%了!!!

就這樣你還嫌國內糧食價格低?再高中國的農業就沒法玩了。這些數據你都可以在新浪財經網站查詢到的。

不要拿礦泉水價格來和農產品價格作比較!也不要說中國的農民多辛苦,難道國外的農民不辛苦?為什麼別人的糧食價格還那麼低?

目前國際的通行做法就是給農民補貼,提高農民種田的積極性。


用戶101062946771


我認為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水與糧食生活剛需,看似相關,但不可把價值強行對比,因為這兩種東西的性質根本不屬於同一類型,單拿價值來比較是不嚴謹的,中國的糧食不值錢嗎?我個人認為不是,如果拿中國的糧食與其他國家的比,比如俄羅斯,美國,巴西等,價格已經非常高了,而農民之所以說糧食不值錢真正的原因實際是種植成本太高導致的,只能說明利潤太小,而且訴苦的都是散戶農民居多,因為中國農業生產有著比較散、小、雜的特點。大部分都無法使用機械化,這樣就導致相關的成本上升,技術方面得不到有效推廣,單產量就會很低,而且質量也會受到響應,這樣就導致所謂的糧食不值錢了,就算玉米10塊錢一斤,每斤生產成本9塊多,你會認為是不值錢還是認為利潤小呢?所以如果把生產成本降低了,利潤高了,自然就是值錢了,具體怎麼提高利潤,可就不是我無名小卒瞎掰掰的了,還得需要國家的力量與能力來解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