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風味小吃

山西經濟資訊頻道 機頂盒28

不一样的风味小吃

灌腸可以算是河曲的名吃了,這裡的灌腸是碗託和豬大腸的組合,是實實在在灌的腸。用蕎麵糊糊加適當調料灌入豬大腸,放入水中加火煮熟,晾冷,加醋酸調湯即可食用。

不一样的风味小吃

相傳,有個屠夫生意很火,有天宰了一口豬,把豬大腸洗乾淨後,和肉一起放在鍋裡,煮一煮。此時正巧有人找他去商量買豬的事,他急忙離開,忘了關門。有兩個想害他的同行看見,趁機溜進他鋪子裡。看見盆裡做的蕎麵粉,倒入水,灌在豬腸裡,然後把豬腸壓在鍋底,就跑了。他倆想:“這腸子煮熟後不知是什麼怪味道,讓屠夫砸牌子。”屠夫等腸子煮熟後,才發現有幾節豬腸脹鼓鼓的,覺得奇怪。他用刀子切開,見裡面是蕎麵粉,就嚐了幾口,味道不錯,比光吃腸子和光吃碗託的味道都好。他這才仔細一瞧,盆裡的蕎麵粉不見了。他明白了,一定是有人來搞了名堂。

不過,他認為,自己愛吃,別人也會喜歡。於是,乾脆正式往腸子裡灌蕎麵粉,他還特地配上了點佐料。做好這種腸子,他上街賣,圍觀的人很多。有的問,這是什麼玩意兒;有的問,嘗一嘗可不可以?他說:“管嘗,管嘗!”人們把“管嘗”聽成了“灌腸”,吃了都說好吃。

大家誇灌腸做得真不錯。屠夫正愁這東西沒有名字,一聽大夥叫灌腸,很高興,也就大聲叫賣起來:“賣灌腸,賣灌腸!”從此,灌腸這食品就流傳開了。

不一样的风味小吃不一样的风味小吃
不一样的风味小吃不一样的风味小吃
不一样的风味小吃

碗託也叫碗禿兒,是平遙著名的風味麵食小吃,傳說當年慈禧太后西逃西安,路過平遙時,品嚐了碗託後,讚不絕口,賜予重賞,碗託從此流傳開來。平遙碗託並不是選用雜糧製作的,它是用小麥粉用溫水調成糊狀,再加以一定比例的鹽水、大料水和菜子油,由稠調稀後盛入五寸小碟內上籠蒸15分鐘就好了。碗託既可以切條澆料汁涼吃,也可以用紅辣椒,豆芽,烹醋炒著吃。

不一样的风味小吃
不一样的风味小吃不一样的风味小吃
不一样的风味小吃

關注節目微信公眾賬號,還可以獲得專屬優惠。

同時,我們還有美食熱線0351-8302139/18535176628.

隨時可以與我們一起互動交流美食心得和美食體驗

《食遍山西》播出時間:

不一样的风味小吃

食遍山西|您的美食地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