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總國內外針對致命腦瘤開展的CAR-T臨牀試驗以及臨牀數據

目前正在進行的關於CAR-T

彙總國內外針對致命腦瘤開展的CAR-T臨床試驗以及臨床數據

數據來源 Neuro-Oncology, clinicaltrials.gov

膠質母細胞瘤(已公開發表的臨床數據)

彙總國內外針對致命腦瘤開展的CAR-T臨床試驗以及臨床數據

數據來源 Neuro-Oncology

眾所周知,膠質母細胞瘤(GBM)是膠質瘤中惡性程度最高的致命腦癌,超過75%的患者在五年內都會死亡,其中對於最常見的兒童膠質瘤,這個數字甚至可以超過99%!即使患者採用了最為積極的治療手段,中位生存期仍然少於15個月。在經過手術、放療和化療後,70%的患者的腫瘤會進一步擴散,同時伴有認知能力下降和中風等副作用。

複發性膠質母細胞瘤(rGBM)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mOS)為6-7個月替莫唑胺、貝伐單抗或挽救性化療失敗的患者,總生存期OS僅為3-5個月。面對如此觸目驚心的數字,除了標準的手術、化療、放療外,患者迫切需要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

而此時,CAR-T細胞療法已在惡性血液腫瘤領域混的風生水起!但不同於血液腫瘤分散在血液中很容易被CAR-T捕捉到,實體瘤往往會侷限的同一個區域,遊走在血液中的CAR-T往往很難定殖到腫瘤上並浸潤到瘤體內部消滅腫瘤細胞。

不過在科學家的不斷努力下,以上問題正在逐漸被攻克。雖然困難重重,但也在逐漸進步中。而關於不同靶點的CAR-T治療GBM的臨床及臨床前研究,醫麥客也曾多次報道過:

IL13Rα2靶點

▪ 通過腦室內注射CAR-T首次消滅致命腦瘤的研究團隊,這次「盯上」了乳腺癌腦轉移(公佈完整臨床前結果)丨醫麥猛爆料

EGFRvIII靶點

▪ 諾華與賓大聯合開發的實體瘤CAR-T技術一期臨床試驗安全有效,同時還提出腫瘤微環境新理念和解決方案丨醫麥猛爆料

EGFRvIII/EGFR雙靶點

▪ 科濟生物聯合上海市腫瘤研究所發表EGFRvIII/EGFR雙靶點CAR-T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研究論文丨醫麥猛爆料

CD70靶點

▪ 華人科學家首次利用靶向CD70的CAR-T療法治療膠質母細胞瘤,致命腦癌又多了一個選擇 I 醫麥精品彙

CSPG4靶點

▪ Science重磅:瞄準致命腦瘤!新靶點CAR-T細胞療法彰顯強大治療優勢丨醫麥黑科技

GD2靶點

▪ 糖分子GD2成為CAR-T治療致命腦幹腫瘤熱門靶點,斯坦福美女科學家動物實驗探索「治癒」可能丨醫麥猛爆料

其中賓大針對GBM開展的CART-EGFRvIII臨床試驗,首席研究員Donald M. O'Rourke表示,現有的技術正面臨的兩大問題:抗原異質性以及腫瘤微環境的抵抗。這將指引我們和該領域的其他研究者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下一步,研究人員將開始探測免疫療法的組合,例如CAR-T聯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另外,包括優化T細胞向大腦的滲透,調節抑制性腫瘤微環境,增加CAR-T細胞壽命和有效性,以及確定哪些靶標最適合膠質母細胞瘤等一系列問題在內,都必須要解決。

綜上,儘管用於實體瘤的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療法的進展受到限制,但多個臨床試驗證明了該方法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現如今,最重要的是需要開展更多的研究工作,弄清楚為什麼CAR- T細胞療法能夠在惡性血液腫瘤中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績,滿足何種條件,才能在實體瘤領域得到同樣優秀的臨床數據。

參考出處:

https://www.healio.com/hematology-oncology/neuro-oncology/news/online/%7B66c3e2bc-9965-45f7-8d5b-4cf21f380777%7D/car-t-cell-therapy-quite-promising-for-glioblastoma

https://doi.org/10.1093/neuonc/noy03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