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離開右衛城, 往前走就是宣化了,臨時跟同伴建議,去趟宣化吧。就這樣,我們沒有去追同伴,開始的短暫的宣化行。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下了高速,沿著進城的路,沒過兩個路口,往右一轉,來到了會鎮遠大街。宣化不愧是幾朝的大府城,氣勢比起我以前所見那些小堡子來就不用說了,就是我剛剛去過的萬全右衛城,也是不能相比的。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宣府鎮駐今河北宣化縣,所轄長城東起居庸關四海治,西達今山西東北隅陽高縣的西洋河,長一千零二十三里。宣府鎮地處京師西北,對保衛京城的安全來說,其重要性並不亞於薊州鎮,邊牆也俾得十分堅固,有的地段排列幾道城牆。鎮下又分成東、西、北、中四路設防把守。東路的四海治,中路的葛峪,西路的張家口和西洋河等處,都是重要的隘口,當中又以北路的獨石口最為重要,堪稱咽喉要地。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宣化城歷史悠久,歷來為北方軍事重鎮,素有“北方古城”之稱。自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兩千多年來,宣化或為州縣治,或為府鎮治,始終是這一地區的政治、軍事的中心城鎮。宣化之名始稱於金代。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改遼歸化州為宣化州,取宣揚教化之意。明王朝建立九鎮長城之後,宣化便成為宣府鎮的指揮中心。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明朝的宣府城,是洪武二十七年( 公元1394年)在元朝宣德府土城的基礎上擴展而建的。城周12公里,設有7座城門。建文元年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發靖難之兵時,駐在宣北的谷王進京之前塞堵了3座城門,只留有東、西、南、北4座城門。永樂年間,在城門之上,修了4座威武雄壯的城門樓,在城牆四角之上還建了角樓4座。但這時的宣化城城牆仍為土築,直到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才包砌的青磚。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宣化在日偽統治時期立曾經是“宣化省公署”所在地,也曾經是共產黨“察哈爾省民主政府”所在地,目前它的舊址已經改為“宣化博物館”,作為教育基地,起著重要的傳承歷史的作用。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宣府一直在明朝的戰略防禦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作為統領北、西、東幾路的長城統領,它下屬衛、堡、堠等級層,萬全的右衛城,就是在它的統轄之下。它的西北方有西洋河,西南方有桑乾河,往下匯如永定河。想當年,它是上通大同、內蒙,下達京稷的重要地方。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這是著名的鐘樓,對面就是鼓樓,宣化有名的啤酒,就是以鐘鼓樓命名。此條街,名為“清遠路”,就是根據鐘樓“清遠樓”而命名的。門樓的四面分別寫著“大新、昌平、安定、廣靈”。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老舊的街面,與對面如新的新城開成對比。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與鐘樓叫“清遠樓”一樣,鼓樓的名字叫“鎮朔樓”。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來宣化之前已經做好功課了,在鎮朔樓南面一點的地方就是時恩寺,目前正在大修,院門口有許多沙子水泥。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這樣一座古代建築,就這樣坐落在高聳的現代大樓間。想想有些搞笑。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是啊,我也正想問,來此做甚?我們來不過就是拍照片,給佛祖叩一個頭。但就是這樣,也有穿著袈裟的女尼來阻止,我是想問,佛祖是乎我是否叩了幾個頭嗎?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很有意思的是,宣化最有名的商業街就在財神廟街上,他們的儲蓄所都叫財神廟儲蓄所。我真應該在此放點錢財。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出了財神廟街,快到東門的地方,有一座城樓,估計就是僅留下的幾個門之一,因為時間緊,我們沒去,往南一拐,就到了博物館。這就是著名的“王爺府”-----“察哈爾民主政府的舊址”。現在已經改為博物館。裡邊記錄著宣化的歷史。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這是下八里墓葬群的照片,我們沒來得及去。看了網上的資料,墓葬裡的壁畫,栩栩如生,非常精美,保存完好。反映著當時的歷史故事。

在裡邊有一個仿真合葬墓人物的介紹。男人遼代人,全屍,玉衣裹身,女人木刻真身,胸前有一洞,裝著骨灰。大概推測的情況是,是兩族之間的通婚,男根據本民族的安葬習慣安葬,女是漢族人,信佛,肉身火化,用木頭刻制真身,胸前裝有本人骨灰,兩人合葬一穴。這是典型的漢蒙兩族的通婚。反映著當時的現狀。

遼代壁畫墓群位於宣化下八里村北。從 1972年至1993年首次發掘出遼代監察御史張世卿墓葬(建於遼天慶六年(1116年))後,時間從遼代到金代,跨越上百年。最近又在張世卿墓地附近清理發掘出張世本、張公誘、張世右、張匡正、韓師訓、張文藻等9座遼代壁畫墓葬,已構成張家世族壁畫墓群。其中繪在張世卿墓墓頂的天文圖,將中國傳統二十八宿記星法與西方古巴比倫黃道十二宮融合到一起,是我國至今發現的最早一幅中西合璧天文圖,在墓群發掘中,除出土一大批珍貴文物外,還發現保存完好的遼代彩色壁畫。其中的散樂圖、茶道圖、天文圖、出行圖、侍女圖、備經圖等是在國內首次發現。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這是那時的鐘樓,樓上的四壁並沒有加裝任何修飾。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當時的人們和城樓。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清遠樓上的大鐘。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博物館旁邊就是天主堂了。正象我們去小控口堡時看到的一樣,天主一直陪伴著眾生。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也是在財神廟街上看到的----古上谷郡碑坊舊址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即將拆遷的清遠樓旁邊的建築。

河北宣化宣府古鎮,曾是察哈爾省政府所在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