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光纜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及控制措施

摘要:通信光纜施工質量保證對通信光纜的正常運行具有重要作用。但在通信光纜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問題,從而影響了整個電網運行安全。本文分析了通信光纜線路施工中常見的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控制措施,以加強對通信光纜施工中存在問題的管理。

通信光纜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及控制措施

1 通信光纜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1.1光纜接續施工不合理

(1)熔接光纖出現的問題。施工人員在熔接過程中沒有發現光纖表面存在的微塵顆粒和棉花等雜物,或者沒有注意到光纖端面的斷裂、破損的問題,從而導致光纖熔接質量不達標,對光纜通信質量造成影響。(2)光纖端面製備出現的問題。在製造光纖斷面過程中施工技術管理不當,使得切割深度掌握不準,從而導致光纖傳輸時出現光衰現象;在對光纖保護套進行掰開施工時,沒有控制好開剝長度,在開剝光纖護套的過程中用力過猛而導致護套損壞或切割深度過大,造成出現斷纖問題。

1.2光纜線路鋪設不當

在敷設光纜過程中,管理施工人員要做好施工進度的統一管理與控制。不然會容易因光纜牽拉受力不均勻而引起光纜外護層破壞,從而暴露鋁箔,或出現背扣、拉伸、超出彎曲半徑、扭折等問題,造成光纜破損。另一方面,在光纜敷設施工前,沒有及時清理整平光纜鋪設的溝渠,溝渠底部存有小石子或者是銳器等,使得鋪設後的光纜皮層保護套損壞。

1.3外界環境對光纜線路的影響

(1)氫損影響。光纖是通信光纜的材料,通信光纜一般都是深埋地下,使得光纜內部及其容易受環境的影響而發生化學反應。光纖受到了應力與張力影響,這將導致光纜內部產生dh 基損耗,引發光纖1310納米窗口衰減程度增加,且衰減的程度會在損耗增加的狀況下不斷蔓延。另外。若光纖受到了水的侵蝕,也會增加線路的整體性能衰減趨勢,也會出現氫損的現象。水侵蝕是指水分進入光纖線路後,發生電離使得水分子分解成氫氣和氧氣,從而出現氫損的現象。這可根據具體的衰減性質制定出相應的均勻曲線,若曲線出現變動,則表明通信光纜中就存在氫氣和氧氣的化合物。(2)光纖物理性能與溫度。光纖的物理性能受溫度的影響較大,其溫度性能可以通過溫度變化時對自身衰減程度分析計算得到。在光纜線施工過程中,若控制的光纖餘長不合理,則會降低光纖溫度性能。

1.4光纜外皮破壞

通信光纜外皮損壞、磨損也是一個影響施工質量的問題。通信光纜外皮是用來保護光纖的,但如果損傷了外皮,就會對光纖的功能和性能產生影響。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中的拉拽不當而出現磨損或者是在施工區域內外皮被動物啃壞,都會使得通信光纜外皮被損壞。若損壞或磨損程度比較輕,通信光纜的線芯沒有被破壞,通信正常時,現場施工人員可實際的施工情況,基於經濟性、通信暢通性和安全性的原則,來對外皮的受損情況來判斷是否更換。

2.通信光纜施工問題控制措施分析

2.1 增強故障管理措施

處理通信光纜施工故障時,必須要根據先幹線後支線、先群路後分路、先搶修後修復的原則來處理。在採取措施前,必須確定故障原因,再選擇合適的光纖配線系統和光纜尾纖,做好光纖線路接頭工作。在管子熱塑前,要進行絕緣電阻測試工作,確保所有指標合格後,才能把熱塑管縮好。注意,處理故障時,工作重點應在防護上而不是維修上。在日常維護工作中,應對光纖進行定期全面檢測,發現問題要及時採取措施,儘可能避免通信質量受到影響。

2.2 接續處理不當控制措施

(1)在進行外護套開剝時,必須掌握好切割刀本身對於光纜外護套的深度。若是光纜需要續接時開剝光纜的外護套,應採用邊割變旋轉的方式。與此同時,在切割時,密切觀察光纜外護套切口的情況,如果切割時露出了聚酯帶,則應停止切割。放置好割刀,用手適度將保護套掰開即可;(2)配備蓄電池容量和精密合適的熔接設備時,需要求動作快捷、觀察仔細、放纖準確,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在熔接室和導槽中放置光纖時,要保證其到位和準確性。操作過程中,要仔細觀察是否存在棉花絨毛、灰塵顆粒等粘附,光纖端有沒有存在因為斷、碎等造成側面反光現象。

2.3通信光纜敷設施工的處理措施

在進行光纜敷設直埋前,先把溝渠內的石子等雜物清理乾淨,在溝渠表面鋪設300mm的細質土,以防止光線受外力而出現破損的情況。在敷設光纜時,必須根據相關標準來佈置各種架空線和管道進,並且保證線路受到的牽引力在光纜標準張力80%以下,牽引施工速度控制在15m/min以內。人工施工時,應根據光纜總體質量按照間隔5-10m的距離排佈線路整體,也可以採用8字盤線方式,從中間向兩端逐段進行施工。在正常施工中,不得在地面拖拽通信光纜,彎曲半徑要大於外徑的20倍,以避免線路出現不良扭轉、急速彎曲。在多纜敷設同溝時,要平行擺放,避免纜身出現相互扭絞。完成光纜敷設後,應回填10cm細土,應檢查好確保填土中不含石子等硬物,避免硬物、岩石等進入到溝內。最後,還要對每一根纜金屬保護套進行對滴絕緣監測,並記錄好。

2.4外界環境對光纜線路影響的控制措施

在光纜線路施工過程中,如果已經確認是由於外界因素造成光纜線路氫損的,應判斷這一段線路的衰減增幅的程度。若該段光纜吸納路衰減增幅超過了設計餘量,必須更換這一段的光纜線路。為了避免外界溫度對光纜造成影響而出現衰減現象,在施工時應將工程彙總實際窗口開通情況進行核算依據,確定光纜線路衰減設計餘量,來判斷光纜線段衰減幅度是否滿足施工要求,若衰減幅度超出了設計的餘量,應做好該段落線路的更換處理,降低影響。在溫差相對明顯的區域進行通信光纜的施工時,要重視光纜的連接質量。在光纜爬坡建設中,應根據地形坡度和地質特徵對線路進行優化,以避免由自重下移與雨水沖刷共同形成的顯著張力的影響。例如採用s形敷設方法或使用擋土牆防護技術。在比較特殊區域環境施工時,應結合區域的地理特徵進行全面分析,然後制定科學方案後再施工。完成光纖連接後,應採用otdr對耗損情況進行測量判斷其是否在規定標準內。在凍土區域進行無防護套光纖電纜的敷設時,要採用塑料管進行防護處理,密封線路的端部,改善光纜防水性能。

2.5恰當進行接線盒的安置

在放置直埋接線盒時,若接頭槽使用了反扣防護裝置,則應當在接頭下方深入挖掘到槽高的一半,以保證光纜與槽內的水平線在同一高度,避免由於接線頭的部分下沉而引起光纜的變現;在放置空光纜接線盒時應當進行相應的防水彎處理,確保雨水迅速排幹,以減少雨水對線盒的腐蝕;井下接線盒應當放在光纜托架中,防止由於人為踐踏等造成光纜線路的嚴重破壞。

2.6加強測試工作

做好光纜線路鋪設環節存在的光纜線路問題,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選擇避免測試出錯。在單盤進行測試的時候,可將一段一千米到量千米的尾纖加入到光纜線路中,避免測試結果收到盲區的影響。

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通過微彎光纖的合理使用,也可以將故障線路位置快速的確定出來。

3 結語

光纜線路施工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為了通信能力的穩定性,體現網絡通信速度高、設備高效的特點,應重視通信光纜線路的施工,提升線路施工的質量與整體要求。加強對施工故障原因的分析,採取相應問題的控制措施,保證光纜能夠滿足使用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