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玉,我從不找人估價!

玉管家和田玉每天準點聊玉~

玩玉,時間長了,都碰到過這樣的經歷。

第一種,買了一塊玉,會找朋友評價,估價,發到貼吧,各種問;

第二種,別人買了一塊玉,來找你評價,估價,有的人隨口一說就會影響該玉石在主人心裡的地位。

買玉,我從不找人估價!

為什麼不找人估價?

大多數人,剛買到一塊玉或者鍾情一塊玉,特喜歡分享給別人,找內行人估價,辨別真假,第一經驗不足,心裡沒底氣,怕被騙;另外一方面也想讓自己的眼光獲得別人的認可,希望別人知道自己的眼光很不錯。

但是找別人估算真的可以解決你心中的疑問嗎???????????

買玉,我從不找人估價!

問老李,一臉的嘲諷:"就你這塊玉還值十萬塊?你給我十萬我給你弄三塊一樣的來,我那塊五萬的都比你這好。"

問老劉,一臉的羨慕:“你十萬塊就弄到手啦,你要是不想要了你給我,我給你十二萬,你別給別人吶。”

幾個人問一下來,你慌不慌,心裡依舊沒底,他們說假話了?有可能,但你分辨不出誰說了假話。

買玉,我從不找人估價!

我們常說黃金有價玉無價。一方面,玉石來自於自然,不像人工加工出來的商品,有固定的成本和定價方式。

另一方面,玉石除了自然屬性之外,還被賦予了更多的人文屬性和文化內涵。這兩個原因使得玉石價格成為一個很難被客觀量化的事情。

另外,玉的皮色,質地,雕工,外觀,潤色,等等都影響著價格,這些還是最表面的,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都不可能給出確切的價格範圍。並且,每個人在估價的過程中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添加個人主觀因素,而非純客觀、理性的。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你不喜歡這塊玉,那它就是個石頭;相反,在有緣人眼裡,它是無價的,無論哪一種情況,感性的因素都是佔大半。

買玉,我從不找人估價!

一開始,別人來找你鑑定估價,你或許會覺得開心,沉迷其中,感覺得到了認可。但是時間長了才知道,懂得越多,開口越難,講話越慎重,否則一句話就有可能會使別人懊惱和後悔。

玉石本身的知識和玉石文化博大精深,越鑽研、越深入,你越會有一種“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感覺,越會體會到玉石估價是一件極其微妙、複雜的事情。它不僅有玉質、皮色、結構、有無瑕疵等定量去考量,還必須考慮到文化、內涵、主人的喜好期待、玉石的淵源等多種變量。

買玉,我從不找人估價!

前者,沒有十年八年的知識儲備和經驗積累,終歸缺那麼點底氣。而後者,如果沒有深厚的人文積澱、對人心理的精妙把握、對事實和來源的全面掌握,又怎能隨意估價?

沒有人可以衡量出每一塊玉的確切價值,每塊玉的價值,都會被個人背景、區域文化、時間變化等因素影響。真正愛玉之人,手裡的玉石有時候也跟自己的孩子差不多。找人估價,與其說是為了判斷玉石價值高低,不如說是找人確認一下自己的眼光和品味。

買玉,我從不找人估價!

天然的每塊玉石,白度、細度、油性、皮色、毛孔、形狀等等都不一樣,這些因素都會對玉石的價值有影響。所以專業的賣家或者玩家是不會去給別人的玉定價的,不是他們自己親身接觸過,把玩過的料子,他們是不會說價格的,那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他們只會從雕工、題材、料形等這些外部因素去給出建議,具體的價值多少,不會輕易判斷的。

買玉,我從不找人估價!

有時候想想,愛玉玩玉,估價又有什麼意義,只要我們真心的喜歡不就行了嗎?天然的和田沒有最好,也沒有最貴,只有合適不合適,喜歡不喜歡。

買玉,我從不找人估價!

願所有的玉友都能有屬於自己的那份“玉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