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讓醫生頭疼的5類患者,不能再同意了!

2018年10月16日上午9點左右,一名中年男子在南昌市一診所內輸液,突發狀況不幸身亡。死者姓黃,40歲左右,湖北人。據其朋友介紹,他們原本是到南昌辦事的,但因黃某不舒服才來診所就診。據他們回憶,當天醫生給死者量了血壓,發現沒有異常後,醫生便開藥給他打針,結果沒多久黃某就不行了。但據工作人員說,黃某當時說自己肚子疼,醫生就勸說過讓黃某去大醫院診治,且在醫生詢問其病史時,黃某也堅持心臟沒有問題,且堅持要先在診所吊點滴,結果沒想到途中突發死亡。目前警方與衛生所已介入,具體死因仍有待調查!

雖然事件仍正在調查中,該診所醫生是否有不當的操作行為,我們尚且不知,但是當診所醫生明確表示希望其到大醫院診治時,患者依舊堅持在診所打點滴,患者自身是否也應付一定的責任?

最讓醫生頭疼的5類患者,不能再同意了!

事實上,醫生在工作中碰到這類一意孤行的患者也不在少數,不少患者根本不遵從醫生診療意見,全靠自己感覺要求醫生打針開藥,認為自己只是頭疼腦熱,沒必要小題大做又是驗血又是檢查的,在他們眼中,醫生就是想多賺點檢查費,每每遇到這種患者,醫生也只能無可奈何,等到真正出了事情,不少醫生被迫當了背鍋俠。

都說看病難,看病貴,可是醫生問診也不是一件易事,醫生每天需要接觸形形色色的患者,難免會遇到幾個讓人頭疼的患者,快來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01、隱藏病史,對醫生有所保留!

在就診過程中,一些患者對涉及隱私症狀經常是閃爍其詞,表述病情也總會有所隱藏,有些人是因為涉及隱私羞於啟齒,還有些人是擔心醫生想窺探他們的隱私。

遇到頭疼發熱,很多患者會認為這些都是小毛病,開點藥就好,無需醫生刨根問底,瞭解家族史、病史、用藥史,所以面對醫生的問題選擇有所保留,或隱藏病史希望能速戰速決。但臨床上,這樣做會影響醫生對患者病情診斷和處方的選擇,而不當的用藥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所以,患者在就診時,請對醫生坦誠以待。

02、攀親帶故型!

生活中,有這樣一類患者,仗著自己在醫院有熟人,常常要求醫生這個檢查不做,那個藥不用開,更甚者會要求醫生幫忙預約檢查,欽點手術醫生!

若是你哪個舉動不合他意,往往會倒打一耙,轉身就在群裡各種吐槽,各種冷嘲熱諷。但醫院真不是醫生開的,醫生真沒有你想的權利那麼大,不是醫生說句話別人都會圍著你轉的!

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醫生常常敬而遠之。

03、相信偽科普,自以為是

要說醫生碰到哪種患者最頭疼,偽科學擁戴者一定是榜上有名。

一些患者總是喜歡拿著“百度”到的“標準答案”來質疑醫生的診斷,若是醫生診斷與網絡描述有所不同,他們首先的反應是懷疑醫生,質疑他們的醫術,認為自己瞭解的才是靠譜的,醫生多解釋幾句可能就“招呼”上來了。

產生這一問題的重要因素是信息的不對等,患者對醫生工作的不瞭解與缺乏溝通。求醫者偏聽偏信一些網上所謂的專家的偽科學,卻對有著幾十年臨床經驗的醫生半信半疑。如果網上的信息完全真實有效,你又何苦去醫院找醫生呢?

生活中,請對醫生多點信任,少點質疑。

最讓醫生頭疼的5類患者,不能再同意了!

04、不排隊,干擾醫生

“醫生這是我在別的醫院拍的片子,你幫我看一眼。”

“醫生我這個病很急,您能幫我一眼嗎,就耽誤一分鐘。”

門診時,醫生常常會碰到這類“強行加塞”的病人,不僅會影響其他患者的公平就醫,還會分散醫生的注意力,降低醫生工作效率。如果您的病真的急,直接去掛急診,醫院自會有安排,強行插隊只會拖慢看病進程。

那些總想著不排隊的人請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在排隊候診時一直有其他患者打擾醫生正常工作,你會是什麼心情?不要說“就耽誤一分鐘”,一小時也就60分鐘,每個人都如你一樣,不是就亂套了麼?

05、投訴型

醫生在臨床工作中也會遇到一些蠻不講理的患者,只要對醫生說的話稍有點不滿,就開始威脅“我可認識你們的領導““看不好,小心我投訴你”。而導致患者或家屬敢如此囂張跋扈的原因之一就是一些醫院不成文的規定,只要有投訴,醫生就要被罰。

因而遇上這類患者,醫生也是敬而遠之。

最後,願每個就醫的人對醫生能多點信任,多點尊重,不要讓醫生寒了心,不知不覺中上了醫生的黑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