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峯成功轉型,在片中表現堪稱影帝,看還是不看?

電影《心理罪》改編自同名推理小說,李易峰出演方木,有人說,這是李易峰的轉型之作,告別鮮肉用表演為自己正名,同樣一部《心理罪》李易峰版最終票房3億,而鄧超版本卻只有2億,難道說已經在電影界摸爬滾打這麼多年的鄧超還不如一介鮮肉?非也,相比於以前呆滯的表情演完一部戲,李易峰在這部電影中的表現對得住演員二字。

李易峰成功轉型,在片中表現堪稱影帝,看還是不看?

在電影的開頭,一具屍體的發現,方木的推理讓原本沒有頭緒邰偉迅速抓住了真兇,這只是揭開了故事的帷幕,邰偉因為沒有在現場找到太多的線索,而求助於方木的導師,這也有了後續方木與邰偉的故事。

李易峰成功轉型,在片中表現堪稱影帝,看還是不看?

在劇中,方木以一種“傻白甜”的相處模式參與著案件的偵查,隨著案件的發展,李一曼與方木初戀李純的相繼離世,讓這原本不太相信對方的“組合”互相進一步的瞭解了對方,相互體諒。這部的電影選材很好,但是卻留下了一些疑問,在邰偉和方木在法醫室時,方木表現出了不適,但在電影的開頭方木看到時屍體並沒有任何反應。

李易峰成功轉型,在片中表現堪稱影帝,看還是不看?

其次,在孟陽報復方木時,為什麼選擇殺害方木的女友而不是其他人或者他自己。最後,為什麼方木要給孟陽注射藥劑,雖然說著會加快他的死亡,但同時也會增加自身的危險,最後還沒有起到作用,反而是方木的“小章魚”在關鍵時刻救了他,這其中的主角光環也太過於明顯了吧。同時這部劇的瑕疵還是很多,比如為什麼方木會在最後知道孟陽的藏身之所,這讓人有點匪夷所思…

李易峰成功轉型,在片中表現堪稱影帝,看還是不看?

這部劇把方木神化了,從而讓整部電影看起來就很無聊,因為大多數都在寫方木的推測,而忽略了故事的發展,從而導致整部電影給人的感覺是亂糟糟的。不得不說演技一直在線的李易峰這次被導演坑了,從一開始的千金歸來到現在,不得不說李易峰可以稱作演員。

李易峰成功轉型,在片中表現堪稱影帝,看還是不看?

“身體的疾病只是誘因,心裡的扭曲才是原罪”,這句話概括了這個社會大多數的現象,不是我們改變了社會,而是這個世界逼迫著我們變成了那種人,對於金錢,權利,地位的追求讓我們變得“不擇手段”,與電影中的人物一樣,對生命的渴求最後還是戰勝了所有理智,我們變得不再像人,而像獸,對於內心的慾望,我們要正確對待,理智對待。

李易峰成功轉型,在片中表現堪稱影帝,看還是不看?

就像這句話“你要是不走進陽光,就會被黑暗給吞噬。”要合理化,穩定,正確認識自己,認知身邊周圍環境,從而做出正確的決定,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保證自己不誤入歧途。

對電影有任何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如果喜歡我的影評,請關注我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