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时代》: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甜的发腻

《青铜时代》: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甜的发腻

《青铜时代》: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甜的发腻

“五线谱是偶然来的,你也是偶然来的。不过我给你的信值得写在五线谱里呢。但愿我和你,是一只唱不完的歌。”“我和你就好像两个小孩子,围着一个神秘的果酱罐,一点一点的尝它,看看里面有多甜。”李银河在浪漫的文字里回忆着王小波的甜蜜,而对于我们,热爱王小波的读者,则从王小波貌似荒谬的虚构中与残酷的现实擦肩而过,在王小波所谓低俗的描写里聆听一位战士的高贵号角声。

《寻找无双》排在这《万寿寺》和《红拂夜奔》之后,成为这个集子的最后一篇小说,所以我先看完了这篇小说。王小波在序里说,这是他的第一篇长篇小说,在引用了奥维德的诗句后,他写到:“一种推理,一种关于事实的陈述,假如不是因为它本身的错误,或是相反的证据,就是对的。无论人的震怒,还是山崩地裂,无论善良还是邪恶,都不能使他有所改变。”但是很可惜,现在我所看到的,山崩地裂确实作用有限,但人的震怒却能把铁的事实“化为无形”。

《青铜时代》: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甜的发腻

读王小波的小说,常常有这种感觉,小说开头行文枯燥,故事离散不知所云,但能坚持过中段,嬉笑怒骂天马行空里的悲哀显露出来后,松散故事,多线叙述在最后从思想上缠绕到一起。一种醍醐灌顶的精彩时至而现。

故事里,来长安寻找表妹无双的王仙客,走进了住着诸君子的宣阳坊,他走访这些君子,和他们打交道,试图让他们回忆起无双的线索,在王仙客诱导君子们恢复回忆的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的荒诞故事。在这个坊间发生的故事,使我想起了“迅哥”生活的鲁镇,不同的是,鲁迅先生描写阿Q、孔乙己各人的种种生存状态,教科书上解释为“讽刺中国国民的劣根性”,个人认为,这些描写,更能表现出最底层人们生活的不幸,他们不会看小说,看小说的是文化人,看得是心安理得,看出的是恨铁不成钢的心情。而王小波所写的宣阳坊君子,是读书识字的,健忘而虚伪的一类人。他们选择性遗忘“有害的记忆”,时时以正义的化身自居。

《青铜时代》: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甜的发腻

小说里有很多有趣而辛辣的表述:“世界上除了我们就是奸党。这是从政治上讲。从经济上讲就是另一样。在经济上给我钱的全是自己人,管我要钱的全是奸党。”“宣阳坊里,王安最傻,但是他又最自以为是。他的记性就像个筛子,对自己不利的事情都会漏过去。”“孙老板认为有三件事是必须避人的:性交,大小便,思想。第一件事不避人,就会被人视为淫荡;第二件事不避人,就会被人看作没教养;最后一件不避人,就会被人看作奸诈,引起别人的提防。”

王小波用小说的文字这样描述道:“王仙客临终时说,他始终也没搞清楚什么是现实,什么是梦。在他看来,苦苦思索无双去了哪里,就像是现实,因为现实总是具有一种苦涩味。而篱笆上的两层花,迎面走来的穿紫棠木屐的妓女,四面是窗户的小亭子,刺鼻子的粗肥皂味,以及在心中萦绕不去的鱼玄机,等等,就像是一个梦。梦具有一种荒诞的真实性,而真实有一种真实的荒诞性。”

《青铜时代》: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甜的发腻

最后,我想到了王二关于鱼玄机临被绞死前喊的那句“操你妈”的解释:“是什么就说什么,是一件需要极大勇气的事;但是假定你生来就很乖,后来又当了模范犯人,你会说什么呢?我们经常感到有一些话早该有人讲出来,但始终不见有人讲。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少了一个适合的人去受三绞毙命之刑罢。”

吕公车踏过长安,是小说的世界,而我们,都在寻找无双。


分享到:


相關文章: